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問暖”有結果!鄭州一小區“挨凍”的300戶居民終於“暖”起來了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文 記者 鄧萬里/圖

11月14日,河南商報以《暖氣費到現在只交了約1/6 這個小區居民真要“挨凍”了嗎》為題,關注華山公寓小區300戶居民的用暖難題。目前,此事有了實質性進展。

11月19日,經過該小區物業和鄭州市熱力總公司協商,雙方當天簽訂了供熱協議。截至發稿前,鄭州市熱力總公司已經為華山公寓的居民打開閥門,300戶居民可以過個暖和的冬天了。

商報“問暖”有結果!鄭州一小區“挨凍”的300戶居民終於“暖”起來了

【今冬供暖季,這個小區300戶居民可以“暖”起來了】

“正式供暖已經開始了,我們小區還沒動靜,這可咋辦?”家住鄭州華山公寓的楊女士,為今冬用暖發愁。

華山公寓小區原來由新力電廠直接供熱,去年新力電廠外遷後,劃歸到鄭州市熱力總公司供熱區域。由於小區依然是串聯採暖系統,導致熱力公司遲遲無法“接手”。為了保證居民用熱,採用物業代收暖氣費、鄭州市熱力總公司以小區為單位提供計量供熱的“過渡”模式。

但是,由於該小區居民交費比例太低,物業無法與熱力公司籤供熱協議,用暖問題一直擱置。11月14日,河南商報曾以《暖氣費到現在只交了約1/6 這個小區居民真要“挨凍”了嗎》報道過此事。

11月19日,該小區物業和熱力公司共同協商決定,物業先給熱力公司繳納一部分預備金,保證居民用暖,隨後再催繳熱費,最後在供暖季結束後向熱力公司統一結算。也就是說,今冬供暖季,該小區300多戶居民家裡可以熱起來了。

商報“問暖”有結果!鄭州一小區“挨凍”的300戶居民終於“暖”起來了

鄭州市熱力總公司西區供熱分公司經營科科長全代軍表示,集中供熱是民生工程,雖然該小區存在收費難的問題,但為了保證居民用暖,願意和物業一起努力,“先給大家把暖氣供上再說。”

【這14家“串聯”用戶,需在明年前完成分戶改造】

在鄭州西區,和華山公寓小區的“同病相憐”的,共有14家單位和小區。這些單位和小區都是“串聯”用戶,沒有進行過分戶改造,居民對於入戶改造態度不一,支持和反對兼而有之,導致熱力公司無法完全接管。

商報“問暖”有結果!鄭州一小區“挨凍”的300戶居民終於“暖”起來了

然而,這樣的情況亟待改善,否則小區居民將面臨無法用暖的尷尬。鄭州市熱力總公司西區供熱分公司經理曾波解釋,根據《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新力電力外遷後集中供熱相關問題的會議紀要》,新力電廠既有用戶應該在2018年到2020年分三年完成供熱設施改造,也就是說,截至2020年,符合上述情況的小區,需要完成入戶改造,隨後由鄭州市熱力總公司直接接管。

曾波介紹,受新力電廠外遷影響的西區單位和小區共有28家,已在今年夏天對14家進行過深度改造,這14家均為“並聯”用戶,在此基礎上,熱力公司配備了一系列“黑科技”設備:熱表,安裝單元樓管道入口,可以顯示流量和進、回水溫度;遠程入戶關斷閥,可在用戶交納熱費後自動開閥;自力式壓差平衡閥,可以自動調節小區壓力和流量,讓小區用熱更加平穩均衡。

“改造之後,我們會對管網進行沖洗,解決濾網堵塞等問題,提升供熱質量。”曾波說,沒有改造的14家單位和小區,還要持續推進,庭院管網改造和居民家中的入戶改造需要同時進行,希望物業或後勤以及小區居民可以積極配合。

【建議物業引入“有償服務”,解決居民暖氣維修問題】

沒有進行改造的14家單位和小區,為何不願意改?

據全代軍介紹,這些小區原本供熱效果差,居民聽說要改造交費,心裡本能地充滿牴觸情緒,導致物業收取今冬供暖季熱費都成問題,更別提要繼續推進分戶改造了,“華山公寓的物業比較積極,一直在和居民溝通,不像有的小區物業當‘甩手掌櫃’,連今年的供暖費用也不收了。”

除此之外,還有小區居民擔心由鄭州市熱力總公司接管後,遇到供暖問題找不到人,存在服務上的不便。

針對這種情況,曾波表示,每個小區都張貼著熱力專管員、施工人員和總負責人的電話,“忙的時候,專管員電話從早響到晚,每天一塊電池,再加一個充電寶都不夠用。”

用戶在撥打報修電話之前,可以先自行檢查家中分水器閥門是否打開,是否給暖氣片進行排氣,減少等待時間,用戶需要提升對家中設施的維護管理意識。

同時,曾波建議物業可以引入“有償服務”,將暖氣維修等工作“外包”給專業人士,“比如居民家中暖氣片堵了,就可以及時上門,對於物業或者是居民來說,都是最方便的操作。”

(河南商報編輯 施尚景 見習編輯 劉夢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