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的年轻人的过度消费,借贷消费您怎么看?

八块八角八分八


现在网络发达,拿起手机就能买到任何商品,而且有各种付款方式,可以用信用卡、花呗、等等,大件商品还可以分期,确实非常方便。但这种方便的同时也促进了非常多年轻人不理性的消费。

根据调查,现在90后人群平均负债12万多。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提前预支消费了一年多的工资,提前消费的这个钱当然是各种信用卡、贷款、网贷了。

现实中这部分欠债的年轻人大多数工资都不是很高,但消费却高,根本没有养成理性消费的观念,大多数人都是入不敷出,一发了工资还掉各种信用卡、贷款几乎就没剩什么钱了。又要维持高消费,所以只有再刷信用卡、网贷了,这样周而复始,欠债也就越来越多了。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一定要理性消费,有计划的消费,能挣多少钱,消费多少钱,心里要有数。



老猫湖库


对于年轻人过度消费,我个人觉得是生活没有规划,没有进行家庭理财,我家哥哥就是典型的借贷消费例子,上个月我才知道他家借款高达20万元,现在我还在为他家的事情脑袋疼。我家哥哥的情况是,上面二个老人,二个小孩,我嫂子是国有企业员工,我哥是做生意的。我嫂子的性格特征,是有本事是她的,有错误全是别人的,爱攀比,特别爱计较,觉得是我们做妹妹的没有监督好哥哥,话说结婚后各是各家,我们以什么理由去监督别人家的经济开支,我这人特别不爱管别人家事,乐得自在。借贷消费典型特征有:

1、生活不精打细算。就拿我哥的生活来说,近几年来很少在家里吃早餐,我爸妈把早餐做好,就觉得不太合胃口,出去吃,一碗米粉约7元左右,家里四个人的早餐就是28元,一个月就是700元。每天一包烟一包槟榔一瓶酒算最低配平均每天20元,一个月就是600元。经常呼朋唤友,一个月在家里吃不到10顿晚餐,就算出去吃不要自己花钱(肯定不可能自己一次就不花钱),你去吃饭的车费是不是该出,来去一次我算20元,一个月就该400元,像这样不必要的支出一个月就是1700元,一年下来就是2万元。电信搞活动就想换新机,还有类似他在广东,老家在湖南,不太熟悉的朋友过生日,来去一趟少说也要1000元,还要为参加这些聚会置办的行头,带土特产之类的,都有不小的开销,这是典型的生活没有计划。

2、对自己舍得对别人特别吝啬。要加餐,我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没有收入,上周末加餐,我妈买了一斤牛肉,嫂子还说他没有计划。我儿子今年9岁,用我老公的话说没有给我儿子买过一杯牛奶喝,前些年我生老二,老公让我哥守在医院门口,怕万一有突发情况多一个人,他觉得生意忙,要急着赶回广州,而没有去。

3、爱盲目攀比别人的生活。喜欢盯着别人的生活,发现别人的生活有变化,就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比如别人的小孩学了一个什么兴趣班,他们家孩子就一定要学,也不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我嫂子天天在耳边说她的哪个朋友多能干,有多少钱多少钱,羡慕别人的生活,瞧不起经济实力不好的人。

我觉得钱多钱少是别人的事,日子是过给自己的,自己幸福才算真的幸福,与金钱无关。在这里我要劝大家自己有脚有多大就穿多长的鞋,没有必要为所谓的虚荣心买单,生活过得踏实幸福才是关键。


顺安美好生活


关于这个问题也正是目前年轻人消费的真实写照,我个人认为有利也有弊。首先他们的思想比较超前也很适合现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步伐……这点也值得我们学习!不好的方面就是铺张浪费,比如到了真正需要钱的时候而你没有准备。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之下合理消费理智消费……有句老话说得好“家中有余粮心,中才不慌"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建议他们养成有计划有远见更有好的控制能力最好!千万别盲目的跟风而导致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烦……祝您生活愉快!🍎🍎🍎🙏🙏🙏




红艺轩369


请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多一点宽容,有时候他们也是在现实的逼迫和引诱下,随波逐流了。

