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村嘉兴桐乡|马鸣古村,有一种《从前慢》生活在这江南老街

浙江嘉兴,桐乡,马鸣古村。

藏在繁华人流的乌镇背后,很少人知道,

在洲泉镇,有这样一个寂静、美好、古老的马鸣村落。

探村嘉兴桐乡|马鸣古村,有一种《从前慢》生活在这江南老街

木心笔下《从前慢》一样的村落和老街,

就在这个村落里,静静的随着时光流淌。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

探村嘉兴桐乡|马鸣古村,有一种《从前慢》生活在这江南老街

马鸣村与余杭、德清两县交界,是一个河港密布的小水村。村落里有一条百年历史的老街,叫马鸣老街,这里是江南现存不多保有原始江南乡村慢生活特色的地方。

住在老街上的居民悠然自得,几十年如一日维持着最初的简单质朴,他们在老街赶集、喝茶、吃面、闲聊、打牌,老街外的生活似乎与他们无关。

探村嘉兴桐乡|马鸣古村,有一种《从前慢》生活在这江南老街

探村嘉兴桐乡|马鸣古村,有一种《从前慢》生活在这江南老街


老街的各种建筑都是江南生活的缩影,茶馆、肉铺、杂货店、理发店,在历史的沧桑中,木屋的红漆逐渐褪去,石板路的颜色愈发深沉。

清晨是老街最热闹的时刻,天微微亮,鸡鸣狗吠,老街的茶馆里坐满了茶客,氤氲的水汽,飘渺的青烟交织在一起,时光在此刻凝固。

探村嘉兴桐乡|马鸣古村,有一种《从前慢》生活在这江南老街

探村嘉兴桐乡|马鸣古村,有一种《从前慢》生活在这江南老街

马鸣老街的尽头有一座马鸣庙,这里藏着有关马鸣村名字的传说。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马鸣,在一座名叫“轿马桥”的桥上,乾隆骑的马对着河对岸叫了三声,乾隆好奇一望,看到了一座老庙,很惊喜,当场写下了“马鸣老庙”四字牌匾,后来老庙所在的村被叫作马鸣村。

探村嘉兴桐乡|马鸣古村,有一种《从前慢》生活在这江南老街

清末至上世纪三十年代抗战前,马鸣庙前,夹河搭台,演唱“对台戏”,远近闻名。马鸣庙虽小,名不见经传,却曾经是江湖戏班子梦寐以求以图出道的舞台,也是众多戏子艺人折戟沉沙的地方。

探村嘉兴桐乡|马鸣古村,有一种《从前慢》生活在这江南老街

每年清明节的前后三日,戏台由附近各村轮流搭建。这三日,马鸣庙前河道封港,专供人们看戏时停泊。方圆数十里的农民乘船涌来看戏,船只挨得密密的,岸上人更多,看戏的、做小生意的,把马鸣庙围得水泄不通。

探村嘉兴桐乡|马鸣古村,有一种《从前慢》生活在这江南老街

马鸣村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落,桐乡地方文史专家屠建平表示,根据记载,现在马鸣村境内有朱家坝遗址、打铁桥遗址两处古文化遗址,都是商周至汉朝时期的古遗址,出土过很多陶片。证明了早在商周时期,马鸣这块土地上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探村嘉兴桐乡|马鸣古村,有一种《从前慢》生活在这江南老街

四面环水的马鸣村正是孟浩然诗里“移舟泊烟渚”的好去处。村庄不大,却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弯弯的河道纵横其间,座座石拱桥串起了古村悠长的前世今生。

马鸣村由于河网密布,许多村民住在四面环水的小岛上,靠一座座石桥与外界相连,极富江南特色。在马鸣村有一座“桃花岛”,面积大约有十七八亩,由于地势低,经常被水淹没。如今人们在岛上种上了桃树、梨树等各种花木。“桃花岛”本来的名字叫作“东独瀛”,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改变,从此改名,叫它“桃花岛”,每年春天,桃花盛开,景色迷人。

探村嘉兴桐乡|马鸣古村,有一种《从前慢》生活在这江南老街

探村嘉兴桐乡|马鸣古村,有一种《从前慢》生活在这江南老街

如今,马鸣村有个电影机展示馆,收藏有近百台各类经典放映机。比如具有苏联血统的长江5202、投产仅持续几个月的井冈山104,还有163和103等珍贵机型,记录了不同时代的电影情怀。村里的老人有时会带着小孩来电影馆重温《地道战》《少林寺》等老电影,小小的电影机展示馆,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也让岁月的声和影得到了传承。

而马鸣村,也在2017年被获评为中国最美村镇传承奖。

探村嘉兴桐乡|马鸣古村,有一种《从前慢》生活在这江南老街

马鸣村老街很小很安静,它的风景就是20年前的乌镇,古旧而静美。

或许,你也可以来这里的老街品味下悠缓江南慢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