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創意之路·國際藝術與設計管理教學、

科研及發展戰略研討會”中央美院中法學院舉行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研討會召開,國內外嘉賓齊聚中法學院

2019年11月7日至8日,“創意之路·國際藝術與設計管理教學、科研及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坐落於上海的中央美術學院(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中法學院)隆重召開。此次會議旨在探討全球藝術管理與教育的關鍵詞、未來發展趨勢及其他相關專業問題。大會邀請了來自歐洲文化管理與文化政策教育聯盟(ENCATC)、美國國際藝術管理教育學會(AAAE)、加拿大藝術管理與教育工作者協會(CAAAE)的專家代表及世界一流大學的藝術管理教育工作者共35人參加,共同針對世界藝術管理與教育全球化發展等學術前沿問題展開交流與討論。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本次研討會的召集人、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籌備組組長餘丁教授致辭

本次研討會召集人、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籌備組組長餘丁教授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辭,感謝國內外嘉賓不遠萬里齊聚中央美術學院(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一直是中央美術學院學科建設與戰略發展的重要支撐,是連接世界的重要途徑。目前中央美術學院在藝術管理學科建設上形成了‘二院一所’的新格局: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以及國家藝術與文化政策研究所,這三所機構分別從人才培育、國際交流、領域擴展和學術研究的角度對中國乃至世界的藝術管理進行人才培養與智力支持。今年開始正式招生的中法學院,開啟了中央美術學院國際辦學的新道路,標誌著中國在藝術管理學科建設上正式走向國際化。我們希望通過此次大會,促進中國與世界在學科建設上的同步交流,探尋創新在藝術管理領域的新動能,打造國際平臺,為世界藝術管理學科的發展獻計獻策。”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研討會現場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中央美術學院康俐女士主持研討會

本次會議由中央美術學院康俐女士主持。大會圍繞藝術管理學科建設與新定位、人才培育與教育機制革新、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交流和5G時代下科技創新帶來的藝術領域創造等幾大話題展開討論。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對創新與藝術管理的最新研究。

教育作為學科發展的長久動力:實踐導向下,人才培育的熱點與思考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美國芝加哥德保羅大學教授、美國國際藝術管理教育學會(AAAE)前任主席、歐洲文化管理與文化政策教育聯盟(ENCATC)理事艾倫·沙頓斯登(Alan Salzenstein)發言

美國芝加哥德保羅大學教授、美國國際藝術管理教育學會(AAAE)前任主席、歐洲文化管理與文化政策教育聯盟(ENCATC)理事艾倫·沙頓斯登(Alan Salzenstein)在會議中發表了名為《文化轉變:考察本地文化的流動性——作為進行國際交流的第一步》的演講。他提到,在當前資訊獲取日漸便捷、信息交流日漸頻繁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院校需在學生中形成引導力——如何開發有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的課程是目前人才培養面臨的重要問題。艾倫·沙頓斯登分別從受教育人群的結構分佈、教育成本區別與社會相關性、高校教育與實踐等方面,闡述了自己在過去幾十年工作經驗和研究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思考。

在談及教育成本在西方國家與中國的區別時,艾倫·沙頓斯登說道:“與中國學生不同,西方有很多學生都面臨揹負貸款接受大學教育的情況。這就存在著教育成本的差異化,其背後則涉及文化的公平性、文化競爭的重要性等深層社會問題。”研究數據表明,高校需要開設更多可供選擇的課程,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發展導向的學生中為其創造更多機會,而跨領域的合作、鼓勵學生參與實習與社會實踐成為一種有效的解決途徑。“當前我們的課程調整還不夠快,所以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瞭解一個機構的運行方式,會幫助他們更快的找到自己的職業方向。”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兼任教授鄭新文發言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兼任教授鄭新文(Sun-man TSENG)分享了以“學生為本”為核心的教育案例。在香港教育大學的案例中,其教學成果的評估引入了一種項目管理機制,這種被命名為“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 項目學習”的教學模式,旨在提升學生的自主性、進行有建設性的探索。在該模式的引導下,學生會以真實世界所需的操作模式來釐定目標、進行合作、即時溝通及反思,這樣的嘗試也為藝術管理相關的教育形式提供了新的參考。當將一種強指向性的目標管理方式引入教學,並在過程中遵循“形成性評價”機制,能更大程度上令學生結合自身興趣選擇研究方向與方法,從而達到“終結性評價”的教育目的。在此過程中,教師與教學體制則更應關注、探索如何為學生提供支持性服務,在合理客觀的評估基礎上落實“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法國KEDGE商學院創意產業與文化中心負責人、教授安妮·宮保(Anne Gombault)發言

