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过锡金,印度为何不吞并孟加拉?

侯崇飞


印度的胃口很大,在1975年吞并锡金之后,不是不想吞并孟加拉国,而是国际社会不允许它这样做。



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出于自于自己的战略考量,为了拉拢印度,向印度出售军方,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印度吞并了锡金成为既定事实。在美苏两个国家眼中,锡金太小,不值得与印度翻脸。


但孟加拉国不一样,它的人口比锡金大300倍,国土面积是锡金的20倍,而且信仰与印度完全不同,根本不认同印度。原本和巴基斯坦同属一个国家,分布在印度的东西两翼。而且英国在撤离印度前,为了防止印度一家独大,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这样便于钳制印度。


如果印度吞并孟加拉国,这就等于打破了战略格局平衡,西方国家肯定不会同意。由此看出,西方的用意是,既需要印度,但不需要一个不受控制的印度。


小甜嘟爸爸


印度的野心很大,吞并锡金,只是印度想要恢复大英帝国控制范围中的第1步而已,实际上,印度希望自己能够继承大英帝国所有的版图,而锡金,只是一个极小极小的国家而已。吞并锡金,和完全控制不丹,这些对于印度来说,都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印度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还有更多的梦想没有实现。

印度,实际上还控制着马尔代夫和泥泊尔,并且,一直都对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虎视眈眈。在印度人看来,这些国家都是印度的土地,都是印度逐步统一的目标。


毫无疑问,印度是南亚霸主!在印度的眼里,巴基斯坦是印度最大的拦路虎。如果能够收复巴基斯坦,那么,其他的国家就不在话下了。所以,印巴冲突由分治以来,一直持续不断,直到现在,仍然如此。

原来的孟加拉国,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被称之为——东巴基斯坦。但是,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被印度无情的分割了。所以,在2019年2月份的印巴冲突中,孟加拉国向印度和孟加拉国的边境地区,陈兵数万,在紧急情况下,随时准备策应巴基斯坦,对印度形成夹击之势。

并不是印度不想吃掉孟加拉国,而是因为孟加拉国是一个拥有一亿多人口的大国。而且,与巴基斯坦又是一奶同胞。所以,(莫迪)印度在没有摆平(伊姆兰.汗)巴基斯坦的情况下,是不敢轻易对孟加拉国下手的。


印度一直都想要吞噬的何止是锡金,不丹,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马尔代夫,尼泊尔,孟加拉,以及中国的藏南地区和缅甸的东北部等大片地区。印度的梦想,还想要控制南亚10个国家,所以,孟加拉国,自然是印度眼里的盘中餐。

只是,印度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实力,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已。而目前,印度最大的敌人,就是巴基斯坦。如果印度占领了巴基斯坦,那么,很快就会对周边国家——泥泊尔,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家下手,而不丹早就已经是印度的盘中餐了,根本就不值一提。

莫迪多次声称,印度是世界性大国!所以,印度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国梦,为了早日恢复大英帝国时期的辉煌,正在不懈努力。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幸福地带2


吞并孟加拉和吞并锡金,对于印度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印度可以趁着冷战的时候吞并锡金,却绝不可能吞并孟加拉。

首先说,印度吞并锡金成功,并不是因为印度本身的实力有多强,而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

锡金只是一个小国,只有7000多平方公里,50万人口,放在中国,这也只不过是一个县的大小。况且锡金本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在英国人殖民南亚的时候。锡金已经被英国人染指了。

英国人走之后,印度人继承了英国在南亚的霸权。对于这么一个小国家,在印度威逼利诱之下,几乎是没有什么抵抗能力的。印度给予了锡金人大量的福利,让锡金人的生活水平远高于旁边的州邦和孟加拉国。而锡金本国政府,对于印度的入侵也几乎没有抵抗能力,所以既然政府本身没有抵抗能力,人民也不反对,印度吞并锡金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恰逢印度吞并锡金的70年代,正是美苏冷战的关键时期,印度这样一个国家,对于冷战双方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虽然印度吞并锡金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但美国和苏联都没有给予谴责。


印度之所以吞并锡金,是因为它能占据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交通要道,对于有可能的战争来说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而吞并孟加拉对于印度来说毫无好处,印度也根本没有吞并孟加拉的实力。

孟加拉的面积只有14万平方公里,还没有中国山东省的大小。但是在这狭小的面积中,孟加拉国居然有超过1.6亿人口!

