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光:很多商業機構對數據資源的追求近乎狂熱

2019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於2019年1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舉辦,主題為推進金融安全科技新發展。恆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CEO陳曉光出席並發表演講。

陳曉光在演講中表示,數據資源已經成為核心的競爭力,很多商業機構都對數據資源的追求,是一種近乎狂熱的狀態,求數據存數據更加長體化,金融大數據存在的風險不斷的加劇。

第一個是部分的機構過分的關注搶佔入口和渠道,大量彙集各種信息流、資金流和產品流,立志成為數據的寡頭,使得信息洩露的風險非常的集中,一旦出現問題不再是單一數據丟失的問題,而是系統性數據安全的問題,將對個人用戶隱私乃至整個國家的金融安全構成非常大的安全隱患。

第二個是部分機構的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非常的薄弱,在開展業務合作的時候,常常將自身所掌握的客戶信息作為資本和籌碼,隨意共享甚至濫用。第三個是大數據目前一個主要的應用方向是應用在精準營銷風險管理和金融決策,如果這個數據中混雜有一些虛假的信息,可能大致錯誤的風控措施和決策判斷,從而引發金融市場風險。

陈晓光:很多商业机构对数据资源的追求近乎狂热

恆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CEO陳曉光

以下為演講實錄:

大家知道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核心是利用新興的技術進行改造成創新的金融產品、經營模式和業務流程,近年來基於大數據、人工智能、包括一些密碼學算法、移動互聯網的技術,使得新的應用也蓬勃發展,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務的能力和效率。

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拓展了金融發展的廣度和深度,無論是從市場規模還是從投融資總額中國目前都已經成為金融科技的全球的領跑者。這裡簡單列舉了對於中國金融產業起到非常大促進作用的核心技術,大家看到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密碼學和移動互聯。這裡簡單提兩個技術,一個是大數據技術,大家都知道大數據技術其實是推動了我們金融業務的精細化的運作,特別是近年來大數據在金融業務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通過對金融數據的整合、建模、挖掘,打造金融服務的創新模式,進一步推動了金融業務的精細化的發展。

第二個技術是密碼學技術,應該說密碼學技術在支撐金融信用背書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大家熟知的區塊鏈技術它其實就是將密碼學技術與分佈式賬單和共識機制有機結合,採用點對點,去中心化的分佈式的系統架構,採用分散化的存儲模式較好解決了在網絡環境下交易各方參與的共識和共信的問題。

那麼在金融科技的發展過程中,應該說金融科技有4個突出的特點,分別是跨境化、去中介、分佈式、智能化;這四個特點也為我們的金融監管帶來了一個重大的挑戰,針對這四個特點我們急需,特別是金融監管方面急需體系化的深化的改革,強化創新,防範風險。這裡面簡單說一下,比如說金融科技的第一個特點,它的跨界化,跨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1、金融科技至少橫跨了金融和科技這樣兩個領域。

2、金融科技中的金融業務可能會涉及到多個業務部門。隨著金融跟科技的融合發展,金融市場與金融產品的跨界化會導致監管邊界的模糊和重疊,從而產生監管的真空和監管的漏洞,給金融監管帶來深遠的影響。

第二個挑戰就是金融科技所引發的去中介化,這個根據很多專家已經提到了,因為大家都知道在傳統金融體系中,金融中介機構其實是發揮了非常基礎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是金融體系核心的組織架構,但是隨著金融科技快速的發展,金融的脫媒化日益深化,技術的應用使得傳統的機構監管、特別是人員的追責有效性被弱化了,給現有的監管體系帶來了新的挑戰。

第三特點是分佈式也就是去中心化,這個大家都比較熟悉這裡就不再多說了,主要提到一點,在去中心化的過程中,會形成一個分佈式的運營模式和一箇中心化的監管體系的制度性的錯配。這種錯配可能會比傳統的金融的混業經營帶來更難以預料的監管的風險。

第四個挑戰就是智能化在人工智能跟跟金融領域的深度融合中,金融監管重點將從金融機構與金融從業人員變為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監管,監管對象也變的更加虛擬化,變成了一種非實體化的技術,從而導致虛擬化的監管需求進一步的加強。

總的來說就是跨界化、去中介化、去中心化以及智能化這樣四個金融科技的特點會對現有的監管體系產生一個非常巨大的挑戰,同時要求我們的金融監管體系進行相應的變革。

在金融科技的風險因素來講,因為現在金融科技背景下的金融服務的方式更加的虛擬,業務連接更加模糊,金融環境不斷的開放,使得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傳統的金融風險更加的凸顯和外溢。

1、跨行業、跨市場的跨界金融服務日益豐富。不同業務之間相互滲透使得金融風險更加錯綜複雜,傳統的風險的感染性進一步加強。

2、金融科技利用信息技術把傳統的業務流變成了信息流,在提升金融效率的同時也打破了風險傳導的時空界限,使得風險傳播的速度比傳統的變的更快。

3、部分金融科技創新的產品包裝其實是屬於過度包裝,使得風險被表向所掩蓋,難以識別和度量,這種風險的隱蔽性更大,傳統的風控措施更難以有效實施。

這裡我們說突出的現在有三個問題:

