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6岁,下岗开饭店帮困难群众40多年,收养的弃婴如今让我欣慰


#自拍我的故事#大家好,我叫刘保国,今年56岁,家住安徽省涡阳县,1984年我从老家入伍到南京,在部队任汽车修理工,1988年退伍后被安置到涡阳县一家大理石厂,多年后该厂倒闭,我和同样下岗失业的妻子,在涡阳的一个社区摆起小吃摊,维持生计。我40多年如一日做好事,帮助贫困老人、抢救车祸伤员、收养弃婴,用行动诠释着新时期的雷锋精神,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涡阳活雷锋”。刘保国口述 涡小胖说事整理拍摄 部分照片由本人提供

我和妻子在社区内开了一家饭店,对乞丐、流浪人员和家庭困难的人员,到饭店吃饭一律免费。有时候,看到困难老人,我就想伸出援助之手,可自己能力有限,想来想去,为旁边的医院开饭店,为困难病人免费送餐最可行,也符合老人的需要。平时,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我还会帮助拿药,修理拐杖和轮椅等。渐渐地,我的小吃部被当地群众称为“爱心饭店”。

我长年累月帮助他人,妻子田秀芳曾经很不理解说,咱们挣钱也很辛苦,都帮助别人,自己咋办呢?听到妻子的埋怨,我总是笑道,别人有困难咱尽力帮,等咱有困难的时候也会有人帮。如今,我的“爱心饭店”已坚持给困难老人送餐40余年。只要他人有需要,我就一直坚持下去。


1999年春,我家附近的农科所门前发生一起车祸。一辆机动三轮车侧翻,驾驶员左腿卡到车轮里,鲜血直流。我见状,跑到300米开外的省道立交桥附近拦下一辆机动三轮车,把伤者抱上车,送往10里外的县医院抢救。由于当时男子已昏迷,联系不到其家人,我垫付了手术费并在手术单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使手术得以及时进行。

多年来,我遇到过多次类似的事情,每次我都会及时救助,从没有考虑过会被别人当成肇事者。帮别人垫付医药费,也从没考虑过伤者会不会还钱。还不还都无所谓,不还钱说明他家里有困难,就算我捐助了,况且那些钱还救了人命,花得值。

2005年6月,我和妻子到县医院办事,看到二楼门诊室的椅子上有一个男婴在大声哭泣。据周围人说,孩子已放在这里二三天了。我赶紧让妻子拿来水给孩子喝,孩子一下将一杯水全喝了,看着眼前的弃婴,我很是心疼。这是电视台看到我收养弃婴时,做的专题报道证明。


后来,我就和妻子商量,抱走抚养孩子。当时妻子很不乐意,毕竟家里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负担不轻。但妻子知道我的为人,最后还是同意把孩子抱回了家。

到家后,我们为孩子洗了个澡,又买来了纸尿裤。这一天,我把男婴抱在怀里,一夜没合眼。第二天一早,我把孩子抱到涡阳县人民医院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孩子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同时伴有肺动脉高压。我带孩子先后到合肥、蚌埠、南京等地看病,花费了10余万元。

幸运的是,孩子病渐渐治愈,我还在县民政局办理了领养手续。如今,孩子在我们夫妻俩的照顾下,走进了校园,现在已是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让我感到欣慰的事,孩子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还特别懂事孝顺,前不久,我生病发烧躺在床上,孩子看到后,感激帮我拿毛巾擦拭身上,又端茶倒水,每次看到懂事的儿子,我心里很开心,这么多年的辛苦也值得了!

俗话说,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做好事不是为了给谁看,而是要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仰不愧天,俯不怍人。这么多年来,我资助贫困家庭、为困难群众介绍工作、救助走失女子,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感觉自己活的值了。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最崇拜的人就是雷锋,最想成为像他一样的人。我会尽己所能继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2012年,在组织的关心和鼓励下,我被评为“中国好人”。这是2017年,我受邀参加一家康复医院的疗养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