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的基金經理生涯

本傑明.格雷厄姆(1894-1976)不僅是偉大的投資理論家,還被評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大基金經理之一

。他和傑裡.紐曼在1936年1月創建了格雷厄姆.紐曼公司,該公司一直運行到1956年格雷厄姆退休,該公司的前身是格雷厄姆聯合賬戶合夥公司,經營期限為1926年-1935年12月,而大家熟悉的巴菲特是1954-1956年在格雷厄姆紐曼公司學習工作了兩年時間。

1926年格雷厄姆創立格雷厄姆聯合賬戶合夥企業,參與資金管理,在他的精心運作和20年代末柯立芝牛市的推動下,到1929年1月客戶和格雷厄姆自己的總資本金達到250萬美元,他幾乎成了百萬富翁,隨後經歷了1929-1933經濟大蕭條股市崩盤,由於採取了高槓杆交易和抄底過早等因素,250萬資本金虧損了70%,到1932年末資本還剩50萬不到,這次從巔峰到幾乎破產的經歷大大影響了後來格雷厄姆紐曼公司的投資策略。

1933年後,格雷厄姆痛定思痛,重整旗鼓,走向復興之路,1936年後成立格雷厄姆紐曼公司,直到1956退休。格雷厄姆紐曼公司運作20年的年化平均收益率達到21%,高於同期大盤收益年均2.5%左右。這個成績在歷史上也是非常優秀的。

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中講述了從1939年起基金的業務範圍基本侷限於套利清算,關聯對沖,淨流動資產廉價股,和少量控制權業務。

具體配置見圖:

格雷厄姆的基金經理生涯

我們來具體分析下:第一,格雷厄姆雖然給普通投資者提供了股債動態平衡策略,但在他的組合裡可以明顯看出,資產大部分在特殊情況,套利,對沖方面,而純債券很少,因為這些投資無論牛熊都提供了長期穩健的收益,這部分資產具有絕對收益的性質,類似於債券但收益卻遠遠超過普通債券,而如果只是純粹股債平衡,想要長期戰勝市場非常困難,因為債券部分長期收益率遠低於股類。

第二:普通股部分基本都是淨流動資產股就是菸蒂股是按低於淨流動資產價值三分之一分散買入這類公司,分散度一度達到100只左右,一般獲利50-100%他就會直接賣掉。而他在之前也投資過低市盈率,市淨率的一般公司(以低於淨流動資產買不到),後面發現這類業務並不是很好,就放棄了,專攻菸蒂股。這種偏好資產清算價值的策略還是與大蕭條後,大量股票持續暴跌,公司市值不但跌到幾倍PE,而且還跌破

淨流動資產(用流動資產減去所有負債)甚至是淨現金資產,這時候這些公司馬上破產清算的價值都遠高於市值,而很多公司還有盈利能力。這種恐怖的下跌使得格雷厄姆幾乎破產,也使得他把公司的清算價值視為最後的安全邊際。

第三:套利對沖和普通股兩部分資產配置進行動態平衡,就是說根據市場估值和機會,比例會不太一樣,而且各類資產表現時間不同,最為突出的一點在於,在熊市中低估證券業績不好時,關聯對沖會帶來豐厚的利潤,套利業務表現也與市場走勢無關。

第四:格雷厄姆還有一部分是控制類金融公司,以GEICO保險為代表,這隻股一共給他和合夥人帶來200多倍的收益,也使得他的晚年非常富裕,這筆投資收益就超過其他各種投資的所有利潤,當時買入GEICO價格是在10PE左右屬於一般廉價股,但是由於看好前景,並有控制權,格雷厄姆長期持有,取得了巨大成功。當然這種機會對於普通人是可遇不求的。

總結:格雷厄姆設計的多種積極投資策略見:

豐富多彩的格雷厄姆投資策略:低市盈率大公司,廉價股:一般廉價股和淨流動資產廉價股,套利對沖,可轉債,垃圾債投資,他投資實踐中基本都有涉及,他最後主要選擇的是廉價股:淨流動資產廉價股,套利,關聯對沖,可轉債投資包括在對沖策略中。當然還有一種控制類公司,這種策略不太適合普通投資者。這種選擇與大蕭條後的市場環境和格雷厄姆經歷大蕭條形成的極端保守偏好相關。

而他的弟子巴菲特在投資策略選擇方面具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特點,後面我們專題講解巴菲特合夥公司的投資策略選擇和投資體系進化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