1、技術依賴風險跟金融科技相伴而生。金融科技其實推動信息技術逐步從業務支撐向新的方向發展,業務和技術的耦合也帶來了金融創新高度依賴技術的這樣一個潛在的風險。

2、金融大數據的風險不斷的加劇,特別是在金融科技的助推下,在大數據與金融行業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推動了產品的形態、盈利模式不斷創新。

數據資源已經成為核心的競爭力,很多商業機構都對數據資源的追求,應該說是一種近乎狂熱的狀態,求數據存數據更加長體化,金融大數據存在的風險不斷的加劇。這個風險我認為主要是以下三個構成,第一個是部分的機構過分的關注搶佔入口和渠道,大量彙集各種信息流、資金流和產品流,立志成為數據的寡頭,使得信息洩露的風險非常的集中,一旦出現問題不再是單一數據丟失的問題,而是系統性數據安全的問題,將對個人用戶隱私乃至整個國家的金融安全構成非常大的安全隱患。

第二個是部分機構的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非常的薄弱,在開展業務合作的時候,常常將自身所掌握的客戶信息作為資本和籌碼,隨意共享甚至濫用。第三個是大數據目前一個主要的應用方向是應用在精準營銷風險管理和金融決策,如果這個數據中混雜有一些虛假的信息,可能大致錯誤的風控措施和決策判斷,從而引發金融市場風險。

3、跟金融科技相伴生的網絡安全風險也更加凸顯,隨著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金融科技IT的基礎設施特別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關鍵性基礎設施,它的規模越來越大,通信網絡更加開放,各種自動化系統自動化操作程度越來越高,導致IT風險隨之高度集中。金融行業網絡安全風險隱患尤為突出,由於機構規模和發展階段的不同,安全防護的水平可能是參差不齊的差異比較大,風險效應明顯增強,導致整體對於網絡安全攻擊的應對、威脅的處置能力不足。另外一些機構和企業網絡安全意識比較薄弱,服務中斷事件時有發生,業務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金融科技在新的時代下,網絡安全風險問題也是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的。

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其實金融科技監管已經成為系統性防範金融風險的重要領域,那麼如何強化金融科技監管的全局性、針對性、統籌性和及時性?如何有效保護金融消費者,保障金融的普惠性,如何完善金融科技監管的理念、機制、組織和技術,構建長效的監管機制將成為金融科技監管的一個重要的措施。

未來我們說金融科技監管一定是同傳統的被動式的響應式的監管,逐漸向主動性、包容性、適應性、功能性和協調性監管這樣一個理念進行轉變,這裡面重點提到幾種監管措施,包括穿透式監管、一致性監管、協同式監管、持續性監管、創新性監管。這裡重點提穿透式監管,主要是把資金來源、中間環節、最終投向穿透連接起來,綜合全環節的信息來判斷業務性質,執行相應的監管措施。

應該說金融科技監管的核心是科技,相應的我們必須學會應用相應的監管科技來提升金融監管的能力,監管科技最近幾年隨著金融科技概念的提出也是應運而生,它是金融科技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它的本質是採用新技術、在監管部門與金融機構之間建立可信賴、可持續、可執行的監管協議與合規的評估機制,旨在提高監管部門的監管效能,降低金融機構的合規成本。

從監管的角度來講,基於監管科技的智能安全監管平臺能夠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更好的感知金融的風險態勢,提升監管數據的收集整合共享的實時性,有效的發現違規操作,高風險等潛在的問題,提升風險識別的準確性和風險防範的有效性。應該說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是金融科技監管平臺的核心,隨著業務上實時海量的接入,多業務新業務的支撐,實時離線的持續增長,基於海量數據的算法,構建需求持續增多,不斷的提升金融大數據的治理能力,通過科技金融的監管平臺打造一個高性能、高可靠、安全、易用、開放的、智能化的金融科技安全監管平臺。這裡智能安全監管平臺有些能力事例,很多專家都講過了,比如沙箱技術,同時還有穿透式的數據監控探針,運用穿透式監管平臺防範業務風險,其實它是通過針對不同類的金融業務之間,因為是相互盤根錯節,相互交織,相互嵌套的,會導致業務形態的多樣和易變,不能準確的識別業務的本質。

比如說在這種大的背景下運用穿透式的數據監測探針,能夠有效的進行追本溯源,強化監管的深度、廣度和頻率,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在一些關鍵業務流程和環節,嵌入監控式的探針,實時採集風險信息,抓取業務的特徵數據,對於業務流、信息流、資金流進行多層次、多方位的分析,通過金融創新表向去分析金融業務的本質,把資金來源、中間環節和最終流向串聯起來,綜合的全流程的識別業務風險。

最後我想簡單總結一下,應該說金融科技的安全監管必須處理好金融科技安全與業務發展的關係,一方面沒有絕對的安全,過度的附加安全措施會導致金融科技發展的效率的降低,可能會限制金融創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不能無限制的追求效率,因為這個效率而放鬆安全,導致金融科技的無序發展。所以說從整體上來講我們要觀念上要強化安全意識在確保金融安全底線的基礎之上不斷創新金融變革,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的風險防控體系,提升風險防控能力,通過我們的智能監管技術來監管金融科技相關的安全風險,持續的保障金融科技的安全平穩健康的發展。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