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低头生长,先别着急开花

  写给心浮气躁时候的自己、朋友和学生!

乖,低头生长,先别着急开花

  一个研一刚入学的学生问我:老师,我要不要出去实习?我反问她:你为什么要实习?以及怎样看待实习和在学校学习的关系?学生说:老师,我并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想增加点实践经验,看着同学都出去,我也想出去。至于实习和学校学习的关系,我想都是学习吧。我的回答是:1.实习是对学校学习的理论和知识的应用,学校的东西都没学完,实习也不会有什么太好的效果;2.实习什么时间都可以,学校的学习时不我待,要珍惜学校学习时光;3.如果理论和基础特别好,实习上手特别快,几个月功夫而已,实习没学生们想得那么神奇,可以治愈你学校偷懒学习遗留下来的伤;4.立志做研究的人不要着急实习,甚至可以不实习。总之,实习是一个阶段性、应用性、手段性的学习体验,一定要符合你自己职业发展和学习规划的大方向,否则盲目跟风或者不禁诱惑出去实习都是对宝贵在校学习时光的浪费。所以,乖了,我建议你好好学习,等走出学校再回来就难了,而实习真是随时可以开始的。

  一位年轻的教师找到我,让我帮他看合同,是一位企业老板希望利用这位老师的专业知识共同赚点钱。我看着这位年轻的老师,问他:这对你除了增加收入还会有别的益处吗?那老师想了一会说:姐,我想从事别的行业,在学校呆得闹腾,整天就是实验数据带学生,我不能试试别的路径吗?我说可以,但从这份合同草拟的质量来看,这企业不大,没有太成型的合规和风控,而且从这老板的收益分配方式上来看,大学老师其实不是他们的对手,很难得到预期的收益。但这些都是次要的,我跟这位年轻的教师说,我们是做大学老师的,大学老师的本分就是大学提供的空间里走到头,走到最顶层。你现在才刚评上副教授,就着急出去,会耽误你在学校的发展。大学老师不是不能走向社会化和商业化,只是需要知道讲师阶段开始社会化就只能做讲师那个层面的东西,副教授阶段社会化就只能做到副教授那个层面的东西;教授阶段的社会化能做到教授那个层面的东西;院士阶段的社会化恐怕就不是你能想象的层面。所以,乖了,你还是继续熬几年,哪怕到教授和博导阶段再出去,也比现在出去强啊,

你还有生长空间,别着急开花,现在开花也只能开一朵小花而已。

  由于现在本果的“网红指数”看涨(纯自嘲,很多时候我不喜欢别人叫我网红女教授),一些商业机构会跟我联系让我帮他们做培训。我一概都是拒绝的,倒不是不喜欢赚钱,只是如果单纯地想赚钱,那十年前姐继续做律师就好了,还费这劲干啥。我虽然是网红,但我还是一个女教授,我想把我自己的东西整理出来,我还要学习,我还有很多东西不会,我还要在我女教授的道路上继续成长。我希望我能增强对法学教育的理解并对法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一些作用,我还要学习怎么做一名合格、出色甚至优秀的大学教师。所以,跟我这个目标不相符的东西我都不会考虑。有时候也觉得没意思和枯燥,整天看书写作和钻研各种教育学图形和理论……但是我会跟自己说:乖了,继续低头生长,别着急开花,要开就开一朵大大的,让整个世界都灿烂的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