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个矛盾,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人们还是喜欢争论

作者/芨芨草

人生三个矛盾,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人们还是喜欢争论

人的一生,都是各种矛盾串成的。

英国作家威·布莱克在《天堂与地狱的婚姻》中说过:“没有矛盾就没有进步。吸引和排斥,理智和激情,爱和恨,都是人类存在必不可少的。”

虽然道理大家都懂,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还是让人生厌,总想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但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实践,大部分都是无功而返。一是矛盾太多,无法分清先解决那个,后解决那个;二是矛盾太固执,不等你找到解决的方法,就已经被消磨完了斗志;三才是最重要的,好像没有人能解决这些矛盾,因为矛盾不是对错,此消彼长,永不停息。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矛盾,就能说明问题。

人生三个矛盾,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人们还是喜欢争论

一是争论问题时,我们是否要以说服对方为目的。

这种事的突出例子就是家务事。

该买贵一点的电视,还是普通的;该不该交养老保险;周末是去郊区玩还是去聚会;晚上吃炖肉还是素食……这些矛盾常常成为一个家庭中引起争吵的导火索。

都说“夫妻之间要相互理解”,对啊,大家都这么想:你为什么不理解我?对方又会说:我为什么要理解你,不是你理解我?归根到底,还是没法相互理解。因为即使一个人做出了让步,也只是让步,矛盾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让步也不是理解,很多时候是性格决定的。因为在家庭中,强势的一方总是占上风。

人生三个矛盾,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人们还是喜欢争论

我同样也不能忍住和同事朋友的争执,虽然事后也后悔,但总觉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对于比我弱的,我总想教育他要发愤图强,不要整天沉湎与游戏中;对于比我强的想来教育我,我又会反驳他,质问他有什么资格来教育我。这样转了一个圈,其实都是矛盾的:想教育别人,又不想让别人教育。

还有道歉。明知道错了,就是不道歉,好像一道歉就是示弱。如果别人劝你,道歉不就是嘴巴一张一合,说出两个字,有这么难吗?对啊,我也知道很简单,但就是张不开嘴,你能把我怎么着?

后来,我想明白了,之说以说不到一块去,是大家太熟悉了,对方“翘什么尾巴,拉什么屎”一清二楚,心里不服气。如果是请来的大师来讲课,很多人又失去了这种逆反心理,恭恭敬敬地听大师讲,然后花钱买下一堆保健品,还洋洋自得,认为沾光了。同学朋友说你上当了,你又会振振有词进行反驳,不甘落后。

人生三个矛盾,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人们还是喜欢争论

网上看到一句话: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是:一,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口袋;二,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好像除了传业授道的老师,我们很难听进去别人的话,这似乎是大部分人很难改的秉性。

但清醒的时候,我们又会想:别人劝我们是好心,我们为什么不听呢?下一次一定要改正这个错误做法,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但想归想,一觉醒来,还是老样子。

有人拿胸怀和格局说事,其实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很多大文豪、哲学家写出煌煌巨著,但一样为了一个观点和别人在公共场合大打出手,甚至还用刀剑或手枪决斗。其实,这是利己的人性本能在作怪。因为很多人在劝别人的时候,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这或许是争执不休的矛盾焦点。

人生三个矛盾,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人们还是喜欢争论

二是穷人是否生孩子,有无实力和下一代成才有没有关系。

古代说“寒门出才子”,现在又说“穷人不要生孩”,是时代进步了,还是人更自私了?

果然,争论又开始了。

正方说,穷人确实不能随便生孩子,你自己都养不好自己,怎么给孩子一个幸福成长的空间?别人家的孩子都区上辅导班了,你的孩子却只能在大街上玩泥巴,你这不是害了孩子?更有很多人生了孩子后觉得很辛苦,就早早让孩子辍学去打工挣钱养家。这样,大人觉得辛苦怨孩子,孩子没有机会得到好的教育,可谓恶性循环,不如不生。

反方则认为,“能说出这样话的人绝对是一个没有担当和极度不负责任的人,你的父母生你的时候如果也这么想,那么今天还会不会有你这样的人在这大放厥词呢?”并且他们还认为,穷与富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干成大事业的人,父母都是很平凡的人。

人生三个矛盾,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人们还是喜欢争论

比如,莎士比亚的父亲是一个屠夫,他年少时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梳毛工,其他人则认为他可能会做学校的门卫,以后顶多成为一个代写文书的文员而已。然而他却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还有,哥白尼是一位波兰面包师的儿子,培根的父母是纺织工人……

外国如此,中国也不例外。据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中的资料显示,北宋能入《宋史》的官员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占57.9%。

看完后您支持哪一方?还是觉得更矛盾了?

人生三个矛盾,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人们还是喜欢争论

三是参加饭局时,是否带朋友去蹭饭。

朋友分两种,男女朋友和一般朋友。

男女朋友一般是恋人关系,一个被邀请,是否带恋人去,似乎比一般朋友更理直气壮。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酒场上有生人在场,即使是朋友的恋人。

一般朋友就更别说了。约朋友吃饭,朋友带着朋友来赴宴,很多人觉得尴尬。

但也不是所有人不喜欢这种现象。因为有人就喜欢在酒场上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说不定哪个陌生人在喝几杯酒后,明天就成为自己的生意伙伴呢。

你看,就这么点事,也是矛盾的。

人生三个矛盾,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人们还是喜欢争论

不喜欢别人带朋友蹭饭的人认为:我请客,是请你,不是请你的朋友。我和他素不相识,凭啥我花钱请他?

还有就是工作应酬,本来大家想喝着小酒聊点买卖,生人在场,不是要泄露商业秘密了?

还有家庭聚会,大家都有血缘关系,突然多出一个另类来,说话都感觉不方便。

带朋友来蹭饭的则想:我和你是朋友,和他也是朋友,根据等量代换原理,你们也是朋友,有啥不合适的?再说,不就是多双筷子,看把你心疼的。还有,装什么,你一个小公司,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商业秘密?

如此一来,朋友之间可能就会因为好像是“从天而降”“不请自来”的那个人闹矛盾。

不过,我本人倾向于不要带朋友去蹭饭。这是有深刻教训的。

人生三个矛盾,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人们还是喜欢争论

​一次一个朋友请客,本来约了三个人,结果其中一个朋友又带去了三个。场面相当尴尬,那顿饭吃得真是疙疙瘩瘩。原因是,请客的朋友本来不富裕,突然多了三个人,又能吃又能喝的,一下子吃去了他的半月生活费,害得他好久不敢再说请客的事情。

其实,这只是万千生活矛盾中的沧海一粟,因为“生命在于矛盾,在于运动,一旦矛盾消除,运动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歌德:《浮士德》)。”

波斯作家内扎米在《蕾莉与马杰农》中也说过:一张薄纸也可分正反两面,箭垛也都能两边承受羽箭。一方面事情取决于人的策划筹谋,一方面上天早把命运铸就。哪里能找到一枝生花妙笔,一张纸上写尽这两层道理?一朵花儿表面看来无比鲜艳,仔细看时却有扎人的刺儿尖尖。有时一串葡萄看来尚未熟透,但品尝起来或许香甜可口。饥饿确实使人虚弱无力,但净化了积食,又对身体有益。既然世事如此,有反有正,你切莫一味固执,而应迁就顺应。

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纠结于这些生活中的矛盾?还是顺其自然吧。因为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确实没有标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