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陸奇:大企業待久會不接地氣 創業踩了很多坑但一點不後悔

創業者陸奇:大企業待久會不接地氣 創業踩了很多坑但一點不後悔

核 心 要 點

▪ 陸奇仍然是YC中國最大的金字招牌。

▪ 除了六人團隊,YC中國還構建了“外腦”團隊,包括張一鳴、宿華等知名創業者。

▪ 從個人角度出發,陸奇認為創過業根基會更紮實。

▪ YC中國路演日的項目以技術驅動為主,同時關注新市場、新人群。

陸奇的光環依然炫目。

加入YC、成為YC中國創始人兼CEO一年多以後,11月17日,陸奇領導的YC中國帶來了第一次路演日——會場座無虛席、甚至連現場直播廳也滿員。

陸奇仍然是YC中國最大的金字招牌。在YC中國官方公佈的YC中國訪問/兼職合夥人名單中,幾乎每個成員都與陸奇有過交集:寶寶樹創始人王懷南與陸奇曾在雅虎共事,拼多多CEO黃錚則邀請陸奇加入任獨立董事;另外,

「深響」還在現場見到曾在百度任職的員工前來捧場。

可以看出,儘管此前的職業經歷以在美國工作為主,但陸奇在中國的人脈非常深厚。

創業者陸奇:大企業待久會不接地氣 創業踩了很多坑但一點不後悔

被人群包圍的陸奇

離開職業經理人的身份成為創業者,陸奇有哪些感悟?他帶領的YC中國,又究竟取得了哪些成績?

創業者陸奇

已經許久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面的陸奇,在路演日的開場演講中再度展現了他的“陸氏風格”:擔當全場主持的設計,充滿激情和煽動力的表達,通過數字來精確傳達行動和目標的偏好,以及充沛的精力和對細節的關注:在第二個路演團隊上臺出現一個不易察覺的銜接問題後,陸奇立刻快步走到場邊,與團隊成員溝通了細節問題並進行了調整。從路演項目創始人們的表達來看,陸奇應該也把自己的演講技巧悉數相授了。

YC在陸奇的職業生涯中非常特別,第一YC屬於創投領域,而陸奇此前都是在科技公司工作;第二在這份工作中陸奇更多是一個創業者的身份,而此前陸奇一直為職業經理人。

在回答「深響」有關成為創業者有什麼感受的問題時,陸奇給出了非常誠懇的回答:

“我有一個簡單的觀點,一個人在某種意義上,職業生涯上如果可以做兩件完全不一樣的事情其實挺好的,如果只做一件事情,我個人觀點,其實挺無聊的,做一件事情做三十年、四十年。

有機會去做一件完全不一樣的事情,就像你講的一樣,基本上是創業,從零開始,主要就是我和我的太太兩個人,但挺好。雖然是挺花時間的,也踩了很多很多坑,但以前(我)都是大的企業,很多事情都有人幫你張羅,後來發現自己喪失了很多基本能力,連搞個銀行賬戶都不知道怎麼弄,不接地氣了,真的不接地氣了。

走過這一程你的根基會更紮實,雖然要學很多很多知識,但我一點都不後悔,因為人的生活主要要充實,這些事情本身要有意義,要有好多緣分和好的人一起做,學好多東西。太不一樣了,隔行如隔山。”

創業者陸奇:大企業待久會不接地氣 創業踩了很多坑但一點不後悔

創業者陸奇是怎樣工作的?從團隊成員提供的信息來看,依然還是“工作狂“風格。

YC中國COO欒運明介紹,“好多外面(對YC中國)的誤解,(以為)我們就是請大咖上課,其實不是,YC最核心的是與大家一對一、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每週都會跟每一個項目有一對一的office hour。剛開始入營的企業都問我陸奇是不是會來參加活動,實際入營後發現陸奇真的是每一週都來,真的是非常超值,好多上市公司來找陸奇做獨立董事,他全部拒絕了,對於入營的創業團隊來說他們等於找來了全球頂級的co-founder。這個是其他創業營很難做到的,這也是門檻。”

YC中國怎麼樣?

事實上,在陸奇於2018年宣佈加入YC時,圍繞YC模式在中國是否能成功的質疑便從未斷過。陸奇對這些質疑並不認可,因為在他看來,中國從來沒有創投機構做過類似的事情。

針對中國市場,YC中國也進行了許多本地化的改進。

在團隊層面,與YC美國一樣——團隊成員全部實際做過產品、技術、銷售,這是跟中國投資機構很不一樣的地方;與YC美國不一樣的地方在於——YC中國團隊年齡跨度很大;團隊協作比較緊密;學習的慾望和學習的能力更強;要設計一個團隊真正懂中國、接地氣、能跟中國的創業者交流,能帶來一些資源,帶來綜合的能力。

