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黃梅:大地餐桌

你以為在家吃吃、偷來吃吃就算了?NO!吃貨的天地是無限寬廣的,更尋更遠還生……

在鄉村田野,有很多能吃的東西,根、莖、葉、芽、花……果就不必說了,長出來原本就是給你吃的;能做成菜的也不算,不管菜園裡種的還是野菜,我要介紹的,是我走在鄉間小路上時,就地取材吃過的東西。

槓板歸,這名字是我從網上搜到的,居然叫這麼個學名!爬藤,莖上長小刺,三角形的葉子酸酸的,可以直接吃。我有一次帶學生出行,看路邊有這玩藝兒,直接扯了葉子吃,學生大驚:老師吃草!沒見識的城裡人啊。

吃在黃梅:大地餐桌

茅莓(我們稱麥泡),這個太普遍,屬於可吃的野生植物裡比較豪華高端的一種,非常好吃。沒熟酸,熟了很甜。我曾經在陽新姑媽家,一次吃過一茶缸,山上多,吃得痛快啊!之後牙齒酸倒了。吃時還是很甜的。

吃在黃梅:大地餐桌

絲茅根,這個吃得很多,花和根都可吃。田間地頭坡埂處,春天,在斜坡處,找一根一扯,長長的一節節白根就扯出來了,手一捋,去掉泥土,直接吃,很甜。很多人不知道,它的花也可以吃,不過要在花還沒出苞的時候,從葉芯抽出來剝了時子直接吃沒出苞的嫩花,清甜,食用期很短,一抽出來就老了。這個絲茅根,小時候媽媽還挖了夏天熬水喝。

吃在黃梅:大地餐桌

雞腿(指甲腿),這個學名真不知道叫什麼(查出:翻白草。好形象,葉子一翻過來,就是白的。),我們叫雞腿,網上有人叫指甲腿,形容其小吧。春天,到山地挖,掏不深就能挖到,根胖胖的,剝皮,露出裡面白白的玉石一樣光潔的肉,直接吃,味道略甜,口感很好,我到現在在哪兒看到,必挖,能吃就吃,不能吃看看也好。不過季節不對不行,老了就是真的根了!啃不動。

吃在黃梅:大地餐桌

嫩稻穗(谷苞),就是水稻。在水稻剛打苞的時候,也就是稻穗都還包在葉子裡沒長出來的時候,走在田埂上,隨手一抽,剝開葉子,裡面的稻穗極嫩,清甜可口,很好吃!我們小時上學沿路抽谷苞吃,大人看到會罵的,因為抽過的不會再長穗。就下圖這時候,如果長得能看出來是水稻,就沒法吃了。

野薔薇刺苗。春天,野薔薇抽出嫩苗,紅紅的、胖胖的,雖然皮上有刺,照掐不誤,掐後剝了皮吃裡面嫩綠的莖,甜甜的,挺好吃,現在還有人掐了在市場上賣!

吃在黃梅:大地餐桌


酢漿草,這個見過吧?它也是可以吃的,葉子可直接吃,味略酸。

吃在黃梅:大地餐桌

高粱杆,沒有甘蔗,嫩高粱杆也可以嚼!

以上,我都吃過,以雞腿、谷苞、絲茅根吃得最多。田野裡的植物,以酸味為主,甜為次。我這樣的人,迷失在荒野,估計餓不死。雖然我分不清東南西北,可我敢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