山东省16万平方公里1亿人口,已经被我们认为是超级人口大省。而孟加拉没有山东的人口居然还比山东多出6000万,其人口密度可想而知。

孟加拉不仅人口密度大而且穷,一直被联合国认为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人口极其贫穷。吞并这样一个国家,印度不仅得不到任何经济利益,反而会给自己增加一个沉重的负担。

另一方面,孟加拉位于印度东部,与缅甸接壤。对于运动来说,东部实在不算是印度的战略重点,印度的主要威胁来自于西部与北部,孟加拉对于印度的战略意义不大。

而且孟加拉国独立没有多少年,在过去,这个国家被称为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人口以穆斯林为主,而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仇恨,我们大家都知道。吞并一个穆斯林国家,对于印度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

一个既不富裕又没有战略意义,资源也不丰富,宗教信仰也不同的国家。对于印度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孟加拉国,人口土地都比锡金多出数倍,虽然孟加拉是一个穷国,也是一个弱国,但毕竟也有十几万军队。印度要吞并它谈何容易?

另外,现在的国际形势与当年印度吞并锡金时完全不同。当年美苏冷战时期,只要美国和苏联不反对,等于全球没有任何国家可以阻拦印度侵略的脚步。但现在世界变得更加的多元化了,印度如果想侵略一个国家,美国的态度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权威。北方大国的态度,才能决定印度的行动能不能成功,而北方的那个大国,究竟会不会支持印度的行动呢?


小约翰


印度虽是佛教发源地,但是其野心勃勃,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地区大国。肢解巴基斯坦,吞并锡金,控制不丹,迫使尼泊尔成为“有限主权”国家,骚乱斯里兰卡,让斯里兰卡有求于它…近些年来印度的大国梦还在继续做,大肆采购武器装备,企图做个世界性的大国

1971年11月21日,印度利用东巴基斯坦发生动乱的局势,利用和苏联结盟来牵制巴基斯坦的盟友美国和中国,向孟加拉地区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并成功占领该地区并扶植自治政府,最终将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肢解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实现了在南亚称霸的目标。

1975年,印度派遣军队解散锡金国王宫廷卫队,并软禁了锡金国王。随后不久,印度又操纵锡金议会通过了废黜国王的决议,并堂而皇之的把锡金并入印度,成为印度的第22个邦!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印度为什么吞并了锡金,而不吞并孟加拉国?

第一,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面积仅7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过60万左右,信仰藏传佛教。资源贫乏,在国际社会中根本没有什么存在感。而孟加拉国(东巴)地处南亚,沿海地带,物产丰富,人口过亿。被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普遍承认,信仰伊斯兰教!

第二,锡金早在英印时代就被英国在南亚组建的英印殖民政府所控制。1947年印度独立后,全面继承了英国在南亚的政治资产,并一直牢牢控制着锡金!1975年吞并锡金只不过是走个过场,锡金在政治上外交上根本没有自主权。而孟加拉国则不同,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把巴基斯坦肢解为东巴(孟加拉国)和西巴(巴基斯坦)时,的确有占领孟加拉国的意思,不过由于当时特殊的国际形式,美国航母已经驶入孟加拉湾,某大国也警告印度,如果敢越线,必然出兵。印度只能见好就收,东巴宣布建国,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孟加拉国!

我是军武汇,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谢谢











搞笑中心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孟加拉和锡金有着巨大的不同。

锡金本来是英国控制的一个小国。

英国一度废除锡金王室,直接进行管辖。

到了英国结束南亚殖民时,锡金就又被印度控制,沦落为印度的保护国。

印度长期在锡金驻军,掌控锡金的军事和外交,通过扶持亲印度势力控制锡金内政。

同时,印度加大锡金和印度本土的联络,对锡金进行援助和贸易,让锡金对印度有很大依赖性。

所以,到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时,锡金在20多年内已经高度印度化,权力都在印度手中,无法反抗了。

另外,锡金本来就是人口五六十万的小国而已,不可能和印度对抗。

孟加拉就不同。

孟加拉本来叫做东巴基斯坦,在1971年才脱离巴基斯坦独立,当然是在印度支持下。

孟加拉并非小国,今天人口就有1亿多,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同时,孟加拉独立之时,有自己的政府、军队,具有自卫能力,不像锡金那么弱,不堪一击。印度想要一口吃掉孟加拉,根本是不可能的。

另外,孟加拉的宗教也不同,该国是穆斯林国家,而不是印度教国家,和印度主体宗教有一定不同。

其实说来说起,还是孟加拉有一定的实力,印度吃不掉它。

孟加拉军队有23万兵力,虽武器装备落后,但仍然有一定的实力。加上背靠1.5亿的人口,必要时候孟加拉可以轻松组织上百万的部队,保家卫国。

退一步说,如果孟加拉被印度吃掉了,又会怎么样?

