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聚时代仍在高速增长,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欢聚时代仍在高速增长,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近日,欢聚时代集团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欢聚时代集团2019年第三季度总营收68.822亿元,同比增长67.8%,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5.741亿元,环比增长35.3%,营收、净利润均超过公司指引的最高线。

这份财报再次引起了行业侧目,因为这是继Q1营收增长47.1%、Q2营收增长66.8%之后,欢聚时代所取得的再一次高速增长。特别超出市场预期的是,欢聚时代旗下的Likee作为海外第二大短视频平台,第三季度实现里程碑式增长,月活跃用户超过1亿,同比增长413.4%。包括Likee在内的短视频用户达1.504亿,同比增长高达670.6%!

欢聚时代仍在高速增长,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在今年各大互联网公司普遍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这份财报在中概股之中可谓亮眼。

观察者不禁要问:“互联网下半场”都已经开幕了3年多,“互联网行业高增长时代结束”说也已经被讨论了不止一年,欢聚时代是如何逆势实现连续高增长的?

海外产品爆发,YY产品矩阵初具规模

在Q3财报中,有一组百分比数字格外引人注目:在第三季度,欢聚时代的全球平均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达到4.701亿,其中约77.9%的用户来自中国以外的市场。

众所周知,YY最初是语音通讯工具,后丰富为泛娱乐直播平台,进而衍生出游戏直播平台,是国内第一波抓住直播风口的公司。而占比77.9%的海外用户比例,说明土生土长的欢聚时代,已经成功转型为一家全球化公司。

YY是如何做到的?

其第一个成功要诀是果断出海,并将赛道拓宽,成功实现产品矩阵化。

在今年1月的YY年度盛典上,欢聚时代集团董事长李学凌表示,全球化将作为欢聚时代2019年的战略重心之一。虽然2019年才正式进入“全球化之年”,但欢聚时代的全球化谋局早在3年前便已经开始。

2016年初, BIGO LIVE上线,开始尝试在海外推广在国内被验证为成功商业模式的直播产品。彼时,抖音还没有正式诞生,其海外版Tiktok更是无迹可寻,内容型产品的出海并没有成功案例可以参考。而且,直播毕竟是一个“很中国范儿”的事儿,大量投资者都对BIGO LIVE能否出海成功抱有疑问。

欢聚时代仍在高速增长,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欢聚时代集团董事长兼CEO李学凌)

今年3月份欢聚时代宣布以约21亿美元估值完成对海外视频社交平台BIGO全资收购。BIGO在2014年成立于新加坡,欢聚时代是其重要股东,这次收购实际上是欢聚时代把控股方的资产反回来吸收到自己的生态体系内。

实际上,欢聚时代对BIGO的成功整合,再一次印证了李学凌在YY和虎牙创业时期便表现出来的拿手好戏——一生二,二生三,李氏产品孵化方法论。在2018全年财报中,休闲游戏社交平台HAGO亮相;在2019Q1财报中,即时通讯平台imo首次亮相;在Q3财报中Likee月活破亿。

欢聚时代仍在高速增长,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至此,由短视频、即时通讯和直播三大业务构成的欢聚时代产品矩阵初具形态,此次财报也显示三大业务月活用户均破亿。

其实,欢聚时代不仅领先于国内直播、短视频的相关赛道出海公司,也领先于巨头Facebook旗下、风靡欧美的Instagram。

在欢聚时代发布Q3财报当日, Instagram方才推出了一个可以添加音乐的短视频工具Reels,目前该功能仅对巴西用户开放。

不止如此。据全球移动市场研究权威公司Sensor Tower发布的Q2中国公司短视频/直播产品的海外下载量及收入TOP20报告,欢聚时代有5款产品入围TOP20榜单,他们分别是 BIGO LIVE、Yome Live,Likee、Nimo TV、YY直播,占据全部榜单的四分之一,毫无疑问的出海最强势力。

欢聚时代仍在高速增长,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不难发现,无论是YY 直播、BIGO LIVE、虎牙直播,还是休闲游戏社交平台HAGO,抑或是即时通讯平台imo、Likee短视频,其背后都有一条清晰的主线,那就是视频服务。而现在的欢聚时代,很明显已经形成了一个业已形成生态闭环的产品矩阵,这个矩阵使得欢聚时代为自身打造了高企而牢固的护城河,在与国内和国际竞争对手的竞赛中牢牢把握先机。

领衔内容出海,中国式创新输出典范

有一些媒体将欢聚时代称为“最早出海的互联网企业”,其实并不准确。在欢聚时代旗下的产品出海之前,猎豹移动依靠海外业务在2014年登陆纳斯达克,而2018年初在创业板连续涨停的万兴科技,则在PC时代就已经在海外成名,被称为“A股软件出海第一股”。

其实,“互联网下半场”以来,人们发现不但是国内的人口红利已经触及天花板,而且出海这条路也已经迎来了拐点。猎豹移动转身在国内布局机器人,万兴科技回归A股并布局国内办公软件市场,都是这种趋势的明证。

欢聚时代仍在高速增长,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但是为什么欢聚时代在出海这个命题上,能够再一次逆势上扬取得行业瞩目成就呢?