作為中法學院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代表,法國KEDGE商學院創意產業與文化中心負責人、教授安妮·宮保(Anne Gombault)分享了法國KEDGE商學院藝術管理的教學願景、實踐和與中央美術學院的合作項目——中法藝術設計與管理學院創建的理念。她從一個法國創意產業管理人的角度,分析了自身對於行業的看法,並由此轉向教學上的思考。“我十分提倡沉浸式的教學方法,我認為應當鼓勵業界與學界的合作,讓學生參觀體驗藝術機構的運作,從而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對於正在開展教學工作的中央美術學院中法學院,她希望吸納中國乃至國際範圍內的學生,並藉此平臺更好地瞭解和推動中國藝術管理學科發展,同時開發更多設計管理課程,增進國際間的交流與經驗分享。“我們所處的上海是國際文化機構和極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的聚集地、中國藝術都市的引領者,期待我們能借此平臺,發掘更多深入合作的機會,促進更多積極的、可持續發展的中法文化交流在此落地。”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青年教師陳曠地博士發言

除了與藝術機構本身相關的話題以外,藝術史作為藝術管理學習的基礎,也成為了藝術管理人才必不可少的學習內容。如何調整美術史學習側重點,並納入藝術管理教學體系且發揮獨特作用,成為藝術管理學科建設的基礎問題之一。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青年教師陳曠地博士在大會演講中闡釋了“與藝術家共情,和理論家共理,與時代共在”的三種藝術史教學理念,針對新型藝術管理人才的培養需求,調整傳統的藝術史教學方式,從而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成為具備專業分析能力的新藝管人。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研討會現場

挑戰與機遇、實踐與創新:藝術管理學科建設與新定位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歐洲文化管理與文化政策教育聯盟(ENCATC)副主席,倫敦大學城市學院高級講師安娜·蓋奧(Ana Gaio)發言

歐洲文化管理與文化政策教育聯盟(ENCATC)副主席,倫敦大學城市學院高級講師安娜·蓋奧(Ana Gaio)以《全球藝術管理:五個存在問題及一個願景》為題針對全球多元文化交流一題發表演講。結合當前國際文化交流的現狀,安娜·蓋奧提出了五個學界亟待解決的問題——“藝術管理專業術語的困境”“藝術管理是否真的是跨學科的”“課程的國際化”“教與學的關係與區分”“藝術管理學科內部的多樣性”。同時,安娜提出了自己對未來學科建設的暢想:“我認為現在正是發展將創意產業與藝術管理相結合的好時機。我們要有學科編纂和整理的過程,需要努力建設國際化的標準,將藝術管理學科更加內容化,推進其全球範圍的、跨領域、跨文化的學習與研究。”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德雷塞爾大學娛樂與藝術管理助理教授、副主任佈雷 · 海德堡(Brea M. Heidelberg)發言

藝術管理學科的完善離不開學科的專業化改造。德雷塞爾大學娛樂與藝術管理助理教授、副主任佈雷·海德堡(Brea M. Heidelberg)在演講中強調:“我們可以看到像這樣的專業,它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但從學科傳播的角度而言我們希望它具備文化的共通性。其實全球的藝術領域都是能夠被理解的,我們應該加強共享、交流的頻率,更好的在全球背景下推進藝術管理專業學科的建設。”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張正霖發言