孟加拉是目前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国家基本只有农业,人民非常贫困。

去年,孟加拉的GDP为仅有2741亿美元,而印度则为27160亿美元。

吃下了孟加拉,印度就得到1.5亿赤贫人口的大包袱,这谁受得了!

就算是一个发达国家,也被拖垮了,更别说印度还是发展中国家,自己也不富裕。


萨沙


在1971年之前孟加拉国属于巴基斯坦,国内俗称“东巴”,后来在印度的支持下,孟加拉国于1971年3月26日正式宣布独立。

印度帮助孟加拉国独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削弱巴基斯坦的实力,巩固自己南亚老大的地位。可是如果印度能够直接吞并孟加拉国,那么在削弱巴基斯坦的同时,岂不也加强了自己的实力,如此一举两得的事情,贪得无厌的印度为啥没干呢?

(孟加拉国三面都被印度所包围,只有东南一角与缅甸接壤)

如果吞并孟加拉国对印度有利,那么印度早就吞并孟加拉了,印度之所放着眼前的肥肉不吃,主要是因为这块肉味道不佳,实在咽不下去。

孟加拉国地处南亚东部地区,面积14.7万平方公里,比山东省略小一点,但是人口却高达1.647亿,而山东的人口只有约1亿,孟加拉国的面积和山东差不多大,但人口却多了6500万!相当于把湖南省的全部人口突然迁移到山东省里,这个人口密度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真是恐怖至极!由于人口众多,孟加拉国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当年印度吞并锡金是因为锡金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况且锡金当时一共才50多万人,这点人口非常容易消化,这块肉印度说吃就吃了。但孟加拉这块肉真是大到难以下咽,强吞非得噎死不可。(图为孟加拉国人坐火车的场景,注意这不是印度,是孟加拉)

并且孟加拉国不光人多,而且还很穷,即便是到了今天,孟加拉国的人均GDP也不过1517美元,在世界上属于比较贫穷的国家了。虽然印度的人均GDP比孟加拉高不到哪去,但总归还是高一点。

如果吞并了孟加拉国,那么就意味着印度要增加1.64亿的贫困人口,要知道目前印度自己还有数亿人口没有脱贫呢!突然再来1.64亿贫困人口,印度政府得崩溃。

除了人口众多以外,孟加拉国的宗教信仰和印度也是迥然不同的。

孟加拉国是一个穆斯林国家,其国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而印度的主流宗教是印度教,双方的关系并不是很好。

早在英属印度时期,英属印度境内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就互相看不惯。到二战后双方矛盾激增,大规模宗教冲突持续不断,双方根本过不到一块去。

最后根据英国提出的蒙巴顿方案,英属印度中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将分别独立建国。

在1947年英属印度一分为二,分别成立了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而由于孟加拉国属于穆斯林聚集区,所以在孟加拉国当年是随同巴基斯坦一起独立的。

(1947年印巴分治示意图)

印巴分治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宗教不合,否则的话印度也不可能和巴基斯坦分家。而如今孟加拉国境内近90%的人口都是穆斯林,印度怎么可能愿意和它合并!

所以基于以上两个重要因素,印度没有吞并孟加拉国,也不想吞并孟加拉国。再说了,即便印度想吞并孟加拉国,印度也得顾及点国际形象,一个上亿人口的国家你说吞就吞了,国际上也不好解释啊!


千佛山车神


因为印度是个奇葩的国家。

这个世界上,大概不会有第二个国家,天天将对手姓甚名谁挂在嘴上,并幻想用吊打对手的意淫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了。

这个对手,他们称之为北方大国。而之所以对北方大国耿耿于怀,是因为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除了62年的交手,印度还真没怎么败过。

从三次印巴战争占尽便宜,甚至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肢解巴基斯坦,促成孟加拉国独立,印度在称霸南亚的道路上一直顺风顺水。

加上冷战以来美苏两国出于争霸需要对印度进行拉拢,对印度在南亚的侵略行径睁眼瞎加默许,这使得印度更加有恃无恐。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国际社会视而不见。

因为印度遏制北方大国的价值始终存在,所以美俄支持印度的立场短期内不会改变。那么,打遍南亚无敌手的印度,为何不在吞并锡金后,再接再厉吃掉孟加拉国呢?

