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疗康复助戒毒人员就业回归

每天早上八点半,带着母亲的希冀和重新过上正常生活的愿景,阿彭都会准时来到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爱心驿站上班,开展以工疗为核心的戒毒康复治疗。经过数小时的劳动,一张张由他和戒毒康复工友们制作的精美手工卡片从这里有序进入流通渠道,走进千家万户。


自2018年9月以来,在增城区禁毒办和荔城街禁毒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17名像阿彭一样的戒毒康复人员都与荔城街爱心驿站签订了就业协议,在此实施就业帮扶及康复治疗,在为期半年的服务后有4人成功回归社会就业。除此之外,爱心驿站禁毒社工和专干已开展戒毒康复个案160个,其中有40人通过每月尿检、毛发检测管控,戒除心瘾脱毒。


政策补贴+宣传招募

打造就业帮扶专属基地

作为荔城街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帮扶示范基地,爱心驿站总面积达500平方米,根据国家禁毒委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六位一体”的要求,形成以工疗为核心、康疗为基础、娱疗为辅助,以宣传教育、心理矫正、戒毒治疗、动态管控、就业指导、救助帮扶等六个功能室联动运营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多措并举开展就业帮扶康复脱毒服务,实现戒毒康复人员“进驿站-戒毒康复-回归”全流程管控。

工疗康复助戒毒人员就业回归

戒毒康复人员制作手工艺品。宋宇成 摄

为了进一步做好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荔城街一方面贯彻执行《广州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建设标准》,参照区有关帮扶机构的补助标准,针对戒毒康复人员群体,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以出勤补助、交通补助、爱心驿站保洁工作补助、全勤补助以及餐补等多种补助方式吸纳戒毒康复人员进入驿站实施就业帮扶;另一方面整合企业及爱心资源,畅通产销渠道,让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帮扶切实落地。

同时,禁毒社工对戒毒康复服务对象全面调研,开展就业需求摸查、建档、需求汇总,并采取广泛宣传和一对一招募的方式,针对有就业需求和进站意向的戒毒人员进行体检,符合条件者签订《荔城街爱心驿站入站协议书》,实施针对性、系统性、实操性专属就业。

三层级策略性、专业化服务“助你重生”

为确保爱心驿站服务的专业性,增城区禁毒办和荔城街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引入广州市大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驿站配备了16名专业社工和若干名禁毒专干,为戒毒人员开展个案管理服务。在就业康复个案服务上,社工为驿站就业人员建立服务台账和档案,并一对一制订服务计划,从预防、治疗、巩固三层级进行策略性介入。


首先是预防层级。爱心驿站为禁毒社工、禁毒专干、禁毒志愿服务团队和个人、就业康复人员及其家属提供禁毒专场培训;同时推进禁毒宣传教育,从源头上阻断新感染人群,巩固就业康复人员康复成效。

工疗康复助戒毒人员就业回归

禁毒专干开展就业帮扶培训。 宋宇成 摄

其次是治疗层级。社工通过政策支持、经费补助、资源整合、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多渠道,吸纳、协助戒毒人员进站就业,引导其多劳多得,在劳动中心理脱毒、回归社会。同时,在共同的劳动中,社工通过制度约束和行为规范,引导戒毒人员重新审视自我行为,促进其理解社会主流思想和行为习惯。

再次是巩固层级。社工通过定期开放驿站,接受居民群众参观,减少社区居民对戒毒人员及其家属的歧视,提高居民群众接纳度,营造一个友善的社区环境。社工还培养“过来人”开展同伴志愿服务,通过同伴示范,引导戒毒康复人员重拾信心面对未来。
多管齐下援助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创业

针对在就业和创业方面有不同需求的戒毒康复人员,爱心驿站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为每个人提供不同形式的帮助。

有培训愿望的,社工积极组织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升求职技能;有就业意愿的,社工联合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及辖区爱心企业积极开发、收集就业岗位。同时,社工加强与企业交流,了解其在吸纳安置戒毒康复人员就业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打消企业顾虑和误区。社工还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实现社会就业和稳定就业。近半年来,已有3人成功离站实现社会就业。

对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戒毒康复人员,社工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等创业帮扶服务。对符合享受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戒毒康复人员或招用戒毒康复人员就业的用人单位,社工积极协助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及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确保就业专项补贴资金及时到位。目前,已有1人离站实现自主创业。

同时,社工团队按照“常态通电话,每月一家访,社会就业、创业后一回访”的跟踪服务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戒毒康复人员就业情况,做到就业有指导、援助有记录、效果有跟踪,努力强化后续照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