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霓凰郡主的原型——嶺南冼夫人,沙場上的紅顏

晚婚

她姓“洗”,是嶺南俚族首領之女,字雖然是“洗”,但用作姓就讀“冼”。她的名字,史書未記載,民間流傳,她芳名一個“英”子,我們姑且叫她冼英好了。

《琅琊榜》霓凰郡主的原型——嶺南冼夫人,沙場上的紅顏

從秦始皇統一嶺南,到漢武帝平定南越,遠在咸陽和長安的天子們,其實也搞不清楚南邊那一堆大大小小的部族,所以籠統叫他們百越。

冼英的孃家是俚族人,位於高涼,也就是今天的湛江,屬於當地部族中權勢最強、地盤最大,隊伍最多的,正所謂“跨據山洞,部落10萬餘家”。

所以《琅琊榜》裡當梅長蘇生死攸關時,霓凰郡主說要回南境去帶兵反了皇帝救出情朗,那是真正有家底才敢說的。

冼英大約出生於公元512年,年幼時就聰慧過人,善於謀劃,小小年紀能幫助父母安撫部眾,其他部族鬧事了,她還能帶兵行軍,壓服諸越,可見她少女時期就參與了部族軍政事務,而且分量不輕,女兒主政,在少數民族地區,也不算稀奇。

《琅琊榜》霓凰郡主的原型——嶺南冼夫人,沙場上的紅顏

她的父親早早亡故,兄長冼挺做了當地南梁州刺史。可惜冼挺是欺凌霸市的“官二代”,仗著冼家的家勢,一上任就欺凌族人,侵犯其他州郡。冼英自然看不慣,約束自己的手下和聽得進她說話的親戚,對外行事友善,而且多次勸諫哥哥。他們兄妹倆出現了嚴重的分歧,後來就出現了奪權鬥爭。

家族奪權的結果是冼英 贏了,因為冼挺的做法,給嶺南各地造成無盡痛苦;而冼英的懷柔和仗義,贏得了百越部族的人心,連隔海相望的海南部族,也來效忠於她。年輕的冼英成了嶺南部落的實際掌權人。

一個青春年華、英氣過人的少數民族女子,在哪都是招人喜愛的,後來廣東一帶的另一位刺史——羅州刺史馮融看中了冼英。他為兒子馮寶選媳婦,他這一提親,就成了嶺南乃至梁國的一件大事,為什麼?只因馮家的來頭也太大了點。

馮家祖上並不是嶺南人,而是北方的漢族。

馮融祖先馮安,就是他建立了慕容政權的最後一個政權——北燕。後來弟弟馮弘奪取了王位,這時候拓跋氏已經強大起來,前來招降,馮弘不同意,但又打不過,只好帶領親隨逃往東北方向的高麗,然而他和高麗王的關係不好,最後由兒子馮業帶300人出海南下,投奔南方的漢族政權,馮業漂泊海上,輾轉到了廣東,安頓下來,他就是馮融的祖父。

這馮家從大將,到帝王,再到刺史,當真是文武君臣,什麼滋味都嚐了。一個傳奇家族在嶺南紮根三代,卻依然施展不開手腳。原因簡單——在嶺南原本就是越人故土,秦漢數百年的歷代明君尚且不好治理,中原來的馮家自然是“他鄉羈旅,號令不行”。

怎麼辦呢?馮融是個聰明人,從前漢匈和親維繫了百年和平,如今馮家也可以跟越人聯姻,共同維繫一方穩定,所以馮家看中了冼英。

《琅琊榜》霓凰郡主的原型——嶺南冼夫人,沙場上的紅顏

歷史沒有對冼英的婚姻生活留下任何記載,但是從他們共同治理嶺南的情況來看,這段婚姻應當是愉快的。在冼英的幫助下,馮寶治理嶺南就得心順手多了,馮家的威望也大大提高了。

《琅琊榜》霓凰郡主的原型——嶺南冼夫人,沙場上的紅顏

救梁

公元548年,梁朝侯景造反。“侯景之亂”是一次空前的劫難,原有12萬人口的都城建康,只剩下2000多個活人,富庶的江南“千里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