要知道,孟加拉国的存在,使印度的西里古里走廊成了印度连接东北六邦的脆弱“蜂腰”,一旦西里古里走廊有失,印度将面临极端危险的局面。

但印度始终没有对孟加拉国下手,看似不可思议,实则情理之中,静夜史认为有诸多因素让印度的吞并大梦彻底凉凉:

1、印度外强中干

今天的印度,有军队有武器更有航母,但就是没有自主的工业体系,这意味着受制于人的印军不可能打赢任何一个世界大国。

而且,因为没有经历大多数国家轰轰烈烈的革命等群众运动,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赢得独立的印度。没有完成破旧立新、利益集团洗牌等历史使命,这使得印度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统一的民族意识,更遑论凝聚力。62年的吊打,反而在客观上让印度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这样一个看起来松散,实际上更松散的国家,也就欺负小国在行,对于大国,印度不仅是无奈,更是绝望。可以说,以印度的实力,特别是在美苏等国支持下,能肢解巴基斯坦已经是超常发挥,彻底吃掉孟加拉想想就好。

印度吃掉锡金的方式,是强迫锡金允许印度移民,进而举行公投,在一群印度人的投票下,锡金“自愿”加入印度。

但这种和苏联有样学样的方法在孟加拉行不通,因为锡金有60多万人,而孟加拉国,超过16000万!这不仅会让印度消化不良,更可能将其撑死。

不说印度掺沙子的伎俩难以奏效,就是能奏效也不好使,因为北方大国早已今非昔比,75年因国力等因素错失机遇,今日的北方大国不会重蹈覆辙,因为他比美俄距离印度更近。

2、北方历来重要

自诩为英属印度继承者的印度,除学到了英国人的花式摩托车表演,也学到了英国人处理国家安全的模式,即国家安全高于土地扩张。

这是什么意思呢?结合印度的地理和历史,可以发现,印度的主要努力方向,始终在北方,无论是藏南地区,还是阿克赛钦、克什米尔,印度始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北方。

因为青藏高原对印度居高临下的压制态势,使印度做梦也想在北方占领更多土地,坚持麦克马洪线就是最好的证明,事实上印度想要的不仅仅是藏南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它要的,是整个青藏高原!

印度始终相信,只有占据了青藏高原,或者让青藏独立,北方没有威胁了,印度才能高枕无忧,所以印度吃掉锡金,控制不丹,染指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刀光剑影。。。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处于印度东南的孟加拉就太没有价值了,虽说印度不介意这16000多万贫困人口的投怀送抱,也不在乎他们的穆斯林身份。但印度明白:如果北方威胁不解除,即使印度吃掉孟加拉国,也不可能确保东北地区无虞。

所以虽说印度不介意吃掉孟加拉国,但这确实和死磕北方的战略方向背道而驰。再加上孟加拉国平均海拔极低,基本无险可守,这样的地方,即使占住了也守不住。且孟加拉国还处于恒河下游,不仅对印度,对于印度的敌人而言也是没有战略价值的。

所以不吞并孟加拉国,既是印度能力不足的表现,也是印度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印度作为南亚地区第一大国,一直有称霸南亚的野心,而这种野心是从1947年印巴分治之时就已发展起来,72年来,印度一方面走强国之路,一方面走称霸之路,强力扩张势力范围,他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领土来实现的。

  1. 第一次是克什米尔地区:1947年,印度利用克什米尔地区主权未定论,占领三分之二克什米尔地区领地,企图霸占整个克什米尔地区;

  2. 第二次是中国: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占我藏南地区等多处领土,致使中印边界有东、中、西三段边界有领土争议;
  3. 第三次是巴基斯坦:1971年,印度借巴基斯坦的东巴基斯坦地区发生骚乱之机,果断出兵扶持对抗巴基斯坦的自治政府,致使巴基斯坦分裂,原本属巴基斯坦的东巴基斯坦地区成立了孟加拉国;
  4. 第四次是锡金:1974年,印度直接把军队开进了存在333年的锡金王国,强行把锡金划为自己的省邦,成了如今的锡金邦。
  5. 第五次是不丹:虽然现在不丹在名义上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但早在1949年印度强行与不丹签署条约,规定不丹接受印度指导,至今不丹没与联合国五常建交。
  6. 第六次是尼泊尔:尼泊尔在对外自主权方面要稍微比不丹大点,但印度和尼泊尔之间施行开放边界,且印度是尼泊尔最大贸易伙伴,对尼泊尔政局拥有比中国更大的影响力。


