許景澄,四十萬兩白銀與八國聯軍侵華

查資料,找根據。說一則故事,一則令人深思,令人嘆息的悲劇故事。說的是清朝的許景澄,四十萬兩白銀,八國聯軍侵華的故事。

許景澄,

許景澄,四十萬兩白銀與八國聯軍侵華

光緒年間,清政府的一個外交官,政治家。因義和團運動,濫殺無辜,攻擊外國使團。上書慈禧。要求制止。被慈禧裡通外國罪。賜死。徐景澄因在俄國存有四十萬兩白銀。故通報朝廷,取出在俄國的白銀。把它給國內大學堂做經費用。免得他死後俄國賴賬。然後就刑。

這是怎麼回事呢?先說說許景澄的一些大概情況。

1880年開始外交生涯,他曾被清政府任命為駐法、德、奧、荷4國公使。1890年改任駐俄、德、奧、荷4國公使。許景澄曾寫《外國師船表》,疏清朝廷,建議加強海防。1892年,沙俄出兵侵佔中國新疆帕米爾地區,他曾作為中方談判代表,據理駁斥沙俄侵略行徑,俄軍拒不撤退。1898年,許景澄代表清政府與沙俄議定,在邊界未劃定前雙方軍隊維持現狀。

1897年,許景澄出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兼工部左侍郎,併兼任中東鐵路公司督辦。中東鐵路由沙俄興建,公司設在哈爾濱。許景澄往來於彼得堡、哈爾濱之間,為簽訂協議奔波。1898年8月28日,許景澄參加了中東鐵路開工典禮。

再說他為何被殺。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義和團運動爆發,

許景澄,四十萬兩白銀與八國聯軍侵華

義和團,又稱義和拳。義和團運動又稱“庚子事變”,是19世紀末在中國發生的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主要針對西方侵略者及其在華附庸,是具有強烈的樸素的愛國主義思想的完全由民間自發的暴力運動。 這次事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中國史學家又把這次事件稱為“庚子國變”或“八國聯軍之役”。部分西方國家也使用“拳亂”的名稱(Boxer Rebellion)。日本則有人稱為“北清事變”。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春義和團向京畿地區集中。這時慈禧決定廢除光緒,獨攬朝綱,但遭到各國公使反對,於是打算利用義和團盲目排外的傾向,達到報復洋人的目的。許景澄挺身直言,他尤其反對圍攻外國使館,殺外國公使,認為解救危局的唯一辦法是“似宜保全公使,令其下旗生還。”在6月16日慈禧主持的第一次御前會議上,端王載漪正式提出“請攻使館”的動議。許景澄即獨自一人站出來反對,他認為“攻殺使臣,中外皆無成案。”他以後在與袁昶聯名上《請速謀保護使館,維護大局疏》,明確無誤地表明進攻使館的嚴重性,認為春秋大義,不斬來使,圍攻使館,殺害公使,不合國際公法,絕不可採用激怒各國的做法。結果以一國而敵各國,是關係國家存亡之大事。

6月17日慈禧太后在第二次御前會議上,強行決定對外宣戰。這時光緒皇帝心急如焚,走下御座,上前拉著許景澄的手說道:“許景澄,你是出過洋的,在總理衙門辦事多年,外間情勢,你當知道,這能戰與否,你須明白告我。”許含淚陳奏:“鬧教堂傷害教士的交涉,過去辦過。至於殺使臣,燒使館,即使國際上亦罕見此種成案,不得不格外審慎。”這些都成為以後他被殺罪名的根據:勾結洋人,莠言亂政,語多離間。他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對身邊的人留言道:“各國聯軍行將入都,事不堪問矣,日後和約之苛不待言,君等當預籌之。”他深深為國家前途擔憂,“數日之內,鬢髮盡白”。7月28日,被以“勾結洋人,莠言亂政,語多離間”等罪名,與袁昶同時被殺於北京,和之後被殺的立山、聯元、許景澄被稱作是“庚子被禍五大臣”。

相傳許景澄被判時,猶以京師大學堂經費為念,取來存於俄國銀行的四十萬兩辦學經費銀子的存摺,交給當局,囑咐防止外國人賴帳,然後就刑。

這事咋說呢?忠臣乎?漢奸乎?