作為藝術品傳播的重要環節,市場的真實反應能夠為藝術管理學科提供必不可少的可參考信息。通過對“藝術品價格指數”“收入不均等與藝術品回報”“藝術投資”“傑作的市場表現”“社會視角下的資產會計核算”“藝術融資的跨國比較”這6個關鍵詞的闡釋,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張正霖從金融學、管理學、經濟學的角度,通過一系列數據分析,引導大家思考:從更廣義的藝術學科範疇來看,資產如何為更多公眾所有,藝術品如何能夠讓公眾獲益,並積極探討了不同國家之間對於藝術品在經濟定義上的意義。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教授張瀚予發言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教授張瀚予從博物館新定義切入發言,引發對博物館功能的重新思考。她認為,除保證博物館基本社會功能外,實現可持續性、回應自然、建立民主化、平等化對話平臺、保持專業性與透明度等概念應出現在未來對博物館定義的提案中。通過英國博物館協會2019年的調研,整理惠特尼美術館、MOMA美術博物館等近年案例,張瀚予分析了博物館領域當今時代探討的重要話題,由此引發對美術博物館工作室的教學思考——什麼是理想中的美術館,如何培養美術博物館工作人員等一系列學科問題,並在報告中以美術館觀眾研究和公共教育課程為例,介紹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從調研政策背景出發,到設計博物館項目及教育項目實踐,實現工作室專業化人才培養的目標。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榮譽教授克勞斯·西本哈爾發言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榮譽教授克勞斯·西本哈爾(Klaus Siebenhaar)帶來了一場生動活潑的演講。從德國視角分享藝術管理課程教學經驗,西本哈爾闡明研究者需思考作為跨領域的設計藝術管理專業的學科身份。西本哈爾認為,鑑於當前藝術管理領域中藝術實踐的缺失,首先應重新定義學科核心,即關注文化藝術與社會的相互作用。其次,需要關注學科身份定位,即人文和社會科學,由此提出觀眾研究的重要性。最後,西本哈爾教授結合其開設的藝術管理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向聽眾闡釋了他的教育理念,即在形成整體的教學方法基礎上,注重商業管理知識與文化藝術知識的結合、理論與實踐應用的整合,讓學生在學習藝術及文化管理時著眼於全局思考,形成更深刻的理解。演講的最後,他談及三大全球議題:受眾,區域化的發展,和以技術為趨勢的藝術設計,這與中法學院在建校時的初衷不謀而合。“藝術管理學科仍是一個充滿可開發性的教學領域,面對文化藝術管理上的種種問題與困難,作為該領域的參與者,我們需要保持自信並不斷探索創新。”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會議現場

多元文化交流與推進:全球化語境下的立足本土與包容開放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加拿大藝術管理與教育工作者協會(CAAAE)主席,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藝術管理專業主任雪莉 · 海爾維格(Sherri Helwig)發言

作為有著豐富藝術管理教學經驗的一線工作者,加拿大藝術管理與教育工作者協會(CAAAE)主席,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藝術管理專業主任雪莉·海爾維格(SherriHelwig)從加拿大的學屆現狀出發,探討了全球化背景下藝術管理在文化交流上面臨的問題。“作為一個藝術管理工作者,我時常被要求在各種藝術管理項目中提出自己的建議。但我時常在工作與教學的過程中感受到,目前加拿大學界探討的關注點並不完全基於當下的現實問題,由此帶來的影響是,教育過程中關注的導向與需求不同,使得文化在交流過程中仍存在障礙與隔閡。”

“國際化、版權、交換、角度、理解、政策支持、連接與支持……”,為解決現實中所面臨的問題,雪莉·海爾維格列舉出了她關注的藝術管理關鍵詞。結合多倫多大學的實踐經驗,她從機構、項目、課程建設三個層面給出相關建議,最終落腳於一個觀點:無論何種類型的藝術機構,都應當為服務者或學習者提供更深刻的創新性思考方式。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西雅圖大學教授、美國國際藝術管理教育學會(AAAE)主席凱文·凱恩·邁費爾德發言