从六次领土扩张和强化势力范围的事件来看,印度几乎把绝大部分陆地接壤的国家“骚扰”个遍,唯独“遗漏”的国家就是孟加拉国和缅甸两个。缅甸战略位置较远,地盘太大,印度根本玩不转。只剩下孟加拉,况且孟加拉当时还是印度一手缔造的。

根据上世纪印度武力吞并锡金王国来看,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贫弱的锡金收归囊中,那么印度为何不会把贫弱的孟加拉国也给吞并呢?孟加拉的面积远比锡金要大,还临近孟加拉湾靠海,地理位置更优越。


印度之所以不敢对孟加拉国张开虎口,主要有两大原因,令印度不敢做也不想做吞并之事。


吞并主权国家是大忌


1971年印度强行把东巴基斯坦地区从巴基斯坦分离出来,成立了孟加拉国,直到1974年孟加拉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主权独立国家。

对于主权独立国家享有的独立、和平、生存的权力是受到联合国宪章的保护,也就是说,依据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是绝不允许一个主权国家吞并另一个主权独立国家的,一旦触犯这条原则,便会受到来自国际的制裁,这条红线也是联合国的大忌。


自从联合国成立以来,鲜有发生一个主权国家吞并另一个主权国家的事件,印度既然承认了孟加拉国的独立国家地位,那么就不会对孟加拉国下狠手。


当初锡金之所以被印度武力吞并,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因为锡金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尤其是联合国五常的承认。况且在1947年印度从英国独立后就已经开始盘算着对锡金的占领,继承了英国在锡金的地位。


此后印度经过强行与锡金签署和约,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控制锡金的政经军大权,所以锡金想进联合国的希望完全被印度扼杀了,这为锡金日后被吞并埋下了一颗覆灭的地雷。


孟加拉国和锡金在国家地位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印度即使有再大的野心也不敢对一个主权国家孟加拉国下手。


吞并孟加拉自讨苦吃


鉴于多年来孟加拉国的发展情况,无论是在人口、亦或是民族等方面,都面临一个险峻的形势,印度一旦拿下孟加拉国无非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 脱贫压力倍增


孟加拉国的国土面积仅有14.7万平方公里,却承载着1.6亿人口,人口密度几乎位居全球第一。庞大的人口数量对孟加拉国来说并不是好事情,反而是劳动力过剩,成了国家发展的累赘,他并不像中国这样,能够合理利用人口红利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因此,至今孟加拉国还是全球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全国的基础设置严重滞后,现代化水平更是不足,很多民众都生活在贫困线标准以下,繁重的脱贫任务仍困扰着孟加拉国政府。


反观印度也是一样,现在的印度已经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世界第二大国家,印度与孟加拉国一样,都是面临人口过多的问题,印度在自己脱贫目标都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如若再收下孟加拉国,如同是在揽收近2亿的贫困人口,这对印度完成现代化建设增加了无穷的压力,是一种得不偿失的亏本买卖。


  • 宗教信仰不和


印度是以印度教为主,印度族人居多,而孟加拉国是以伊斯兰教为主,两个宗教派别天生就有一种矛盾,并且印度国内的宗教信仰较多,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时不时地会爆发宗教冲突。


对印度来说,他一心想保持印度族人为主体,以印度教为主要宗教的目标,一旦把孟加拉国并入印度,必然会稀释印度族人的占比和宗教信仰的人数的比例,无形中加剧了两大民族之间的隐形矛盾,并有可能会引发印度其他民族宗教的不满。


所以,印度吞并孟加拉国更是得不偿失,犹如吞掉一颗随时会有危险的雷。


  • 与邻纠纷争议


我们知道孟加拉国与邻国缅甸有一个很大的民族问题就是罗兴亚人的归属问题,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甚至剑拔弩张,引起国家关系紧张,在缅甸生活了几十万的罗兴亚人,得不到缅甸政府的认可,甚至被驱逐出境。

这部分罗兴亚人自认为是早前从孟加拉国移民的后代,此后世代定居在缅甸。由于缅甸政府不认,他们只好逃回孟加拉国,可孟加拉国人口已趋近饱和,认为他们已经是缅甸人,当属缅甸政府安置,又拒收这些罗兴亚人,造成孟缅两国关系急转直下。