許景澄,四十萬兩白銀與八國聯軍侵華

義和團的迅猛發展,殺害外國傳教士使外國聯軍大為恐慌,他們紛紛要求清政府採取措施消滅義和團。

許景澄,四十萬兩白銀與八國聯軍侵華

義和團。

實際掌握政局的慈禧太后多次發佈嚴禁義和團的上諭並組織軍隊進行圍剿。但由於多種原因,一時難以撲滅義和團。在北京北堂(西什庫教堂,當時是中國天主教的總堂)主教樊國樑的建議下,列強遂於1900年5月28日提出派出“使館衛隊”進入北京,清政府先是拒絕,後被迫於31日同意,但提出“每館以二三十人為率”,結果列強先後派出400多人進京,大大超出了清政府的限制。

許景澄,四十萬兩白銀與八國聯軍侵華

後來外國聯軍又派遣西摩爾帶領2000人前往北京,這些行為對清政府形成了嚴重威脅。

6月6日前後,八國聯合徵華政策相繼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

許景澄,四十萬兩白銀與八國聯軍侵華

八國聯軍。

在此前後,日本使館書記生在前往永定門接應西摩爾聯軍時被清兵當作間諜處死,德駐華公使克林德在東單牌樓被守軍擊斃。(實際是本人代表各國去清廷總理府衙門要求保護使館區的情況下途中被清軍神機營軍官恩海伏擊殺死,導致戰爭真正意義上爆發)21日,清政府向各國“宣戰”。並且在北京貼出賞文懸賞殺洋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

說起這個故事這裡牽涉到的義和團。

許景澄,四十萬兩白銀與八國聯軍侵華

義和團篤信刀槍不入,並忽悠了清廷,慈禧。妄圖利用義和團來反洋人。。。

從反清復明,到扶清滅洋,到八國聯軍侵華,到清政府鎮壓義和團。。。歷史資料眾說紛紜。不是百姓說得清的。甚至專家也說不清的。但八國聯軍侵華給中國帶來的損失影響實在太大了。

許景澄,四十萬兩白銀與八國聯軍侵華

八國聯軍攻佔北京。

徐景澄本人後來被平反。

死後昭雪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2月13日,光緒為許景澄等五人平反,官復原職。同年,許景澄靈柩護送南下,沿途出現萬眾瞻仰的動人局面。到江蘇上海時,“江督以下官吏,及士大夫識與不識,皆往助執紼,祭奠成市,哀(車免)盈途,所謂萬代瞻仰,在此一舉者。”宣統元年(1909年)追諡為文肅。同年朝廷準浙人請建“浙江三忠祠” (許、袁、徐)於杭州西湖。

後人做的評價。

歷史評價

《清史稿》:清代優禮廷臣,罕有誅罰。拳禍既起,忠諫大臣駢首就戮,豈獨非帝意哉?觀用儀諸人所論事勢利害,昭昭如此,乃終不能回當軸之聽,何其昧焉?世傳大節,並號“五忠”,不數日而遂昭雪,允哉!

嚴復:善戰不敗,善敗不亡,疏論廷諍動關至計;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皇天后土式鑑精忠。

蔡東藩:許侍郎、袁京卿二人,名臣也,以忠諫而致禍,同罹慘刑。丹心未泯,碧血長埋。誰為為之,以至於此?

陳旭麓:許景澄、袁昶頗能瞭解國內外情勢,在後黨淫威劫持下的當時,不計個人安危,勇敢地站出來講話,倒是有點責任感和愛國心的。他們的被殺,是個冤案。30年來的近代史著作,對他或者避而不談,或者仍貶為“通洋”的罪犯,那不是治史的認真嚴肅態度。

文內資料與圖片來自網絡,資料觀點不代表編者觀點。僅供讀者參閱。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