作為一個長期被熱議的話題,文化的轉換與理解始終是藝術管理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西雅圖大學教授、美國國際藝術管理教育學會(AAAE)主席凱文·凱恩·邁費爾德(Kevin Ken Maifeld)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始終認為我們應當在全球化的情景中分享我們的文化,我們需要認識到藝術正面臨不斷變化的教育環境,作為教育者要開發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及實施策略。這不僅體現在藝術教育的傳授方面,還要求我們提供一種可驗證的、可評估的反饋系統,切實推進以完善行業機制。”艾倫認為,作為促進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藝術管理專業的學習者需進行更多跨領域的研究,如市場、財經、歷史、文化等,通過專業的培訓構建更豐富的知識體系,才能達到理解多種文化語境下複合信息的能力,由此進行更好的交流與傳播。“很多時候我們既是藝術管理者,又是社會文化的教育者,我們要保持高度的靈活性,考慮當地文化的變化與外來文化的交融,為它們的發展提供一個更良好、健康的生態體系。”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紐約市立大學理工學院藝術史助理教授、紐約室內設計學院中國部主任,中央美術學院視覺藝術高精尖中心特聘專家錢志堅博士發言

全球化進程下,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成為藝術史框架下藝術管理行業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一方面,對藝術作品的解讀、藝術史的撰寫無疑將影響藝術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藝術管理的學科建設也推動了藝術史的發展和更新。紐約市立大學理工學院藝術史助理教授、紐約室內設計學院中國部主任,中央美術學院視覺藝術高精尖中心特聘專家錢志堅博士以時間作為線索,通過解析中國以及全球藝術史中的一個特殊切入點——東方水墨藝術,探尋以水墨藝術為代表的文化在東西方藝術史中的共性與個性。圍繞演講主題《尋找普遍性:水墨藝術與全球藝術史》,錢志堅梳理了全球藝術史的發展過程,在此基礎上概括出文化理解的特點:無論其自身存在怎樣的文化背景,在全球化的普遍性下,藝術都存在共性基礎上的個性理解。藝術的理解與傳播過程,其實質是“互有文化性”,是文化思想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對比與參照。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青年教師王彥慧發言

文化交流過程中,是否應當以批判性目光審視藝術話題也成為此次會議中的又一議題。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青年教師王彥慧首先從中央美術學院展覽策劃與實踐的課程出發,介紹了目前該課程的結構——從策展理論、策展現場到策展觀察。以法國巴黎今夏的熱點展覽為例,王彥慧介紹了法國藝術機構如何通過觀察不同策展方式,把握藝術世界的趣味、趨勢,從而延伸至“從教育到實踐、從審視到交流”的啟發意義。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論壇現場

5G技術帶來的新變革:藝術管理的數字化與邊界拓展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餘丁教授發言

科技帶來的變革,不僅在社會層面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也成為了當前全球藝術領域中必不可少的話題。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餘丁教授圍繞技術為藝術變革帶來的新趨勢展開演講。他將探討範圍設置在了5G時代即將到來的當下,分享了以創新實踐為代表的國家大劇院與中國移動的合作項目“4K+5G”、以迎合大眾市場和消費者喜好的TeamLab項目以及以技術交流與學術研究為導向的藝術科技研討會等案例,明確闡明現階段藝術創作與展示同科學技術息息相關。同時,餘丁教授提到在以谷歌的人工智能項目——Deep Dream、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AI+藝術欣賞體驗會”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會議中,頻頻出現藝術演出或與藝術相關的項目實踐。這進一步表明,藝術與科技交叉發展並相互促進,“可以說,藝術科技化、科技藝術化,成為了時下最熱門的創新話題。”

在談及藝管未來發展的趨勢時,餘丁教授以四個關鍵詞總結自己的觀點:邊界擴展、學科跨界、數字管理與社會創新。藝術管理的邊界如何,在今天面臨了新的挑戰。為應對藝術內部結構性的變化,邊界拓展是藝術管理學科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而藝術管理學科自誕生之初,就已經包含並強調了“跨領域學科”的內在含義,在技術催發生產的今天,學科跨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突顯其重要價值。在實操層面上,學科交融的複雜性引發了數字化需求,近年來,藝術機構屢屢提出要進行數字管理,這已成為輔助傳統藝術管理的一種方式,它的推進將帶來藝術管理走向數字化,是藝術管理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最後,藝術管理的社會目的應聚焦於社會創新,新時代發展下,如何為藝術創造與創新思維服務、推動機構管理與運營思維的發展,將成為未來藝術管理學科的重要議題。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趙力教授發言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趙力教授從其在商業、科技與藝術結合的研究出發,分享了自己的學術觀點。“藝術世界的變化不僅反映在其內部領域,還體現在規模和邊界上,以往所說的藝術世界是基於藝術內部來劃分的,隨著知識的更新和技術的發展,隨著世界邊界的拓展,邊緣的、模糊的或者說跨界的關係都是一種可能。”