一旦印度接收了孟加拉国,也就接收了此前孟缅之间的矛盾问题,这样一来缅甸面对的边界就不是孟加拉国,而是转移到印度身上,这对印度来说可不是个好兆头。


所以,从以上两大原因来看,印度既不想也不敢吞并孟加拉国,其中有国际法的限制,也有自身利益的综合考量,实属得不偿失之举。


襄遇阿雨


印度已经吞并了锡金,为何不吞并孟加拉国?对此,印度人用历史事实证明真的吞并不起。



1、印度吞并锡金毫无压力。

印度吞并锡金已经有40多年了,锡金在近代就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47年印巴分治,巴基斯坦和印度各自独立,脱离英国殖民者的统治,而印度自认为是英属印度殖民地的继承人,自然也要继承英国对锡金的特权,所以随后锡金也就沦为印度的保护国,这是作为小国根本无法选择的命运。

1974年,印度最终撕开了伪装,展露出吞并锡金的獠牙,直接出兵占领了锡金全境,随后废除锡金王室,1975年正式把锡金纳为印度正领土——印度的锡金邦,锡金作为一个国家形式存在已经消失了40多年。然而,印度的吞并他国的行动并没有遭到国际上的谴责,美苏两个大国由于需要印度战队根本没有表态,更不愿意得罪印度,就这样让印度捡了一个大便宜,把锡金吞并。



可以说,印度吞并锡金毫无压力,不仅是当时的国际格局对印度有利,更主要的锡金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0万人,而且锡金人主要信奉的是佛教和印度教,和印度信仰基本相似,印度同化锡金非常容易。然而,孟加拉就是和锡金却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国家。

2、印度真的养不起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原来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东巴),印度为了取得对巴基斯坦的军事优势,防止东西巴基斯坦夹击印度,1971年,印度出兵东巴基斯坦,帮助孟加拉独立势力独立,这也就是第三次印巴战争。最终,印度的军事目的达到了,获得了大比分的胜利,孟加拉国在第二年(1972年)独立建国。可以说,孟加拉国独立就是印巴冲突的产物。



印度虽然达到了自己的军事政治等目的,取得了对巴基斯坦的战略优势,但印度却并没有好过多少,由于第三次印巴战争波及到东巴地区,直接导致数百万孟加拉难民涌入印度境内,由于孟加拉国的混乱局势在建国之后多年都没有缓解,这些孟加拉国难民一直居住的印度境内,印度每年都要花数十亿美元给这些难民提供粮食药品等物资,成为印度政府的一个财政大包袱。



所以现在的印度莫迪政府在2018年打算遣散40多年前没有居住身份的孟加拉国难民,波及人口多大500万人,要知道这些孟加拉国难民在印度境内至少生活了两代人。我们也知道,印巴冲突的主要国家还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而孟加拉国自从独立后鲜有与印度冲突的经历,这也说明,一向想要吞并他国的印度对孟加拉国根本不感兴趣,其实就是实在吞不起孟加拉国,这个国家的国土不大,但人口却超多。



孟加拉国国土面积14.7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多打1.66亿人,人口密度大的吓人,而且平均生活水平比印度人还要差还要落后,更主要的是孟加拉国都是穆斯林人口,印度实在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够消化得了这么多穆斯林。


大正看世界


孟加拉和锡金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的。他们当年被印度挑拨,直接从巴基斯坦中独立了出来,但是要到印度,还是差了不少的距离。

在锡金的时候,那些个西方的大国对于印度可以说是十分的放纵.因为他继承了英国在这里的大部分的权力。所以在印度,许多人都认为,自己就应该继承英国当年的所有权力。所以无论是孟加拉还是巴基斯坦都应该受他管束。

不过终究还是幻想,但是像是不丹,尼泊尔还是难逃他们的控制。

不过对于孟加拉,虽然他们的野心不小,但是西方的大国并不支持他这么做。当年印度的出兵就受到了美国还有安理会的阻挠。最后印度不得已才选择了撤兵。



还有就是宗教的原因,印度很难控制孟加拉的宗教。他们和锡金终究还是不是一个体量的。其实印度要解决他们不是那么的简单。


还有就是现在世界已经开始不再是那种靠战争就可以吞并一个地方了。即使将他们打了下来,印度也不一定可以让自己成功的掌管这个地方。还需要长时间的运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