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在中國,有這樣5位年輕人,他們正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影響和改變世界!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偶像。今天,就為大家介紹5位智商高、有顏值、走在世界科技最前沿的中國年輕人!他們的天才之路或許不可複製,但絕對備受鼓舞!

01

中國5G技術最年輕的

核心研發人員

他,15歲讀大學,19歲獲得世界級論文大獎,最令人吃驚的是,他竟是中國5G技術最年輕的核心研發人員:他叫申怡飛!出生於河北邯鄲的申怡飛從小就是妥妥的學霸,初中只用兩年讀完,15歲就參加高考並考入全國三大“少年班”之一的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學習信息科學與工程。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大三結束,申怡飛19門課程全在90分以上,成為該學院始建以來唯一 一名

拿年級第一的少年生。也在這時,他獲知中國半導體行業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沒有自己的“芯”,

大部分高科技產品都要靠別人!“在這樣受制於人的局面下,青年人,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

應該主動站出來,做行業的開拓者,以製造‘中國芯’為己任!”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讀研時,懷著科技報國的理想,17歲的申怡飛師從“中國4G技術掌門人”尤肖虎教授,加入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攻5G技術中十分重要的極化碼技術。研究初期工作非常艱辛,有時運行一個程序都要好幾天,為了不耽擱研究進度,申怡飛乾脆吃住在研究室,每天早晨同事推開實驗室的大門,

準能看見他忙碌的身影……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經歷整整一學期不分晝夜的研究,他的高效極化碼平臺,從最開始計算一組數據需要兩秒,突飛猛進到1秒鐘計算20萬組數據,達到當時全球最快的課題組速度!2016年,還不到20歲的申怡飛,在經過IEEE評審委員會的嚴格評選後,成功獲得全球最頂級的學術獎項:IEEEDSP最佳學生論文獎。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2018年4月,當中興被美全面制裁的消息傳來,申怡飛觸動極大,他更加爭分奪秒地努力鑽研!在2019年年初,申怡飛團隊開創的極化碼方案,被寫入5G行業標準。

只有21歲的申怡飛,成為中國5G最年輕的開創者!中國5G,領跑世界!

02

操控光子芯片的“魔術師”

投身電子產業的年輕人中,除了年輕的申怡飛,還有對“光子芯片”極為執著的沈亦晨。很多人對沈亦晨並不瞭解,他是一位超級物理天才。22歲時,他就以高分考入麻省理工學院讀博,研究納米光子學。2018年,28歲的沈亦晨入選由網易智能、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和24家評審機構共同評出的“2018中國AI英雄風雲榜”年度人物,被稱為“追光的人”!

光無處不在,卻尚未被人類充分利用,而沈亦晨的目標是:用光速加速AI。這可能是光學計算有史以來最大的機會!卻也是一個科學界研究了半個多世紀,都沒有太多成效的難題,尤其在對光的傳播方向上的控制,科學家們一籌莫展,從未有人實現過。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直到2014年,沈亦晨在《科學》雜誌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題為《寬波段光學的角度選擇》的論文,首次實現了,在材料尺度上對光的傳播方向的控制!除此之外,在沈亦晨讀博期間,還發表了25篇重要論文,提交了10項專利!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2016年9月,沈亦晨在美國創立公司,目標是設計出劃時代的產品:光子芯片,在這一領域,他是勇往直前的開路先鋒。有評論稱,沈亦晨的光子芯片一旦研發成功,將會使AI芯片的計算能力提升1000倍,同時能耗降低100倍,“這將是人類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進步!”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2017年,沈亦晨憑藉正在研發的光子芯片,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創業大賽和哈佛大學創新挑戰賽的第一名。可在研發的道路上,沈亦晨和他的團隊還有很多難題需要攻克,但他們有一個堅定的目標:做出世界上第一臺可以商用的光子計算機!面對7納米制程的光刻機不能進口到中國的現實,沈亦晨雄心勃勃,他瞄準最新的芯片技術方向——迴避光刻機制程的光學芯片!

目前,沈亦晨在美國創建的兩家光學高科技公司,已有一家搬回國內,相信未來“中國芯”的征途裡,一定會有他的名字!

