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数字篇,剧本5年,导演走了7000公里,抗战胜利日开机

《河山》继续热播,看得出来,导演王新军对这部自导自演的“亲儿子”非常上心,拍摄前也是做足了准备工作,从取景、道具、人员等各个方面都付出了不少心血。下面让我们用几组数字来走近《河山》,看看导演为这部剧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河山》数字篇,剧本5年,导演走了7000公里,抗战胜利日开机

一、5,历时5年精心打造。剧本的好坏直接决定戏的质量,在播出前的采访中,王新军坦言道:“其实就是想认认真真的踏踏实实的去拍一部戏,属于那个年代的题材的一部作品”,按照初衷,他查阅了各种史实资料,去真实贴切的还原中条山之战的那段故事,不仅如此,《河山》还要把其中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等全都体现出来,给人以年代感,剧本打磨了将近4年,可谓精益求精。

《河山》数字篇,剧本5年,导演走了7000公里,抗战胜利日开机

二、7000,导演勘景7000公里。“我想做一个跟以往的或者说跟同类型的题材不太一样的一部戏,所谓的这种不一样,其实我觉得就是一种真实感,一种代入感”。《河山》的取景地,都是导演按照剧本的风土人情,一步一步的选出来的,给观众一种不一样的地理环境,可以看看里面的山川,没有找个小山头就将就,都是大山大川中真实取景,包括城镇和村庄,要的就一种真实震撼,《河山》就要到祖国的河山中去拍摄。

三、5000,5000平米摄影棚。世界最大的摄影棚是1万平米,这部电视剧的摄影棚虽然只有一半,但是作为电视剧,已经足够奢侈,足见《河山》拍摄的投入程度。

《河山》数字篇,剧本5年,导演走了7000公里,抗战胜利日开机

四、600,常驻工作人员600余人。《河山》剧组工作人员,演员加起来有多少,看看片尾的演员,职员表中就能知道,加起来可不止600人,600多人的常驻团队,各负其责,默契配合,也考验了导演的功力,因为所有人都要从王新军这里得到指令。拍摄前对群演也专门进行了集训,站姿坐姿,仪容仪表,就是为了军人剧的风格靠拢,可谓良苦用心。

五、156,拍摄周期156天。剧本完成,道具备好,人员就位,2018年9月3日河山剧组正式开机,这个日期正是抗战胜利的纪念日,历时156天,跨越寒冷的冬季,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2019年2月2日河山正式杀青。

《河山》数字篇,剧本5年,导演走了7000公里,抗战胜利日开机

六、14,横跨山西14个县市区。《河山》都是在山西境内拍摄,包括亮剑的拍摄地祁县,还有榆次老城,临汾,长治等地取景拍摄。

七、19,拍摄期间转场19次。

八、4000,累积超过4000公里。虽然都在山西拍摄,但场景众多,多地奔波转场,这么多人,就是大军开拔,长路跋涉,最终抵达终点顺利杀青,让我们看到了《河山》这部年度大作。

《河山》数字篇,剧本5年,导演走了7000公里,抗战胜利日开机

如此用心制作的《河山》继续热播中,目前还没有什么明显的穿帮,比较真实,最起码不是雷剧神剧,关于此剧,你有什么吐槽的地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