“而且,變化還將更大。”5G技術的到來令信息傳播的速度不再成為問題,如何利用這種便捷或應對其帶來的新需求?趙力教授以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等機構為例,列舉了目前中國博物館業界正在作出的努力,通過數字化技術打破時間、地點和資源的限制,形成更能夠服務於教學、服務於觀眾的展陳方式。而博物館的創新手段也影響了城市的發展,虛擬美術館的在線復原,讓觀眾足不出戶便可觀賞到更多作品。“技術的革新帶來的不僅是單個領域的提升,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文明傳播的變革與突破。”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慶應義塾大學藝術管理專業副教授中尾知彥發言

作為中國的近鄰,日本與中國在文化建設上既互相理解,又互相區別。慶應義塾大學藝術管理專業副教授中尾知彥(Tomohiko Nakao)從自身背景、歷史、藝術管理的特徵和未來挑戰四個方面分享了日本藝術管理教學情況。談及當前整個亞洲地區藝術管理所面臨的挑戰,他提出需要建立並分享有效的課程體系來滿足藝術管理教育目標,和更多藝術機構合作、與其他國家大學建立交流,並希望通過藝術管理解決部分社會問題。中尾知彥將藝術管理學科的未來落腳於科技的應用與發展,藝術管理將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融合,將研究的深度與廣度提升到新的境界。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德雷塞爾大學藝術管理與博物館管理專業教授瓊·艾倫·布羅迪(Jean E Brody)發言

除了文化生態的構建,通過技術來增強文化引導力也成為技術發展下的新議題。從社交媒體到公共網絡,技術的出現如何引導“藝術領導人”的發展成為德雷塞爾大學藝術管理與博物館管理專業教授瓊·艾倫·布羅迪(Jean E Brody)在其在關於全球藝術管理與教育關鍵詞中探討的議題。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嘉賓現場互動

會議期間還穿插了現場問答互動環節,不少參會者就自己在演講中感興趣的話題與發言者交流探討,共同介入會議所涉及的核心話題,以此為契機深化對於不同問題的探討與理解。

本次研討會召集人餘丁教授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在2017年第一次舉辦‘創意之路’之時,我們就曾探討過城市發展背景下創新對藝術的有力支持。今年我們邀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學者共聚於此,希望通過這一學術平臺共同探討創意在藝術和人才培養層面上的重要影響和時代意義。”面對未來藝術管理發展的新趨勢,本次大會通過結合中央美術學院與世界一流藝術機構、院校正在進行的學科建設實踐,為藝術從生產、孵化、傳播到管理提供更全面的思維方式,推動藝術創造與藝術管理有機結合。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與會專家學者共同參觀中央美術學院(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校區

作為“創意之路”研討會的主辦地,中央美術學院(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於今年正式招收2019級本科新生,標誌著中央美術學院又一個專業分院成立,也是中央美術學院建立的第一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法學院的建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不僅是中法兩國在藝術與教育領域合作的最新成果,也開啟了中國藝術院校國際合作辦學的新模式。在中央美術學院“新百年”的起點上,中法學院發揮辦學特色,整合優質資源,研發新型課程,把藝術、設計與商業管理創造性的連接在一起。“創意之路”國際研討會力邀國內外藝術管理與教育專家齊聚中法學院,匯聚中國和世界藝術與設計管理者的新成果與新思考,為中央美術學院建設世界一流美術大學的征程翻開了嶄新篇章。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國際嘉賓參觀上海港城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專家齊聚中央美院中法學院“創意之路”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

嘉賓參觀上海油罐藝術中心進行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