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报冒领5000元补助,贵州一村干部“挨板子”

虚报冒领5000元补助,贵州一村干部“挨板子”

“我违反了党纪党规,造成了国家扶贫资金损失,希望组织给我一个机会。今后我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册亨县双江镇顶肖村原村委会主任杨某在检讨书中如此写道。

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从一笔危房改造资金说起。2018年6月,双江镇纪委收到关于杨某违纪问题线索后,立即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

“你父亲得过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吗?”在掌握一定证据后,办案人员找到了杨某,并直奔主题地问道。

“我......我父亲在2009年领过10000元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突如其来的提问,让杨某有些猝不及防。

“你领过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吗?”办案人员再次单刀直入。

“领过,得的是5000元,2017年12月份签的字,2018年2月份钱就打到我的银行卡上了。”对于领取补助资金一事,杨某记忆犹新。

“请问你自己建得有房子吗?”办案人员紧追不舍地问道。

“没有......本来是要建的......”杨某开始语无伦次,含糊措辞地答道。

......

经查,杨某与其父杨某某共同居住在杨某某所建的两层房屋内,2009年杨某某被列入危改对象,并获得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0000元。2017年5月,时任顶肖村村委会主任杨某将自己名字报到镇危改办并被列入危改对象,但直至12月危房验收工作结束后,杨某也未建房,且未向验收组说明验收的房屋是其父所有、其父已领取危房补助等情况。2018年2月,杨某在不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情况下,违规领取5000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村干部本是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的领路人,如果利用职务便利以权谋私,早晚要“挨板子”。2018年9月,杨某因违反廉洁纪律,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其违纪所得予以收缴。

“危房改造领域案件多发,主要原因是监管存在盲区,一些乡村政务、村务公开不规范,该公开的没有完全公开。监管部门应对危房改造项目资金的申请、审核、验收、审批、拨付等过程加强审核、认真把关,并及时向群众公开,让资金在监督下运行,以铁的纪律为监管盲区打上‘补丁’。”镇纪委负责人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