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良縣“四聚焦四服務”優化營商環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陸良縣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聚焦企業落地難、開工難、經營難等問題,不斷拓寬招商渠道,改善投資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凝聚共識、精準施策、持續發力,形成了“四聚焦四服務”的大格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勤務員”,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聚焦興產業,“手牽手”服務產業招商。圍繞變“產品消費地”為“產品生產地”的目標,結合陸良產業發展實際,按照一個產業發展規劃、一個重點項目庫、一個承載園區、一套具體扶持政策、一支專業招商隊伍、一張招商路線圖、一個落地服務機構“七個一”的精準招商模式,確定了高原特色綠色食品加工產業園及物流交易中心、電子科技產業園、精細化工產業、生物醫藥健康養老產業、建築建材產業5個重點產業集群。結合陸良資源優勢,圍繞“三張牌”“八大產業”以及 “1+3+1”、六大重點產業,聚焦“一縣一業”,引進農產品深加工項目集中力量對蠶桑、蔬菜、馬鈴薯、食用菌等農業資源進行包裝宣傳和開發利用,2018年以來,成功引進了蒙牛集團2萬頭奶牛養殖及12條牛奶飲品生產線項目、浙江李子園西南綠色食品乳飲料項目、年產5000噸飼用益生菌,高端水培花卉基地建設項目、年產60萬噸果蔬加工項目、雲南陸良萬頭奶牛養殖等重大項目。

聚焦增項目,“一對一”服務項目落地。探索“以商招商、市場化招商”的工作模式,加大重大項目招商力度,狠抓項目落地。算好政府與企業“兩本賬”,推進招商引資向“挑商選資”轉變,不斷提高項目落地的成功率。堅持重點項目領導分級包保推進機制,按照“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支隊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確保每個項目都有一名縣級領導牽頭負責,抓實項目各個環節的調度,加速項目推進,著力解決招商項目“一招了之、一簽了之”的問題。同時,排查梳理一批重點招商目標企業,制定招商“路線圖”和“作戰圖”。今年1至9月,陸良縣省外國內到位資金增幅44.3%,排名全市第一;新立項備案的招商引資產業類項目29個,計劃總投資36.87億元;納入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招商引資產業類項目36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15億元;規模以上招商引資企業7家,實現增加值0.85億元;年繳納稅收達50萬元(含)以上的招商引資企業5家,繳納稅收0.09億元。

聚焦解難題,“面對面”服務企業需求。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針對企業落地難、開工難、經營難等問題,由縣委主要領導帶隊到企業開展調研,幫助企業分析解決問題,按照“需要什麼就提供什麼”的原則,召開會議聽取16家重點企業代表提出的困難和意見,從企業和群眾需求出發,梳理排查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徵地拆遷、用地、環評等方面問題23個。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開通“快速通道”審批代辦服務,在開辦企業、獲得用地、工程建設項目許可等方面提供更精準、更貼心的服務,努力當好企業發展的服務員。有效解決13個問題,企業供排水、供熱、用電、通訊、道路等要素得到了進一步保障。

聚焦優環境,“心連心”服務職工民生。大力營造“招商、安商、親商、穩商”的發展環境,牢固樹立“以誠招商、以利惠商、以情留商”理念,當好企業“孃家人”,先後為蒙牛集團、李子園食品公司投資者提供公租房12套,為蒙牛集團提供零時辦公場所,幫助外來投資者及企業職工解決住房、就學、就醫等問題。針對企業招工難題,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圍繞企業用工需求,通過人社網站免費為企業發佈招用工信息,並以春秋季舉辦的人才招聘會為契機,動員招商企業參加招聘會,2019年達成用工協議1000多人次,為企業舉辦勞動法律法規政策知識培訓3場次,組織企業職工開展技能提升培訓達300餘人次,查辦職工投訴舉報件25起,全力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同時,進一步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社保費率為企業減輕負擔,不斷優化良好的營商環境。

雲南網通訊員 潘硯文 王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