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一县级市,因和广东省一个县重名,所以改成现在的名字

辽宁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春秋战国,燕国设立辽东、辽西郡开始,辽宁的建制进入了有史可考的时代。辽宁省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中国最北端的沿海省份。截至2018年底,辽宁省共辖14个地级市,59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17个县,8个自治县。其中,就县级北镇市来说,人口超50万,隶属于辽宁省锦州市。在历史上,该地区曾经名为广宁县,因为和广东省下辖的广宁县重名,所以改为北镇县,并撤县设市,成为县级北镇市。

辽宁省一县级市,因和广东省一个县重名,所以改成现在的名字

首先,北镇市隶属于辽宁省锦州市。在地理位置上,北镇市位于锦州市东部,医巫闾山东麓。位于东经 121°33'~东经122°12',北纬41°19'~北纬41°48'之间,东接黑山县,西邻义县,南与盘锦市毗邻,北与阜新市搭界,东南与台安县相望,西北与凌海市相通。县级北镇市南北长53.9公里,东西宽约53.1公里,面积达1782平方公里。就县级北镇市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燕国这一诸侯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辽宁省北镇市一带属辽东郡这一建制。

辽宁省一县级市,因和广东省一个县重名,所以改成现在的名字

西汉时期,在该地区设立无虑县,并于境设立辽东郡西部都尉府,上属幽州。进入东汉时期,无虑县初属辽东郡,汉安帝时移属辽东属国。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锦州市北镇市一带属曹魏的疆域。在三国时期,该地区属幽州昌黎郡(今义县)。西晋取代曹魏后,今县级北镇市一带属平州(今辽阳)昌黎郡。南北朝时属营州昌黎郡(今朝阳)。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今县级北镇市一带初属燕郡(今义县),大业八年,隋炀帝杨广这位皇帝在位时,改燕郡为辽西郡,该地区属之。唐朝建立后,今县级北镇市一带属河北道之营州,境内设立巫闾守捉城。

辽宁省一县级市,因和广东省一个县重名,所以改成现在的名字

辽国时期,在该地区设立显州,州下又设三州三县(奉先、山东、归义三县)。金国取代辽国后,于金天会元年(1123年)升辽显州为广宁府,府址在今广宁镇,下设闾阳、望平、广宁、钟秀四县。元朝建立广宁路,辖闾阳、望平二县,今县级北镇市一带属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设立辽东都指挥使司。明朝末年,后金崛起。在此基础上,广宁城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成为后金和明朝争夺的焦点之一。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正式设立广宁府,统宁远州、锦县、广宁县。公元1665年,移府治所于锦州府。从此,广宁县为锦州府所辖。

辽宁省一县级市,因和广东省一个县重名,所以改成现在的名字

最后,由此,在清朝时期,今县级北镇市一带属锦州府广宁县。到了1913年,因为和广东省下辖的广宁县重名,所以前者改为北镇县,北镇因医巫闾山为北方镇山而得名。据《广宁县乡土志》记载, “ 舜封十二山以医巫闾山为幽州之镇故名北镇 ”。 1995年3月,撤消北镇县,设立北宁市(县级)。2006年2月,北宁市更名为北镇市。对于县级北镇市来说,直属于辽宁省,由锦州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县级北镇市总面积达178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52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