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印度本身沒有自己的皇帝?英國國王又為何要做印度皇帝?

談起皇帝,我們中國人最不陌生,也最有發言權,

可以說中國人是關於皇帝的“專家”。且不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樣中國歷史上的賢君明帝,羅馬的屋大維、馬其頓的亞歷山大、俄羅斯的彼得大帝、法國拿破崙……通過各種影視作品和歷史讀物,我們對世界其他國家的皇帝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瞭解,但若問您是否知道印度皇帝,相信大多數人都會給出否定的答案

這是相當情有可原的,因為歷史上印度只有5位印度帝國的皇帝,他們分別是維多利亞、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愛德華八世和喬治六世。並且相比“印度皇帝”,他們的另一個頭銜更為我們所熟知——“英國國王/女王”。可為什麼印度本身沒有自己的皇帝?英國國王又為何要做印度皇帝?圍繞印度的歷史本文將為您簡要解析這幾個問題。

為什麼印度本身沒有自己的皇帝?英國國王又為何要做印度皇帝?

第一位“印度皇帝(女皇)”——維多利亞(1876-1901在位)

一、印度地區而非印度帝國

印度擁有著悠久的歷史,與中國一樣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同樣建立起了輝煌的農耕文明。但與中國不同的是,悠久歷史的印度並沒有像中國一樣形成長久穩固的中央集權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帝國,相反,印度在歷史上更多時間是分裂的列國狀態,印度與其說是一個帝國倒不如說是一個地區

歷史上印度曾多次嘗試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帝國,但這些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公元前4世紀,在馬其頓帝國的勢力衰退後,印度本土力量崛起,孔雀家族的月護王帶領人民揭竿而起,趕走了馬其頓人,在恆河中下游地區建立摩揭陀王國,史稱孔雀王朝,這之後王朝勢力日盛,先後征服了恆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孟加拉灣,德干高原以及遠達阿拉伯海的廣大領土,

至公元前3世紀中葉阿育王時期,孔雀王朝國勢達到頂峰,統一了除南印度邁索爾地區以外的整個印度半島,並建立起以佛教為基礎燦爛的文明。

如果說歷史上最接近印度皇帝的就當屬阿育王了,事實上很多印度人也的確將其視為印度皇帝。但阿育王並未真正完全統一印度,並且當時的孔雀王朝也並沒有皇帝的概念,阿育王及他的繼任者也都僅僅是孔雀王朝的國王。隨著阿育王的去世,孔雀王朝走向衰落,這個王國也迅速解體。印度至此進入了長期的列國時代,雖然印度北部數度短暫統一,但印度南部持續處於分裂的狀態。

為什麼印度本身沒有自己的皇帝?英國國王又為何要做印度皇帝?

全盛時期的孔雀王朝

直至公元8世紀,阿拉伯帝國入侵印度,給印度半島帶來了新的變數——伊斯蘭文化。這之後,來自外部的伊斯蘭異族多次統一北印度,先後建立了波羅王朝、德里蘇丹國等政權,這些帝國或王國雖然都曾一度控制南印度的部分地區,但都沒有能力征服整個印度和維持統一。同時,作為外來的征服者,這些政權的統治者也都沒有以“印度”的統治者自居。14、15世紀,來自中亞的帖木兒人入侵北印度,德里蘇丹國瓦解,這之後印度又進入了短暫的列國時代。

1526年,帖木兒人的後裔巴布爾,建立了印度最後一個王朝——莫臥兒帝國,至1687年,莫臥兒帝國達到頂峰,其領土幾乎包括整個印度次大陸。但莫臥兒的統治者是伊斯蘭化的蒙古人,來自阿富汗地區,波斯語是上流社會和宮廷的主流語言,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是政府的主要組成成員。

因而,莫臥兒帝國的君主普遍不被視為是印度皇帝,他們自己也不宣稱自己是,他們宣稱自己是“巴底沙”(波斯語的統治者),這個頭銜雖然西方國家也認為它和皇帝等同,但卻沒有任何地理或民族含義。

並且,帝國的繁榮之下伴隨著西方殖民入侵的危機,莫臥兒帝國的統治逐漸空洞化,至1857年爆發的印度民族大起義,莫臥兒帝國的巴底沙已經不再掌握任何實權,末代巴底沙巴哈杜爾沙二世,被起義軍擁為印度巴底沙,以便凝聚起義者,但隨即起義便以失敗告終,巴哈杜爾沙二世被英國殖民當局逮捕,並流放到緬甸的仰光,莫臥兒帝國也正式滅亡。

為什麼印度本身沒有自己的皇帝?英國國王又為何要做印度皇帝?

