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日本服装巨头,一年在中国捞金上百亿,却在本土被嫌弃

双十一的活动已经结束有6天了,却依旧有很多人没从抢购的热潮中回过神来,毕竟单是下了,但东西却还在路上,甚至还有不少没发货。

今年双十一,优衣库再次创下了不菲的佳绩。相比于去年,优衣库仅用35秒破了1亿的销售额,今年,优衣库反倒是什么也没公布,只是默默登上了天猫销售额10亿榜单中,其中男装和女装分别拿下了品牌销售排行榜的第1名,内衣也拿下了第2的好成绩。

这家日本服装巨头,一年在中国捞金上百亿,却在本土被嫌弃

事实上,优衣库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意外,作为世界第四大零售商,优衣库在全球拥有近3000多家门店,其中,光是中国就有700多家。当然,优衣库的目标绝不是到此为止。早在2015年,优衣库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柳井正就透露每年要在中国新增100多家店铺,计划将开3000家店铺,而这个数量是日本现有店面的三倍以上。

优衣库诞生于1953年,如今也有60多岁,在日本也因为其极高的“性价比”和质量保证,一直有着很高的认可度,说到这,可以类比一下中国的小米。日本人也经常用这样的玩笑来调侃优衣库的“廉价”:“随便吃碗面都要1000多日元,优衣库一般的短袖差不多是1500日元。”

这家日本服装巨头,一年在中国捞金上百亿,却在本土被嫌弃

然而,自2012年起,优衣库在日本本土市场的布局就出现了停滞。到2016年,优衣库的经营利润曾一度暴跌22.6%,日本国内业绩更是惨淡,增长率仅为2%,远低于上一年度的9%,店铺数量也已经多年没出现大规模的增长。

对于近些年日本国内增长的乏力,优衣库的官方解释是,对天气预判错误,导致了衣服不合时节,因而影响了销售。但是,作为服装制造企业,多次用“天气原因”来回避亏损现实也确实也写说不过去了。日本某电台曾对年轻人就此事做过一个采访,而大多数年轻人则认为,优衣库款式还是过于单一,容易撞衫。

对此,优衣库高层则多次对外表示,本土市场发展的局限性较大,海外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将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

这家日本服装巨头,一年在中国捞金上百亿,却在本土被嫌弃

资料显示,优衣库自2002年正式进入中国,2012年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开店速度,2013年在上海开设了全球旗舰店,占地8000多平方米,比东京旗舰店和纽约旗舰店都大。随着中国电商的迅速发展,优衣库于2009年入驻天猫,发力线上渠道。从历年“双11”数据来看,优衣库的销售额在不断提升,2015年突破了6亿元,成为了当年的服装销售冠军。自此,优衣库“双11”销售排名稳定在天猫“双11”服饰类目的前三。

这家日本服装巨头,一年在中国捞金上百亿,却在本土被嫌弃

然而,优衣库在刚进入中国价格是比较低廉的,但是销量并不怎么好。后来优衣库针对中国的的消费者的心,特意打造了相应的品牌宣传形象。随后将价格提高到日本市场的115%左右,虽然如此,但是相对于其他差不多品质的品牌,优衣库的价格很平民,价格都是大家能够接受的程度。再加上经常有的促销活动,大家还是很乐意在优衣库买东西的。

正是因为这个品牌已经摸透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所以在中国成功更是肯定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