现在80,90后这一代,靠借贷消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工作收入不高而攀比之风盛行,金融借贷政策打开方便之门,让这年轻人在一次次的借贷消费中,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债务的泥潭。

小王来自农村,家境一般,从小就被父母灌输长大了要做个有钱人的思想,亲戚朋友之间也是谁有钱谁老大。他父亲作为家中的老大因为没有其他姊妹有钱,没少受亲戚的白眼和嘲讽,小王变成了他们将来的希望。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小王,把追逐金钱,能在亲戚面前扬眉吐气作为自己人生目标。

小王大学毕业后,找了一家并不好的公司上班,每月的收入也只能保证他不饿肚子,要当个有钱人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但是父母却不这么认为,以为小王大学毕业了,应该挣大钱了。每次小王回家,听到的就是父母说哪个亲戚又买了套房,哪个亲戚有买了辆车,总感觉小王怎么一直没什么动静,不说房子,每年回家还坐公共汽车。

在这种压力下,为了尽快赚钱,小王走上创业道路,可是对于一个没经验,没钱,没人脉的人来说创业谈何容易?小王先是借钱开始创业,在创业小有气色的时候为了满足父母的愿望,照顾他们的面子,买了一台车。本想着父母在看到小王买车之后,也算脸上有光了。但是父母又开始催他买房了,要知道买套房比买辆车投入的钱多的多了,本来生意就不算太好,小王开始走上办信用卡来弥补自己资金不足的窘况,因为做生意,个人平时资金流水较大,就办了几张高额度信用卡。

逐渐小王发现,办信用卡拿钱比赚钱容易多了,虽然他心理清楚信用卡的钱肯定是要还的。但是有了钱,就解决了他平时的资金问题,花钱开始变的大手大脚,加上小王又自己研究了一些信用卡提额的方法,信用卡的额度也越来越高,最高的一张信用卡一次性给他放了30万的现金贷款。小王也开始把自己当有钱人了,买房,重新换好车。但是什么事情都又个度,当信用卡的额度不再提升的时候,小王发现他的生意收入已经完全无法应付他的日常还款消费开支了,于是又开始贷款,银行贷款,网络贷款,拿到这些钱后,一是用来应付他日常贷款生意周转,二是日常消费。

终于有一天,小王发现他再也借不出钱后,才发现他的债务已经是个无底大坑,生意也是一落千丈,入不敷出、就算卖房卖车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这是一个网友给我发来的他的真实经历,作为一个80后,小王最后才发现,他一直沉迷的光鲜生活最后成了一地鸡毛。

所以,我想为我们这些靠借贷消费的年轻人说句话。给我们一些宽容和理解吧。我们80,90后这代人承担了那一代人都无法体会的艰苦和心酸。

这不是什么贩卖焦虑,这是一个残酷却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其实我们不想去搞什么借贷消费,但是高房价,高物价让我们大部分年轻人的收入完全无法满足。成家需要买房,买车,结婚需要聘礼,养孩子需要奶粉,长大后需要教育。在这个推崇所谓“精致生活”的时代,没有谁愿意给你时间和机会。

经常听到很多人说“中国的房价是又丈母娘炒高的”。当然不是说每个丈母娘都这样,但是大部分是这样,基本不看对方条件怎么样,一上来就是房,车,聘礼。实际上,在我个人认知上,如果你要求房车,是希望给子女一个稳定舒适的生活的话,那么动辄几万几十万的聘礼,你是把女儿作为商品在交易吗?

