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溧陽平橋出土南宋銀鎏金獅子戲毬紋四曲花口盞

銀鎏金即在銀質器具上以鎏金之法加以裝飾。

鎏金是古代金屬工藝裝飾技法之一。用金和水銀合成的金汞劑塗抹方法鍍金,近代稱“火鍍金”。 這種技術在春秋戰國時已經出現。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這一技術的國家。

江蘇溧陽平橋出土南宋銀鎏金獅子戲毬紋四曲花口盞

南宋銀鎏金獅子戲毬紋四曲花口盞,盞為夾層,高4·6釐米,徑8~9·6釐米。盤高1·2釐米,徑14~18釐米。

盞造型取用與盤一致的四曲花口,內盞盞心鏨獅子戲毬紋。外盞以一週蓮瓣紋託底,四曲間細鏨捲雲為地子,其上各打造五個乳丁。圈足與盞身連為一體系打作而成,其外一週毬路紋與盞心的獅子戲毬內外呼應。足底有“李四郎”名押。

江蘇溧陽平橋出土南宋銀鎏金獅子戲毬紋四曲花口盞

盤心鏨一個橢圓形的裝飾框,是為承盤的標誌,框內鏨一對摺枝牡丹,框外打作雙獅子戲毬,折沿外緣鏨一週回紋——宋人稱之為“香印“紋。

江蘇溧陽平橋出土南宋銀鎏金獅子戲毬紋四曲花口盞

盤與盞題材一致的獅子戲毬紋是宋流行紋樣,織繡,金銀器,建築裝飾常見。宋人稱之為”轉官毬“,用作”仕途顯達“之祈願。

1981年,在溧陽縣平橋鄉小平橋荷花塘挖沙時發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