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让社会用工不再“抱着水缸喊渴”

中宏网11月18日电(记者韩鹏飞) 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开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老百姓对维护良好的信用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我们到基层调研,群众亲切的对我讲,现在可要维护好自己的信用了,要不然不让乘飞机、地铁,出行都是麻烦”。

  不仅广大基层对信用建设有了深刻了解,在司法领域,整个社会形成了对“老赖”的治理之势。不过在社会信用建设领域,诚信的缺失,以及难以用量化的办法来评价企业或个人的信用度,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不仅影响到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也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区块链+”让社会用工不再“抱着水缸喊渴”

  众所周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增长,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中国证券业协会互联网证券委员会陈斌告诉本网记者,“研究表明,未来更多的人将通过‘社会化用工’的方式获取收入,这也是破解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这种用工方式面临着一系列信任问题。”

  “例如用工企业的真实性、结算的安全性与及时性、就业者的真实性与效率等缓解都存在信任问题。还有,社会化用工,就业者的收入相对灵活松散,也面临着税务与社保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区块链技术来解决。”陈斌说。

  区块链技术与社会化用工模式存在紧密关系,能够实现企业与就业者的互信,提高双方需求的耦合度,更能有效保障结算的安全性。业界普遍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为社会化用工的深层次问题、就业者的缴税和社保等方面给出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专家表示,区块链最大的贡献是解决社会信用问题,尤其是在社会用工方面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在用人上“抱着水缸喊渴”的窘境。此外,区块链技术在其他社会信用领域的应用也值得人们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