侯景還覺得不夠,給廣州刺史元景仲傳話,叫他一起造反,元景仲馬上就在嶺南反了。此時,嶺南有員大將,就是高要太守陳霸先,他出兵阻止叛軍,迫使元景仲自殺。隨後陳霸先帶兵北上建康救援。請高州刺史李遷仕幫他徵徵兵,李態度曖昧。幾天之後李遷仕就反了。

嶺南一帶,就有了兩支大軍,一隻支持梁國,一隻謀反梁國。坐擁嶺南部族最大兵力的馮家勢必無法迴避,怎麼選擇?請看冼夫人的絕妙計謀

她讓自己的夫君馮寶稱病在家。由冼夫人帶著帶著馮寶的一封信和一份厚禮給李遷仕。信裡說自己不敢出門,所以讓家中的妻子前去相助。

冼夫人帶著一千來號人,挑著各種物資,說說笑笑地來了,既沒有軍隊又不帶兵器,果然大喜,毫不設防。就在此時,冼夫人的隊伍陡然變臉,近距離擊殺李遷仕的叛軍。大獲全勝,李遷仕倉皇逃走,冼夫人隨即整頓兵馬,親自去見陳霸先,表示馮家願意支持他救援梁國。

這一次見面,冼夫人對陳霸先的印象極其深刻,回家後她對馮寶說,:“我看陳霸先這個人很得人心,將來肯定能平定叛賊,夫君可以多多資助他。”

這是冼夫人第一次對國家大事做出明確的判斷,果斷、機智而又深明大義。此後一生中,她都沒有愚忠觀念。在天下大亂,人人都可以擁兵自重,當幾天皇帝過把癮的時候,一個部族女子有這樣的見識,實在是燦若明珠。

這份光彩《琅琊榜》中的霓凰郡主同樣具有,很容易看出霓凰郡主不是忠於梁帝,很難說尼後來一定會忠於靖王蕭景琰,他和林殊一樣,只忠於自己的理想和心中的正義。

公元557年,陳霸先代梁,自立為帝,建立了陳國。

陳霸先立國,暫時保住了江南不繼續受戰亂的破壞,經濟恢復到較好的狀態,但安全形勢卻不妙,內有蕭家子弟不甘心,外有北朝政權不服氣。此時,又是冼夫人站了出來,明確支持陳霸先。她讓九歲的兒子馮僕率領嶺南各部族首領到建康朝見陳霸先。

不要以為這只是一個姿態,一個儀式,它實際上意味著整個嶺南的兵力和財力支持,對於脆弱的陳國,冼夫人有雪中送炭之功。

陳霸先在位只有兩年,就一病而亡,在他死後的十年中,是由他的侄子們相繼當上皇帝。他死後10年,又有個廣州刺史歐陽紇造反。這個人的名字很陌生,但他兒子的名字如雷貫耳,就是後來唐朝大名鼎鼎的書法家歐陽詢。

歐陽一族從梁國起就在嶺南立足,而且一直是陳霸先的鐵桿下屬,在嶺南部族裡人脈很廣。所以歐陽紇反陳,朝廷大為震驚,立即派出大將章昭達南下平叛。

這時候歐陽紇還想拉上馮家一起造反。此時,馮寶已經去世,冼夫人也已經年過半百。馮僕當時是陽春太守,他派人回家請示母親的意見,冼夫人堅決地說:“我為忠貞,今已兩代,不能惜汝,輒負國家。”於是馮家舉兵抵抗歐陽紇,冼夫人又召集部分部族首領迎接達章昭達,章昭達從海上進攻,冼夫人則率領百越酋長在陸上截斷歐陽紇的後方,兩面夾擊,成功平亂。

這一次陸海結合的夾擊站,很容易讓人想到《琅琊榜》裡霓凰郡主在南京境的水戰。冼夫人是否熟悉水戰,史書上並未提及。

《琅琊榜》霓凰郡主的原型——嶺南冼夫人,沙場上的紅顏

那時的嶺南,包括今天的廣東,廣西,海南一帶,如果冼夫人要從廣東前往海南巡查,自然是要渡海的,但是否帶兵渡過海,打過仗無從得知。

冼夫人又救了陳朝。

安隋

隋朝滅了南陳後,對嶺南也是有所忌憚。

當時嶺南的陳國官員已經分成三派,擁陳的、擁隋的、渾水摸魚擁自己的,鬧成一團,一片混亂。已是古稀之年的冼夫人,暫不擁立任何一方,在自己勢力所及之處,採取“保境安民”的措施,一時間,嶺南人人渴望生活在冼夫人統治之下,好些郡縣共同尊她為“聖母”。

