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疝氣能自愈嗎?醫生建議儘早接受治療

人們常說的疝氣在臨床被稱為腹股溝疝,分為斜疝和直疝。小兒幾乎均為斜疝,是小兒最常見的外科病之一。主要表現為小兒出生後不久,被發現腹股溝部位有可復性腫塊。該病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

疝氣是指體內的小腸、結腸,甚至卵巢等器官組織,通過人體的間隙或缺損進入到另一個位置。小兒得疝氣的基礎病因是鞘狀突閉合不良,誘因是腹壁肌肉薄弱、腹腔壓力增高等。早產兒因為腹肌較薄弱,疝氣的發生率更高。

可復性疝氣一般不會影響患兒的正常生活。一旦疝內容物發生嵌頓,患兒就會腹痛、哭鬧不止,同時可能伴有嘔吐、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等腸梗阻症狀。家長會發現患兒大腿根部的腫塊質地變硬、觸痛明顯,無法回納。嵌頓時間久了,皮膚可看到紅腫,如果長時間疝內容物不能回納,有可能出現腸管缺血壞死、卵巢壞死等併發症,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小兒疝氣大部分不能自愈。隨著病情拖延,疝氣包塊可能越來越大,給手術治療帶來難度,並且小兒疝氣容易發生嵌頓,這可能給患兒帶來生命危險,因此,醫生建議小兒疝氣應該儘早接受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