其实,欢聚时代虽然不是中国互联网出海第一公司,但却是内容型应用最早出海的企业,在内容出海赛道上是名副其实的拓荒者。

李学凌敢于在“出海拐点”进入无人区拓荒,是基于一个战略判断:中国特色的内容型应用,不但可以成功移植到海外,而且相比工具型应用还具有商业模式上的优势。

研究工具类应用出海企业的财报,会发现它们的利润率会很高。这是因为其盈利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几乎没有运营成本。然而,胜负同源,优势往往也容易转变成劣势。重广告轻运营,固然可以实现较高利润率,但这也意味着要严重依赖于广告平台。

猎豹移动的例子最典型。毫无疑问,猎豹移动是优秀的互联网出海公司,但其在海外的广告收入对Facebook依赖颇深,而当Facebook更改广告算法之后,其就不得不回到国内寻找新的增长点。

而欢聚时代则难言存在这个问题,至少这个问题存在得不严重。纵观欢聚时代旗下产品,这个内容型产品矩阵最大的亮点,是用户都是欢聚时代自己获取的,几乎无需依赖其他平台。正因为如此,李学凌才可以把出海后的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商业模式的优势,仅是欢聚时代逆势取得出海成就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特色的内容型应用能否成功移植到海外”这一命题上,李学凌首先做出了正确判断:能。但欢聚时代并未止步于此。实际上,对海外当地政策和法规的深入了解,对产品的本地化运营是其实现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欢聚时代仍在高速增长,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在欢聚时代的Q3财报中,在Likee月活破亿之外,是另一大亮点是imo。月活2.12亿,平均每日被使用超过4亿次,人均每日使用时长超过38分钟,广告收入环比增长25%——在Q1财报中才开始亮相的imo,已经成为了欢聚时代旗下用户最多、最具协同效应性的应用。

imo这个词本来是instant Messaging Office(互联网即时通讯办公室)缩写,是一个泛指线上会议类应用的通用词汇,国内外有不少公司都在做这样的B端工具。

但开发者敏锐地发现了中东和东南亚国家的一个需求:社会节奏慢,在家妇女多,视频沟通和在家娱乐的需求强烈。于是,在欢聚时代的产品矩阵里,通过本地化服务的微创新迭代,imo已经成为了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主流的熟人通讯社交工具。

欢聚时代仍在高速增长,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实际上,现在的imo与其说是安卓版的FaceTime,不如说是欢聚时代版的微信,其用户粘性与高速增长的态势,与2012年的微信颇为相似。从今年开始,imo逐渐加入了视频朋友圈、短视频等视频流内容,并且在Q3持续推出功能创新,整体上与微信越来越相似,已经具备了一个操作系统级超级App的雏形,是欢聚时代的产品矩阵进行跨平台协同的核心。

风头正劲的Likee也是在功能创新与本地化运营方面可圈可点。比如,其迭代引入包括数据可视化工具、协作旅行vlog项目、基于AI的图像裁剪、系列照片和人脸交换等新功能,大大降低了短视频制作的准入门槛。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 8月份,Likee在俄罗斯组织Likee Party Moscow线下活动,吸引了莫斯科过万观众参与,Elena Sazhina、SUBO等10余位俄罗斯知名歌手及40名拍客为观众献上了精彩演出。除表演环节外,知名拍客还在活动现场举办了Master Class讲座,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如何拍摄出受欢迎视频的秘诀。

欢聚时代仍在高速增长,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此次活动充分说明Likee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宗教和价值观的地区,进行持续深耕本地化运营的决心与能力。

结语

欢聚时代在2019年的关键词是全球化与AI,具体来说,内容本地化、跨平台协同作用以及增强AI技术能力,可以视为欢聚时代的三个成功秘诀。

于是,我们看到,在众多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在感叹人口红利消失、潮水已退的时刻,欢聚时代却牢牢抓住了海外市场的人口红利并且开始向技术创新要红利。

其实,从游戏、机器人、新能源车、共享经济等热门创业领域来看,不止是中国,全球的“风口”都在走向停滞。

然而,风口或许已经停滞,但欢聚时代的好时代才刚刚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