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唱转起来》收视率成功的背后——短视频时代下的综艺新生儿

如果说2017年是综艺节目里的“慢综艺”元年的话,那么《嗨唱转起来》(以下简称嗨唱)就是“简综艺”的开国元勋。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标签,给《嗨唱》的成功添了一把火。那么,在《嗨唱》塑造“高收视率”和“高互动性”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因素呢,在追完五期节目后,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1. 互联网+大环境下的“短视频”流量狂欢

《嗨唱转起来》收视率成功的背后——短视频时代下的综艺新生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大众媒体的逐渐落幕与新的自媒体时代开启。短视频这个名词的频率在我们面前刷新的越来越快,从最开始快手,抖音的两枝独秀,再到后来的百花齐放,他们成功地把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碎片时间充分的利用了起来。这其中更是捧红了一大批网红:给俩小猫配音的刘二豆,还有全能歌姬冯提莫,以及口红王子李佳琦…… 其中李佳琦更被称为:战胜马云的口红一哥,由此可见,网红带货能力有多么的强大。

而综艺节目的作用恰恰就是在治愈当下主流都市人的焦虑感,从而得到解压的效果。而《嗨唱》成功地把二者结合到了一起:这种开唱即高潮的设定,不仅迎合了时下短视频的消费模式,更为现代都市人制造了一个卸下烦恼的综艺“乌托邦”。

2. 麻雀虽小而五脏俱全,《嗨唱》简约不简单

《嗨唱转起来》收视率成功的背后——短视频时代下的综艺新生儿

在当下,大众的审美越来越高,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早已不复存在,只有最优质的内从才可以从互联网时代迅速称王。每期超过20首从五十年代至今传唱度极高的热曲:一开口就勾起嘉宾回忆并纷纷亮灯的《桃花朵朵开》,还有一直只闻其声,不知其人《我愿意平凡的陪在你身旁》,现场嘉宾纷纷表示,终于见到真人了,以及冻龄女神杨钰莹亲自登台演唱《偷偷的告诉你》,勾起了太多人的回忆。

《嗨唱转起来》收视率成功的背后——短视频时代下的综艺新生儿

再加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嗨唱达人,且不乏经典曲目的全新翻唱:京剧版《青花瓷》、情景串烧版《九妹》、钢铁版《隐形的翅膀》,科技感十足的场景,都是《嗨唱》逐鹿中原的秘密武器。不得不说,简单却精致的《嗨唱》可以被看成2019年最有看点的综艺节目之一。

3. 大咖云集的嗨唱狂欢,有趣的灵魂永不落幕

《嗨唱转起来》收视率成功的背后——短视频时代下的综艺新生儿

罗志祥,大张伟,谢娜,腾格尔,郭麒麟,易烊千玺,杨紫,魏大勋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嘉宾,粉丝可以遍及所有年龄段,受众画像清晰而明确。而在《嗨唱》的模式下,驻场嘉宾与嗨唱歌手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区别于传统综艺的你问我答,就连评委嘉宾也参与其中和嗨唱歌手同台表演——在某一期节目中谢娜接受嗨唱歌手斯外戈的邀请,同台演出情景歌剧,笑料频出,二者十分融洽的“玩”在一起,给在座的每一位一种十分舒适的视听享受。虽然最终也没能阻止斯外戈的淘汰,但是不得不说大众传媒的主旨被十分完美的诠释了出来。

4.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长风破浪会有时

有一说一,当一件艺术品太过优秀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他的作者。直到追完五期《嗨唱》我才注意到他的制作团队是湖南卫视。嘴上不由得碎碎念:“怪不得会这样”。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上网看视频的人是越来越多,而坐在电视机前的人越来越少,为什么芒果台一直可以收视长虹?因为有趣且创新,一流的创作团队和一流的嘉宾主持,创造出来太多太多大家耳熟能详的节目了——《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向往的生活》《我是歌手》……古语有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足以优胜劣汰。

《嗨唱转起来》收视率成功的背后——短视频时代下的综艺新生儿

看《嗨唱》的时候给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太接地气了。60秒的演唱规则和舞台上的转盘,喜欢就留下,不喜欢就划走,给人一种抖音既视感。而且,歌手唱歌开唱即高潮,直奔主题。极大地满足了大家的娱乐需求,而且,真的很爽。再加上科技感十足的舞台,酷炫华丽的后期特效,简直就是中国版的《头号玩家》!

《嗨唱转起来》收视率成功的背后——短视频时代下的综艺新生儿

然而,通过了第一轮的嗨唱歌手还远远没有通关游戏,他们依旧要迎接第二轮的考验:来自现场观众的投票支持,也就是说,即使是通过了评审的考验,也别想躲过观众的火眼金睛,过不了考验,你依旧得被“划走”。

《嗨唱转起来》收视率成功的背后——短视频时代下的综艺新生儿

再加上嘉宾们的插科打诨,无疑不是一种享受。

《嗨唱转起来》收视率成功的背后——短视频时代下的综艺新生儿

由此看来,“简综艺”这个新生儿虽然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就创新来说,他无疑是一座十分重要的里程碑,也必将像“慢综艺”一样成为综艺圈的新趋势。而《嗨唱》已然成为这个趋势的领头羊,他就是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