我也是农村到城市的,感触最深的就是每年回家过春节,那简直的疯狂消费的一个时间段。因为我们家在镇上开了一个超市,我感触特别深,不管一年到头挣没挣钱,过年消费那是必然的,买烟必须中华,喝酒必须上百一瓶的,城郊的天天开着车去城里吃饭聚会,说实话,这些高消费的居然都是很多从城市打工回来的农村年轻人。我本来以为他们都真的是挣到钱了,后来一个从小玩到大的伙伴来问我,信用卡提额,网贷还款的事情。我才发现,本来以为信用卡,网带是生活在城里的人才弄的东西,原来他们早已经沾上,而且比城里人更严重。

我有一个哥们,自己是城里的,家境优越,但并不显摆。其实也很正常,真正有钱人有时候真但不那么刻意为了面子讲究。娶了个农村的媳妇,他告诉我,每年陪媳妇春节回老家最纠结。他平时抽烟就抽了20多块钱一包,也就是打个10元的小麻将。结果春节回到农村,机会人人都是中华,麻将100的都很多打,搞的他开始怀疑现在农村人挣钱是不是比城里人挣的多多了。当然我告诉他实情后,他才恍然大悟。

当然这些为了面子借贷消费的年轻人真的错了吗。是的,他们有错,但是错的更多是环境,现在无论城里人和农村人,你很少能听到“知足常乐”“小富即安”这些词语。城里人有城里人的朋友,农村人还有农村人的朋友,这些朋友聚在一起,已经少了朋友的味道,更多是来看看你过的比我好还是比我差。你买了两套房,我不能只买一套;你开奔驰,我必须开宝马;你买了车,我也不能走路;你抽中华,我也不能抽玉溪;你精致生活,我还要生活精致。

而金融机构以银行为代表的信用卡大肆的发放,超额的授信。只要在申请资料上满足条件,或者说对个人稍微进行一个包装,无论是真实情况是什么,都可以从银行获得一张额度不低的信用卡。要是多家银行申请,还可以获得多张,一次性拿个几万几十万的资金使用。我之前接触过一个二十多岁没学历,没背景的农村小女孩,就一个工厂打工的。xx银行一次性给了她差不多10多万的万佣金。你叫人家拿什么还?到后来无力还款的时候就毫无底线的催收,让人家家人朋友不得安宁,最后换上抑郁症,差点走上极端。很多朋友说,你没能力还,当初就不要啊,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借还是送,一下给你10多万,你要吗?前提你本来也没钱的情况下?

还有就是p2p互联网金融借贷。正规的不正规的,在没有监管政策出台之前都大肆发放,我曾经见过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年轻小伙子,就凭借xx宝的一个信用分,一天拿了20多万的网贷。他用来干什么我不得而知,总之拿到钱之后,他肯定会风光小一阵子,然后会痛苦好一阵子。

所以,有时候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代年轻人怎么了?他们为什么要搞这些借贷消费。自己挣钱自己花不好么?但是现实给了他自己挣钱自己花的机会么。又或者说给了他时间么?在一个“伪精致”时代,我们是不是更该冷静一些呢?过给这些年轻人一些包容,他们只不过是在无情的现实下,随波逐流了而已。


一道子


过度消费成为了现在年轻人的通病,尤其是遇见自己想买的东西,而且通过提前消费,可以马上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导致过度消费从而没有经济能力偿还,于是到处借网贷,拆东补西,以致欠的越来越多,收不胜支,逾期,成为征信黑名单

帐欠的最来最多怎么样才能还清呢?

首先我们要把自己的欠的帐列表出来,分清欠那些平台多少钱,那些需要先还,像支付宝,微信类必须先还,把自己的欠债平均分12个月或者24个月,36个月,每个月还一点,一般平台看见你每个月在还基本上不会找你麻烦,看看自己的工资是否够每个月需偿还的金额,不够去找一些美团外卖类的兼职,这个时候不要怕累,断绝一切社交往来,因为在你负债累累时,你在朋友之间的走动只会让他们更看不起你,越觉得你没出息,消失一段自己安心赚钱还债,找回个新的自己,重新开始


小雨来咯


回答

“这届中国年轻人真敢消费,尤其敢借贷消费”,相信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叹。

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们步入职场,年轻人们习惯采用这种“先消费后付款”的生活方式。2018年1月清华大学发布《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29岁以下年轻人成为中国消费信贷主体,其中绝大部分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11月商务部的统计数字显示,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当天全国网络零售成交额突破3000亿元,其中80后、90后年轻消费群体占比超过70%,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不少人为此忧心忡忡,担心年轻人超前消费、透支未来。著名经济学家、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陈志武对此却又不同看法,他认为大可不必担心借贷消费会毁了年轻人,“因为一个人借钱的数量没有超出一辈子的收入预期的话,并没有违反量入为出的传统观点,不必担心。

