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景點”到“全域”山西文旅業正邁出新步伐

近一段時間以來,山西省文旅業可謂“捷報頻傳”:近日,山西省獲批成為全國第8個省級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前不久,山西省三縣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近年來,山西從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全域旅遊上下功夫,由點到面,力促小景點“匯成”大景區,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

發展全域旅遊,山西努力奔跑

2017年發佈的《關於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稱,山西到2020年初步建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2018山西旅遊發展大會提出,深度推進文旅融合,大力發展全域旅遊。

2019年山西省省長樓陽生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積極創建全省域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發展的“聲音”一個接一個,背後是山西對於全域旅遊發展的信心。

“發展全域旅遊是順應旅遊發展趨勢的迫切需要。把山西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全域旅遊首當其衝。”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盛佃清說。

方向確定,山西省各地積極行動起來。

2016年以來,山西先後有2市18縣被列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2017年大同市成為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2019年9月,洪洞縣、陽城縣和平遙縣被認定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推動了山西省全域旅遊工作的發展。

洪洞縣縣長楊建軍介紹稱,在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中,洪洞縣堅持立足“老家根祖文化”,聚焦文旅業態創新,打響了洪洞“老家”文化品牌,形成了特有的洪洞文旅IP。

陽城縣則依靠資源優勢,挖掘山水文化、傳統文化、廉政文化等,不斷豐富旅遊內涵,大力發展旅遊產業,目前正進入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的全域旅遊階段。

由點及面,山西景區“越來越好玩”

“平遙的變化令人驚訝,街道變得整潔,而且除了看古城,可參與的項目也多了‘白天看景,晚上看戲’,山西越來越好玩!”來自浙江的張潔是一名旅遊從業者,此次平遙給她的感覺是,這裡正在成為一個國際化旅遊都市。

“全域旅遊的要素之一是解決‘景區內外兩重天’的問題,因此,近年來平遙按照全地域覆蓋、全資源整合、全領域互動、全社會參與的原則,把整個區域看作一個大景區來規劃、建設、管理和營銷。”平遙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侯世俊說。

國慶黃金週期間,北京遊客許先生乘坐高鐵在山西進行了一次自由行,“現在來山西可以坐著高鐵欣賞一路的‘好風光’。”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王琳表示,通過近三年的體制機制創新、文旅融合發展、豐富產品供給、優化公共服務等舉措,山西省全域旅遊工作破解了一些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在旅遊便利化水平方面,山西以實現“城景通、景景通”為目標,構建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遊路網格局;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到2020年將再新建、改建旅遊廁所2500座。

在豐富產品供給方面,山西不斷深化“旅遊 ”“ 旅遊”等多業態發展,比如,推出的多條旅遊線路中,既保留了山西經典的旅遊景點,也增添了新目的地、新玩法的開發和挖掘。

再作佈局,山西文旅業積蓄動力

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目的之一在於發展旅遊業改革發展的“先行區”和“試驗田”。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公佈後,第二期全國全域旅遊培訓班選擇了在山西省洪洞縣召開。開班儀式上,洪洞縣委書記鄭步電錶示,全域旅遊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這不僅僅是鄭步電的心聲,還是更多山西文旅工作者的態度,打造全域旅遊,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北京大學教授、博雅方略文旅集團首席專家竇文章說,目前山西省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積極性高漲,有助於推動當地文化旅遊發展進入新時代。

盛佃清介紹稱,作為省級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山西省將以完整旅遊目的地進行整體規劃佈局:

——突出綜合治理,著力創新發展體制機制;

——突出補齊短板,著力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

——突出融合發展,著力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增加旅遊優質供給;

——突出品牌營銷,著力提升一體化營銷成果;促進旅遊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形成旅遊業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發展格局。

此外,山西省將調動各方力量、整合資源、優化配置,按照山西省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實施方案的安排部署紮實推進各項創建工作,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省級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的獲批,既是外界對山西文旅業的認可,更是機遇和挑戰。”盛佃清說,只有更好、沒有最好,這是山西文旅面向未來的承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