03

比肩埃隆·馬斯克的中國牛人

與沈亦晨有著相似理想的,是一位勵志研發中國民營火箭的“85後”舒暢。想必大家都還記得,去年,埃隆馬斯克用Falcon9火箭,把一輛特斯拉送向太空。而這件事之後一個月,中國也發生了一件大事!中國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將第一枚民營火箭:

“OS-X,重慶兩江之星”成功發射!零壹空間的創始人舒暢,自此也被稱作“比肩馬斯克的中國牛人”。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舒暢是個典型的“85後”,自從2004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來,他一直有一個在別人看來痴人說夢般的夢想:“要是有一天,某個在天空中的飛行器不僅是我設計的,而且造飛行器的公司也是我創立的,那該多驕傲!”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2014年底,國家開始允許民營企業進入商業航天領域,舒暢敏銳感受到這是一個巨大機遇,他在市場上轉了一圈,卻沒發現“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想:“我為什麼不能自己來幹?”懷著造火箭的夢想,舒暢四處聯繫同學校友,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雖然不少人認為他是異想天開,可仍然有100多個“85後”被舒暢“造中國民營火箭”的夢想點燃!

舒暢決定公司的名字叫:

零壹空間,從0到1,他要開創中國民營商業火箭先河!可迎面襲來的是排山倒海般的質疑:“你是異想天開吧,不要拿國外來對比,國情不同,中國不可能造出民營火箭。”聽到這話,舒暢團隊卻被激起了好勝心:“以前沒覺得這件事多有挑戰,

現在我們非得把火箭送上天不可。”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在2015年12月24日,在世界關注埃隆·馬斯克的Space X火箭回收實驗的時候,舒暢才剛剛拿到1000萬元融資,和埃隆·馬斯克幾億美元的研發費相比,這點錢簡直是杯水車薪!即使研製民營火箭希望渺茫,舒暢也沒想過放棄!“大家說95%是不可能的,但是,作為一個創業者,我要做的是在那5%的可能性裡面趟出一條路來!”在3年刻苦攻關的歲月裡,舒暢帶著100多個年輕人,竟然接連完成了火箭發動機、一體化綜控機、無線通信、飛控軟件等核心硬件軟件的自主研製!3年的不懈努力,換來的是2018年5月17日,中國第一枚民營火箭的成功發射!舒暢和他的“85後”研究團隊,

成為那天最亮的星!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今年,舒暢的目標是,發射4枚固體運載火箭。談及未來,他雄心萬丈:“要做航天領域的華為!”這一句並非造夢空談,零壹空間目前的訂單已排期到2020年!面對已經取得的成績,舒暢更希望能踏踏實實走出一條路:“我不慌不忙要積累20年,慢慢把這些技術、專利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04

登上世界級科刊《自然》的最年輕中國女學者!

在舒暢團隊研發自己的火箭技術時,一位川渝妹子,用自己研發的核心技術,震驚了整個科研屆!她的名字是劉明偵。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劉明偵18歲留學英國,大一獲得Top5獎學金,期末考試專業排名,連續三年都是全系第一。在22歲的年齡,她以畢業設計第一名的成績,獲得英國劍橋大學碩士學位。

也是在劉明偵碩士畢業這年,新型太陽能材料鈣鈦礦被發現,眾多知名學者投入到新材料的研究中,劉明偵敏銳地意識到,新型太陽能材料,很可能對祖國十分有用,於是她轉換自己的研究方向,進入牛津大學光電光伏研發中心,攻讀博士學位。

一般新材料的研究期只有3到5年,為了搶時間,劉明偵每天都泡在實驗室裡,有時一鑽就是十幾個小時。在她23歲這年,鈣鈦礦太陽電池實驗大獲成功,世界級科刊《自然》刊登了以劉明偵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她也成為登上《Nature》的最年輕中國女學者!劉明偵的論文開創了鈣鈦礦太陽電池新方向,成為該領域內,三篇引用量最高的論文之一!之後劉明偵僅用兩年時間,就拿下了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博士畢業後,25歲的劉明偵割捨不下對祖國的眷戀,果斷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到四川電子科技大學任教,繼續在鈣鈦礦太陽電池上的研究。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歸國後一年,劉明偵便入選第十二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她牽頭成立了“應用化學研究中心”,使電子科技大學的化學與材料、能源、電子等熱點方向強強聯合,致力於突破國內現有傳統太陽能電池瓶頸,實現與新一代薄膜電池疊加的新技術!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在去年,年僅28歲的劉明偵被任命為,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成為該學院最年輕的副院長!優秀的履歷和突出的成果,一下子讓劉明偵成了“網紅”,連《人民日報》都發表《90後都當博導啦!》一文介紹劉明偵和她的研究成果。但是熱衷於科研的她,自動屏蔽了一切外界干擾,