在保留YC模式的最核心部分的基礎上,YC中國還做了其他方面的本地化,包括:

  • 投資結構不一樣,YC美國是15萬美金佔7%的股份,YC中國是20萬美金佔5%的股份,且提供人民幣、美元兩種選擇;
  • 對18個問題做了不少調整;
  • 內部如何來評估一個創業團隊,包括怎麼做面試,面試之後的競調做了調整;
  • 創業營的方式做了調整,YC美國要求團隊3個月都待在硅谷,YC中國是要求團隊每兩週來北京待兩天。

陸奇在演講中表示,YC中國的主要目的是共建一個繁榮、健康的早期創業生態,為此,其組建了中國早期創業生態中的一個“新物種——奇績創壇,核心產品是YC中國加速器。

陸奇表示,YC中國篩選創業者的標準沿用了YC的模型,但最核心的是看“人”,其次是看賽道,“我們看中的團隊都是在行業裡扎的很深。”

當然,YC中國不是陸奇一個人的戰鬥,在現場,YC中國展示了自己的六人團隊信息,陸奇介紹,這六人團隊年齡橫跨20-50+,且每個人都有過實打實的業務經歷,比如COO欒運明擁有非常深厚的TO B業務經驗;初級合夥人曹勖文在美國有過獨立的創業經歷,經歷過YC入營後從0到1的過程。

創業者陸奇:大企業待久會不接地氣 創業踩了很多坑但一點不後悔

從左至右:董科含、曹勛文、欒運明、陸奇、郭銳、景鵬

創業者陸奇:大企業待久會不接地氣 創業踩了很多坑但一點不後悔

除了六人團隊,YC中國還構建了“外腦”團隊,包括黃錚、王懷南在內的訪問/兼職合夥人,以及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原阿里巴巴鐵軍創建者幹嘉偉、快手創始人宿華、B站董事長陳睿、小紅書創始人毛文超等在內的嘉賓講師,和包括“李叫獸”在內的專題講師。

創業者陸奇:大企業待久會不接地氣 創業踩了很多坑但一點不後悔

陸奇捕到哪些魚?

路演日是YC的傳統,在路演日上,YC專門為創業團隊安排與風險投資者、天使投資者等投資機構接觸的機會。

陸奇介紹,本次路演日,有1700+創業公司遞交申請,22家公司入選,錄取率1.29%,其中技術驅動佔比為82.76%,9家公司年營收超1000萬,創始人平均年齡34.6歲,博士25.93%。

「深響」在現場與部分路演團隊交流了解到,此次參加YC中國路演的團隊並非全部通過自主報名而來,也有部分團隊是YC中國主動聯繫、招納入營並最終篩選進入路演環節的。

YC中國加速營包括10周的高強度訓練、1對1輔導時間、集體輔導時間、每兩週的集體活動等活動,以幫助團隊加速產品與市場匹配。

一個創業項目的創始人告訴「深響」,其創始團隊還是非常感謝YC中國給他們帶來的收穫,這包括YC中國邀請企業家、投資者為他們閉門傳授的各種經驗教訓,另外,YC中國的快節奏發展風格也帶動了團隊的節奏。路演日對團隊的價值在於項目介紹、展示,並因此而接觸到更多投資人。

參加本次路演日的展示項目可分為幾個大板塊:先進科技、新材料、醫療;教育、消費、健康;企業服務、農業、開發者工具、智能製造;以及出海和媒體。

創業者陸奇:大企業待久會不接地氣 創業踩了很多坑但一點不後悔

整體來看,此次路演日展示的項目以技術驅動為主,如手持B超機、工業機器人等,也關注新市場、新人群,如針對中老年幫助孩子相親的社區、連接魚塘的解決方案、出海項目等——基本涵蓋了當下創業市場的主流方向。

創業者陸奇:大企業待久會不接地氣 創業踩了很多坑但一點不後悔

部分項目展示

當陸奇去年宣佈加入YC組建中國團隊時,基於移動互聯網的紅利趨於消失、市場從增量轉存量的大趨勢,以及YC以小額投資獲得創業公司比較多股份的做法,都讓YC中國的前景遭遇了一些質疑。

而從本次路演日的效果來看,陸奇交出的第一張成績單並沒有讓人失望。

各位領導,各位投資人,各位合作伙伴,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歡迎來到YC中國首屆路演日。我們今天非常非常高興有很多嘉賓,特別是感謝北京科委徐主任和投資界的一些非常非常資深的著名的投資人,都能夠親自參加我們的首屆路演日。

我們今天聚集在一起主要的目的是什麼呢?主要的目的是共建一個繁榮、健康的早期創業生態。這個生態對中國的長期經濟發展非常非常重要,這個生態的基礎是出色的創業者,同時我們要通過合作為每個創業者提供多方位的支持,能力的提升,資本的投入,資源的獲取,所有的這一切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早期創業機會很多,長期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但是我們需要一個更加堅實、更為技術驅動的生態,這就是為什麼我和我的團隊在過去一年多中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為了更好、更持續地投入中國的早期創業生態,支持中國的創業者特別是加速他們創新。