印度莫臥兒帝國的末代君主,也是唯一的印度“巴底沙”——巴哈杜爾沙二世

二、英國殖民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英屬印度的建立

粗略的梳理了一下近代以前的印度歷史,我們發現,真正把印度人凝聚在一起的,並不是印度人自己,而是英國的殖民者,英國人的殖民統治和行政區劃設置真正意義上奠定了今天印度統一國家的基礎。

英國對印度的殖民侵略最早始於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它是一家英國國王授權特許經營的私人貿易和特權公司,起初經營孟加拉灣附近區域,憑藉英國逐漸崛起的海上實力,英國的東印度公司迅速超過了它荷蘭和葡萄牙的競爭者,至164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起23個基地,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公司。

這之後,東印度公司的實力不斷增長,逐漸壟斷了印度的

棉花、硝石、鴉片等貿易,最後更是主導了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活動。1757年,莫臥兒帝國和英國東印度公司之間爆發了普拉西戰役,印度因戰敗而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至184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掌握了幾乎全印度的統治權,印度完全淪為殖民地,印度本地的莫臥兒帝國政府成了名副其實的傀儡政府

為什麼印度本身沒有自己的皇帝?英國國王又為何要做印度皇帝?

總部設於倫敦的東印度大樓

然而,印度人民並不屈服於英國人的殖民統治,面對殘暴的殖民統治者,印度全境於1857年爆發了印度民族大起義,反對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統治,我們前面提到的印度“巴底沙”也是在這時被擁戴的,但起義很快被英國壓制了下來,最終以失敗收場。作為失敗的代價,支持印度起義的莫臥兒傀儡政權被英國推翻,同時英國政府也開始反思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東印度公司管轄的領土被移交給英國政府直接管理,印度自此置於大英帝國內閣印度事務大臣直屬,稱英屬印度。

為什麼印度本身沒有自己的皇帝?英國國王又為何要做印度皇帝?

帶有“印度之星”的英屬印度國旗

1877年,英女王維多利亞更是宣佈兼任“印度女皇”,以繼承印度的皇統的方式,正式統治印度。這是英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皇帝級別的頭銜,至此之後,維多利亞的繼任者紛紛兼任印度皇帝。英屬印度被譽為“英國殖民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它是英國經營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殖民地,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它的正式名稱是“印度帝國”。同時,它的版圖涵蓋今天整個印度次大陸(除了葡萄牙和法國控制的少部分區域)、緬甸(1886-1837)以及中東地區的亞丁(1839-1932)

吸取之前東印度公司的教訓,英屬印度採取靈活多軌的通知方式對印度進行統治,一方面,英國國王通過印度總督直接管轄印度沿海的一些城市和發達區域,另一方面,在更多的偏遠和內陸區域的土邦和侯國,英國通過王侯領,由本土統治者管轄,英國國王僅通過印度總督行使宗主權。這樣通過這樣“既統又治”的管理方式,英國的幾代國王實現了君臨印度的目標。

英國在印度的直接統治歷經了5位君主,持續了89年,印度也在世界地圖上消失了89年之久,直至二戰過後,英國的國力在二戰中基本喪盡,從世界最強國淪落為二流國家,在也無力維持對印度的殖民統治,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依照“蒙巴頓方案”相繼獨立,英王正式結束了對印度的統治,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建立了共和國,印度皇帝這個頭銜旋即結束了其短暫的使命。

為什麼印度本身沒有自己的皇帝?英國國王又為何要做印度皇帝?

