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初冬的天水,室外已有些寒意逼人,然而,在地处偏僻的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却到处是一片火热的景象。10月16日,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一行30多人,在会长李子伟先生的率领下就深入到八里湾镇中岔村进行文化采风。这里古老的乡风民俗,火热的生产场景,深厚的文化历史底缊,让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一行收获多多。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粉条)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粉条)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扶贫车间)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扶贫车间)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粉条加工车间)

冬季正是制作洋芋粉条的大好时机,在村合作社的道路两旁,一排排晾晒粉条的架子,像一排排白色的“青沙帐”将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村民的脸上,在扶贫车间,针织女工们也正在紧张的忙碌着。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精准扶贫力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从中岔村走出的成功人士和乡贤名流、爱心人士更是对家乡的建设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们充分利用当地保存完整的古堡文化和质朴的乡风民俗,积极打造现代碑林和农耕文化园,使这里的乡村文化和特色旅游优势进一步凸显。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将军碑林)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虽然地处深山,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这里却地杰人灵,文脉绵长,从这片热土上先后走出了不少成功人士和优秀企业家,原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干休所所长程世雄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位。离休后的程世雄怀着对家乡的一片赤子之情,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实力,先后为家乡办起了粉条加工厂和扶贫车间,千方百计增加村民的收入,建设自己的家乡。为进一步打造乡村旅游,突出特色旅游,程世雄先后在家乡发起建设了拥有近300多块各具特色的“将军碑林”,收集整理了近5000件反映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文物,打造了颇具规模的中岔农耕文化博物园。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当日,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一行在程世雄以及八里湾镇党委书记张耀武;八里湾镇住中岔片片长刘有林等的陪同下,详细观摩了该村手工洋芋粉的制作过程,参观了正在生产的扶贫车间,特别是保存完整的中岔古堡和颇具特色的中岔农耕文化园,让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一行,流连忘返,大饱眼福。研究会一行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认真地记录下了每一个让人感动的精彩瞬间。他们或驻足于精心布展的各种民俗实物面前,或徘徊于各种精美的石碑和楹联前,或在古老而斑驳的古堡城墙上感受着历史跳动的脉博。在这里,人们仿佛感到时光倒流,沉醉于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中,体验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带给他们的心灵震撼和美的满足。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乡风民俗,分类的垃圾管理,充满活力的乡村经济以及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都让来这里的人们对中岔村的未来发展多了一份期许与期待。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中岔农耕博物园)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中岔农耕博物园)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中岔农耕博物园)

中岔农耕博物园发起人之一程世雄告诉记者,中岔古堡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在过去,古堡内可存粮草,备枪械,防匪患,护乡亲,因此保存的比较完整。后来为了让古堡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打造了农耕文化园。目的是让它在保存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旅游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这里收集的文物,从马家窑陶罐到近代的都有,时间跨度达3000年,这5000多件文物都是人们捐献的。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中岔农耕博物园)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会员、天水市体育运动学校党总支副书记薛俱增在谈到此次中岔之行的感受时说,今天参观了中岔的农耕博物园,感到非常震撼,这个园子在今天看来是非常难得的。这些文物记载了历史,承载了先人的智慧,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意境。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李子伟)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会长、著名民俗学家李子伟先生说,之所以组织天水苏蕙文文化研究会会员来这里采风,主要目的就是要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以及新乡贤文化。中岔村农耕博物园是程世雄靠他的影响和实力一手办起来的。在现代农业文明逐渐消失的情况下,陈世雄利用自己的实力和个人影响回报家乡,打造了农耕文化园,收藏了许多古老的东西,保留了好多珍贵的记忆,让人们记住历史,记住家乡,这是一个很好的新乡贤文化。过去的乡贤主要是修桥补路,而现在的乡贤和过去的乡贤有了很大的不同,程世雄利用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先后为乡亲们办了粉条厂,建了扶贫车间,给乡亲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他的新乡贤文化值得大力扶持,至于新乡贤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我已将它编入到了我主编的《天水民俗大全》里面,这样,就可以让更更多的人们知道,在成功以后或有了实力以后,应该如何回报家乡,不忘家乡,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裕。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中岔村)

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走进甘谷县八里湾镇中岔村采风

(中岔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