楊廣很快就明白了,嶺南的關鍵就在冼夫人一人,他讓淪為階下囚的陳叔寶寫一封親筆信給冼夫人,告訴他陳國已亡,讓她歸順隋國。隨信還附上了陳叔寶的犀杖和兵符,表明這信絕不是冒充的,或者被逼寫的。

這一招確實穩準狠,以冼夫人和陳霸先的淵源,對陳國覆亡絕不會像對梁國覆亡那樣淡然,所以必須陳後主自覺自願的親筆信才能觸動她;以冼夫人的機智果敢,對隋統一全國的大事必定了然於心,最關心的莫過於日後嶺南的權力問題,兵符就是一個微妙的暗示。

冼夫人接到信後,把事情處理得十分圓滿。她看到犀杖,確認陳國已亡,便召集數千首領,痛哭數日,為故國盡完情義和心意;之後,她點齊兵馬,響應隋軍,攻打其他不願投降的州郡,很快就基本平定嶺南各地,最後,她派孫子馮魂前去迎接韋洸進入廣州,此時她的兒子馮僕已經去世。

楊堅、楊廣父子派出二萬兵馬都不敢前進的難題,在冼夫人這兒,解決得易如反掌,她以一人定江山的能耐,再次讓新王朝的統治者吃驚。

韋洸就地當上廣東總管。然而嶺南實在是多事之地,沒有一個新王朝不遇到反叛的。

這一回,是黎族的另一個首領王仲宣不滿隋朝削弱世族豪門的舉措,起兵反叛,殺死了韋洸 ,隋朝高度緊張,調兵遣將,進入嶺南。關鍵時刻,又是冼夫人出面,她派出孫子馮暄前去救援韋洸的部下。馮暄與王仲宣的一個下屬關係很好,行軍走走停停,遲疑不決。冼夫人知道後,勃然大怒,大義滅親,以雷霆手段拿下馮暄,關進監牢,改派另一個孫子馮盎前去救援,很快就平定了叛亂。

事後,冼夫人披戰甲、騎戰馬,親自陪隋朝使者巡視嶺南各州郡,與各大首領逐一會面,確保嶺南全境安然無虞後,才返回家中。此時她已是八十高齡。

《琅琊榜》霓凰郡主的原型——嶺南冼夫人,沙場上的紅顏

這次平亂,仍然不是她最後一次露面。10年後,她90歲時,又幹了一件轟動全國的事。

她上書朝廷,痛陳廣州總管趙訥貪汙腐敗暴虐,以至嶺南民不聊生,要求朝廷撤換官員,重新制定對嶺南的安撫政策。接到她的上書後,隋文帝立即派人到嶺南調查此案,隨後就把趙訥處死了,委派冼夫人全權辦理善後事宜。冼夫人帶著詔書雖不能再上馬,仍乘車踏遍嶺南十幾個州郡,講述朝廷的安撫政策,穩定了嶺南的人心。

在幾百年的分裂、廝殺、生靈塗炭後,它為隋朝統一全國立下了兩次大功,一次在戰場上,一次在戰場外。

第二年,91歲的冼夫人與世長辭。

她這一生,真正配得上圓滿二字。比起前輩奇女子,如宣太后、竇太后,她生於百越部族,能見天地,見眾生,不必困於深宮,不知自由了多少倍;比起後來的奇女子,如武則天,她長在軍旅沙場,熱血從未冷,英姿從未老,不必限於爾虞我詐的漩渦,不知自在了多少倍;比起今天《琅琊榜》中惹人千行淚的霓凰郡主,她婚姻和睦,兒孫繞膝,解下盔甲便有一室溫暖在等她,不知幸福了多少倍。

林殊對霓凰的訣別之言,“希望來世我們都可以生在平常人家,可以平淡安穩的攜手終老”所包含的願景,也不過就是冼夫人這樣吧?

《琅琊榜》霓凰郡主的原型——嶺南冼夫人,沙場上的紅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