三、為什麼是印度皇帝而不是不列顛皇帝?

瞭解了前面的歷史背景後,本文討論的問題我們就已經回答完一半了,由於印度在歷史上長期的分裂,在印度本土幾乎沒有任何政權的統治者能夠宣稱自己是印度皇帝,而北方外來的伊斯蘭政權要麼也無法完成對印度的統一,要麼就是對印度這個地區缺乏認同感而不會宣稱和認為自己是印度皇帝。但為什麼英國卻對印度皇帝這個頭銜如此執著呢?為什麼英國不選擇英國皇帝或不列顛皇帝呢?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不選擇英國皇帝或不列顛皇帝是基於歐洲的宗教歷史背景。雖然歐洲有著眾多皇帝:拜占庭皇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帝國皇帝、俄羅斯的沙皇、甚至奧斯曼帝國蘇丹(奧斯曼不完全是歐洲國家,但部分被歐洲社會認可)等等,

但他們的法理根源都是一個——羅馬帝國的皇帝,這些帝國要麼是羅馬帝國的遺產殘留(比如拜占庭帝國),要麼聲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比如神聖羅馬帝國、沙皇俄國),要麼或多或少都強調下自己和羅馬帝國的淵源,甚至自立法蘭西帝國的拿破崙也是在解散羅馬帝國繼承者神聖羅馬帝國之後稱帝的。

在歐洲,人們普遍認可皇帝與羅馬帝國的淵源,但英國的王室和建國曆史都和羅馬帝國缺乏淵源,甚至英國地處歐陸邊陲,也不佔有曾經羅馬帝國的政治和宗教象徵的城市和地域,以英國或大不列顛為頭銜建立帝國缺乏法理和思想基礎;

為什麼印度本身沒有自己的皇帝?英國國王又為何要做印度皇帝?

疆域遼闊的羅馬帝國,歐洲後來主要的帝國都和羅馬帝國有著各種淵源

其次,建立不列顛帝國,成為不列顛皇帝也不具有現實意義。英國崛起於資產階級革命以及其帶來的工業革命,它的根基是資產階級民主和資本主義經濟。雖然英國在海外的確是殖民帝國,並且英國在其殖民地域也這樣宣稱(大英帝國),但對於英國本土,則是君主立憲制度,傳統的帝國皇帝,充滿著專制主義色彩,顯然,基於本土創立不列顛的帝國頭銜不僅沒有意義,還會受到本土資產階級的反感。

而選擇“印度皇帝”這個頭銜,則是基於對印度統治的需要。經過印度民族大起義,英國人意識到了需要重新調整對印度的殖民政策,英國政府取代之前的貿易公司直接統治印度,原有的印度本土政權——莫臥兒帝國也被推翻。而以不列顛王國國王的頭銜統治印度,

顯然有些分量不足,而印度皇帝這個頭銜則能一舉兩得,除了分量充足外,冠以“印度”的頭銜可以照顧了印度逐漸崛起並日益洶湧的民族主義情緒。最後建立“印度帝國”來統治印度也具有現實意義,基於“印度皇帝”的法理,英國可以名正言順的對印度進行進一步的殖民統治,建立健全在地方的統治機構。

為什麼印度本身沒有自己的皇帝?英國國王又為何要做印度皇帝?

印度皇帝皇冠

除此之外,當然,也不能排除統治者有出於虛榮心方面的原因。回顧18、19世紀,尤其是19世紀下半葉,資本主義發展進入帝國主義時期,當時的主要君主國列強紛紛稱帝(比如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法蘭西帝國、俄羅斯帝國甚至日本帝國等),作為老牌的殖民帝國和一流強國,英王以“印度皇帝”的名義稱帝也不無與其他國家一爭高下的色彩。

參考文獻:

【德】迪·羅特蒙特 赫·庫爾克著,王立新等譯:《印度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

【英】P.J.馬歇爾主編,樊新志等譯:《劍橋插圖大英帝國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版;

【美】皮埃爾·拉邁松編,方友忠等譯:《西方文明史》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