一心一意繼續研究項目。

劉明偵說:“我們青年人這一代,當我們享受了足夠多的家庭資源、社會資源和國家資源的時候,我們不僅是單單的個體了。我們應該為這個社會和國家多做一些事情,我們對這個社會和國家是有使命的,也是有責任的。”

05

曹原,解決世界百年難題的

中國天才少年

在材料領域,還有一個年輕人也做出了突出貢獻,在2018年3月5日,一個重磅消息引爆全球,

讓全世界學者都望塵莫及的《自然》,竟然一天之內連續刊登了兩篇同一作者關於石墨烯超導的論文!此時距離發現超導體,已過去足足107年了,世界終於迎來了這個領域的重大突破!而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就是中國青年,曹原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一個月讀完初一,三個月讀完初二,不到半年讀完初三,2009年9月,才13歲的他就考上了高中!別人都是中學三年,高中三年,而他讀完初中高中,只用了兩年時間!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2010年,14歲的他參加高考,成績公佈,考出理科669的高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將他送進了馳名中外的培養未來科研領域領軍人物的“嚴濟慈物理英才班”!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之後,曹原前往美國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讀博期間,他的才華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曾經,荷蘭物理學家卡末林•昂內斯,發現一種將損失降到0的材質:超導體,昂內斯因此榮獲諾貝爾獎。

但令人遺憾的是,要想實現這種傳輸條件,必須在冷卻至絕對零度,(也就是零下273.15攝氏度)這在現實世界中是不可能實現的。此後百年間,無數科學家在黑暗中摸索,一直希望研製出能夠在常溫條件下,實現超導體性能的材料,卻都以失敗告終,

直到中國天才少年曹原的出現。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2017年攻讀博士期間,他發現了石墨烯中的非規超導電性,他推測,當疊在一起的兩層石墨烯,彼此之間發生輕微偏移的時候材料會發生劇變,有可能實現超導體性能!然而當時國際上諸多有名望的物理專家,對這一猜想嗤之以鼻,他們無論如何不相信這個僅僅23歲的中國學生能夠解決困擾物理屆107年的難題!面對物理前輩們的質疑,曹原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成果證明自己!然而把理論轉為實驗十分困難,伴隨他最多的就是各種失敗。

不知經歷多少不眠之夜後,在一次實驗中曹原將兩層石墨烯以1.1°的角度疊加時,奇蹟出現,超導體誕生了!

這5位中囯年輕人,正在讓世界顫動…

這期的《自然》用兩個用石墨烯結構偏角重疊的“10”來做封面在6個月的再次試驗與驗證後,曹原的研究成果變為兩篇“重磅”論文在《自然》上發佈,令全世界為之驚歎!作為23歲就登上《自然》並解決困擾世界百年難題的青年,

無數頂級大學和科研機構向曹原拋出橄欖枝,可是在轟動世界的論文發表僅3天后,曹原就回到了中科大,在中科大少年班成立40週年紀念會上,曹原說:“我是一箇中國人,我學成以後要回到中國去!”

這五位平均年齡只有29歲的年輕人,他們,是一顆顆名副其實的新星,創造著一個個全新的科學奇蹟。

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進步,則中國進步,少年雄於地球,則中國雄於地球!百年前的吶喊,依然振聾發聵!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一個重視青年的國家,未來充滿希望。一個接續奮鬥的民族,前途無限光明。

今天的中國,越來越多的以申怡飛、曹原、劉明偵、沈亦晨、舒暢為代表的傑出青年們,正在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的人生!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我們堅信,未來的中國必定有更多優秀的年輕人,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他們,必將用少年科技的星星之火,點燃一個屬於中華民族的偉大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