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學歷,來自於刻苦努力,自古以來就是個人能力取得社會認同的最簡單標誌之一。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而在學歷相近的情況下,誰持有的證書多,誰就能獲取更好的就業機會。因此,“考證一族”們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通過培訓考證提高自己的含金量,以期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能夠擁有最硬的“敲門磚”。

近期,央視記者就接到這樣一個培訓機構的來電: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國家不是取消心理諮詢師了嗎?這到底是個什麼證?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是這樣回答的: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原來是國際統一考試,聽起來比國內認證的B格還更勝一籌。然而,作為“考證一族”,在考證之前,最關心的莫過於:這證的“含金量”到底高不高啊?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既然“含金量”不低,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這個證難不難考?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90%-95%的通過率!聽起來難度也是不高,培訓機構人員還展示了證書樣板。證書的設計款式是相當“考究”,從防偽線的佈局到中英文對照,都透露著十足的歐美範兒。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接下來的第三個問題就是:考這個證要花多少錢?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初、中、高級的培訓費(包括拿證)價格不菲,在數千元到上萬元。那麼這個看起來高大上的美國認證協會ACI((American Certification Institute )到底是什麼鬼?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央視記者採訪到了這個協會位於北京的中國總部。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在記者的詢問下,中國總部CEO坦誠的告知:他們並不做培訓。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既然不做培訓,那他們如何運營的呢?一名總部工作人員給出了答案。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根據上面的講述,終結詐騙製作了其與培訓機構的合作關係模式圖如下: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可以看到僅心理諮詢師這一項認證考試,該協會每年就可以獲利上億元。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為了弄清楚這個協會到底靠不靠譜?記者採訪了人力社會資源保障部、中科院“中國心理研究所”、美國心理學會等機構,得到了下面的答覆: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回想起當初培訓機構信誓旦旦的宣稱是:國際合作、人社部認可的論調……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請注意:在上圖中,培訓機構所使用的論證,其實偷換了一個概念。把“存在即是合理”誤導為“存在即是合法”。此種悖論也經常出現在傳銷的培訓當中。推翻此悖論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多問自己一句:國家相關部門能否監管到社會上所有事物,而沒有遺漏?

在2015年到2016年間,國務院就連發四次文件《關於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取消了共計284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

被央視曝光!你所信賴的“國際認證”,可能一文不值。

國家的初衷是為了簡政放權,降級就業門檻,用以促進就業和創業。而實際上雖說這些“證”並不能絕對的反映出來一個人的真實能力,但對於用人單位和招工企業來說,卻失去了選人用人的基本參考,從另一個層面說加大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

然而,社會上看“證”用人的習慣和觀念,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所以對於不少人對於“證”的飢渴和需求依然存在。既然國內取消了這麼多職業資格考試,那麼,就輪到各種“國際認證”大搖大擺的趁機彌補這個市場需求。

除了期待監管部門的恪盡職守之外,相關部門也要加大宣傳力度,幫助老百姓撥開迷霧、擦亮雙眼……

(轉自:錦州網警巡查執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