我认为:消费观念本身就是人思考的一种,属于人思考能力的一部分,从大局出发,充分了解情况认真分析情况,假设,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小心论证,拿出好的措施或方案,一点点做实现一些目标,自己对自己负责,独立思考,有什么样的适合的消费观点自己根据情况确定,怎样对自己好,对自己人生好。总之,没特殊情况我是不赞成借贷消费的,中国有句古语:有多大船就有多大桅。意思是说能力与承受力成正比,不能超出这个范围;量入为出,精心安排,合理消费,略有盈余是最佳选择。


火枫一叶


过度消费成为了现在年轻人的通病,尤其是遇见自己想买的东西,而且通过提前消费,可以马上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导致过度消费从而没有经济能力偿还,于是到处借网贷,拆东补西,以致欠的越来越多,收不胜支,逾期,成为征信黑名单

帐欠的最来最多怎么样才能还清呢?

首先我们要把自己的欠的帐列表出来,分清欠那些平台多少钱,那些需要先还,像支付宝,微信类必须先还,把自己的欠债平均分12个月或者24个月,36个月,每个月还一点,一般平台看见你每个月在还基本上不会找你麻烦,看看自己的工资是否够每个月需偿还的金额,不够去找一些美团外卖类的兼职,这个时候不要怕累,断绝一切社交往来,因为在你负债累累时,你在朋友之间的走动只会让他们更看不起你,越觉得你没出息,消失一段自己安心赚钱还债,找回个新的自己,重新开始


事实就在身边


一 现在的很多的贷款方便简洁,只需要身份证,紧急联系人就可以贷款。例如支付宝中的借呗。借个5000分12期尝还,可能每期加利息才500左右,一般年轻人觉得每个月才500左右,很容易尝还,但是你这一次缺钱,不会想到以后这12月还会有一些事需要用钱,你这个贷款该如何尝还,很多年轻人大多会想到其他的方式去借贷,长期以往,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无力尝还。

二 网络时代的发达,很多年轻人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需要的花费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没有经济来源,二是家庭也没有更多的支持,只能想其他方面的,网贷的便捷让这些年轻人深陷其中。

三 年轻人中的攀比比较严重,在年轻人中例如,球鞋,苹果手机等等,这些东西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是一个高消费。失去理智,虚荣心占据高地,贷款也会趁虚而入。

四 希望年轻人能够看的远一点,看清网贷的危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消费。了解自己消费的定位,好好去学习,或者掌握一个吃饭的技能,能够先在社会立足。因为出了社会,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只能提升自己,让自己有一定的收入来源,到时候自己需要什么,自己可以去兑现。不要让贷款危害了自己,往大了说,可能自己的一个家庭可能就没了。希望年轻人在网贷面前能尽量克制,三思而后行[加油]


用户3330706396680


其实他们在最开始的时候只是借个3000-5000的,觉得借这么点到发工资那天就可以还上了。但是就是有那么些人控制不了自己,觉得这钱太容易借了。从而导致他们还不上就使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还款,累积到后面光还利息一个月工资都不一定够的。所以就开始逾期,逾期了个人信用就会有污点,得不偿失啊!其实只要动动脑子在网上找点兼职、副业来做,一天赚个几十百来块,一个月下来也有几千块零花钱了。根本就不需要去借贷。个人观点…勿喷!


淘金者9968


过度消费,即超过预期财富收入数额成倍数的消费行为。存在很大的信用风险。借贷,按揭,刷信用卡用于个人改善生活,大大超出即期收入,无法依靠合法收入或者其他财富形式变现而偿还本息,靠拆东墙补西墙式的跨行贷还贷,这种游戏迟早有一天会玩死自己,造成违法犯罪,将个人诚信度败光。这将影响本人一生一世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