我們成立了中國早期創業生態當中一個新物種,它的名字叫奇績創壇,我們的核心產品是YC中國加速器。

YC中國加速器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我們是把美國YC過去15年非常成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模式完完全全徹底的本地化,為了中國、屬於中國,同時我們也非常感謝在整個過程當中YC美國對我們的支持。

第一,我要感謝Sam Altman,在座大家可能有些都知道Sam Altman,他是一個非常傑出的創業者、投資人,更是一個技術開發者,他和埃隆馬斯克一起共同創建了open AI,Sam Altman對中國的創業者、創新生態非常看好,堅決支持。他在過去6年多的時間裡,說服了來建立YC中國。今天,Sam Altman也為我們首屆路演日帶來了他的祝福。

同時我們也非常感謝YC今天的總裁他的名字叫Geoff Ralston,他也對我們的成立工作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GeoffRalston今天也為大家帶來了他的祝福。

掌聲感謝Geoff Ralston,他第一次說中文(「深響」注:嘉賓在視頻中用中文說了“祝好運”),祝大家好運。但是Geoff Ralston也提到22家公司,他們是今天我們的重頭戲。我們選擇的22家企業,它是中國創業生態裡面的佼佼者,我們用YC獨特的方法從中篩選,我們有1700多家公司申請,從中選了22家,錄取率是1.29%。這個錄取率低於美國YC,想要進入YC中國的團隊將會更加優秀,這個比進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都還要難吧。

我們這22家企業,他們所參與的創新的賽道大家可以看一下,每一樣都代表了中國早期創新生態裡面發展中間非常非常強,創業者他們的能力都是超強。其中有接近26%有博士學位,超過80%的企業是基於技術驅動的,他們每一家都有機會成為佼佼者,在未來成為行業的領軍者。但是他們都需要我們整個生態支持,特別是在早期,這就是我們YC所聚焦的點,我們聚焦兩件事:

第一,幫助每一家創業公司加速迭代,加速達到產品市場的匹配。我們整個創業期間用我們獨特的方法,有一系列非常非常節奏快,強度高的活動幫助每一家企業提升他們的能力。我們過去10周這22家企業都做了很多的努力,他們的業績在高速增長。我們YC做的第二件事情是融資,幫助我們每一家企業得到更多、更好的資本,今天的路演日就是為它而設計。我們的方法和形式有點特殊,每家企業,這22家都會上臺,他們只有3分鐘的時間,他們在3分鐘裡面必須講明白他們做什麼,為什麼他們做的有高的商業價值,他們是怎麼做的,為什麼他們是最適合做這件事情的團隊。他們進展是怎麼快,為什麼現在是最好投資他們的時機。

我們整個的路演日設計是為他們獲得更好的投資,同時也為整個生態提供更健康的合作,因為投資者也需要找到更好更適合他們的項目,對此大家如果有機會的話,掃一下屏幕上的二維碼,我們這次特別設計一個小程序,這個小程序裡面提供了企業所有的有關信息。在座的各位合作伙伴,各位投資人,如果你看到一個投資項目你覺得好可以點說有興趣,我們的後臺就可以幫助我們的創業團隊對接。我們設計今天流程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每一個創業團隊和每一個投資人和戰略合作伙伴,更好地找到機會可以互動。

第一,我們今天分上半場、下半場,22家團隊上半場有11家,下半場有另外11家。為什麼這樣做?因為當中留了半小時的休息時間,這半小時挺重要,我們希望創造更多互動的交流機會。我們提供場地,我們希望大家都在休息的時候對你們感興趣的團隊,我們有展廳,有各種各樣的信息,鼓動大家多多交流。同時我們也要關注我們每個人參與會議的行為,幫助每一個創業團隊,讓他們更好地展現他們的創新。請大家在演講期間手機靜音,如果需要進出可以,但是在這3分鐘的交接當中,可以進出。

接下來我們準備進入下一個階段,在進入下一個階段之前,我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插曲。是一個真實的事情,我們最近見了跟多投資人,他們也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反饋,其中有一位投資人業績非常好,整個投資行業大家都非常尊重他。他給我們的反饋是說,在中國早期創業團隊,他所見到的在3分鐘內能夠把商業講清楚的很少。如果能講清楚的話,他幾乎都會投,因為講清楚不容易,講清楚必須想清楚。這正是我們過去好幾個禮拜一起迭代,一起打磨。今天我們22個團隊,他們都想清楚他們都能講清楚,他們都值得你們投。所以,接下來我們將請第一個團隊上臺來演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