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生理曲度變直,所蘊含的椎體信號改變機理

解剖學基礎

脊柱是人體運動的主軸 ,由多個椎體和多重關節( 椎間關節和椎小關節) 組成 。眾多肌肉和韌帶緊緊圍繞 ,並有生理彎曲 ,以滿足脊柱的堅固性和可動性( 柔韌性) 。其活動分三維方向和六個自由度。腰椎曲度依賴於椎間盤和其後方小關節組成的三關節複合體 , 且腰椎生理曲線可能在椎間盤和小關節之間起協調作用 , 使關節複合體之間相互作用。

生理曲度變直的臨床意義

脊柱正常的生理彎曲也使各部位椎體和後部結構承受壓力的比例各有不同 , 如胸腰段曲度直 , 椎體承受壓力載荷的比例最高 ,達 80 %, 中下部腰椎體則承受70 %的壓力載荷。

腰椎曲度變直是腰椎自身增加穩定而出現的代償性姿勢 ,可繼發引起關節軟骨損傷和腰神經後支嵌頓, 形成腰腿疼症狀 。同時腰腿疼症狀因避痛反應使患者處於被動體位 ,促使腰椎前凸消失。由於失去腰曲對壓力負荷的緩衝 ,腰椎曲度變直可能使脊柱腰段的整體剛度增強 ,腰椎各椎體承受壓力負荷的比例相同或相似且處於較高的水平 。

生理曲度變直的椎體信號改變

腰椎曲度正常組胸腰段( T11 ~ L 1 ) 椎體內 T1WI 像上出現高信號的比例較高( 66 . 7 %~ 100 % ) , L 2 ~ 5椎體內出現高信號的比例較低( 16 . 7 %~ 30 % ) ,統計學處理結果顯示差別有顯著性意義 。

曲度變直組 T11 ~ L 4 椎體內高信號的比例處於較高的水平( 63 . 3%~ 93 . 3 % ) , 統計學處理結果顯示各椎體內高信號的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 . 11 >0 . 05) 。但 L 5 椎體內高信號的發生率低於T11 ~ L 4 的水平。

腰椎生理曲度變直,所蘊含的椎體信號改變機理

磁共振信號改變的原因

腰椎曲度變直時腰椎各椎體承受的壓力負荷增高且在 T1WI 像上表現為高信號( 代表脂肪信號) ,對此現象的解釋可能為 :

①腰椎曲度變直減小了關節複合體( 椎間盤和椎小關節)和肌肉等軟組織在承受壓力負荷時的緩衝作用 , 增加了各椎體承受壓力的比例並使各椎體承受的壓力趨於一致 ;

②有學者提出椎體同椎間盤一樣屬粘彈性材料 ,在承受負荷時內壓將明顯增加,即椎體終板在加壓時有肯定的向內移位 ,在垂直壓縮時 , 椎體上下終板的中央及松質骨鄰近終板的中央部位應力最高 ;

③經常或過渡的負載導致骨內壓增加 , 增高的骨內壓使骨髓血管中血流變慢 ,血液淤滯 ,增高的骨內壓和淤滯的血液均可造成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和血管栓塞,最終導致骨髓內營養障礙 ,導致骨髓造血細胞的減少和脂肪成份增多 , 即絕對或相對缺血造成紅骨髓向黃骨髓的轉化;

④經常承受的較高應力增加了骨內壓 , 後者可能直接導致局部骨髓內紅骨髓的退變和黃骨髓的替代

【版權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繫刪除

喜歡本期內容的 求收藏 求轉發

如果您有ct片問題也可以直接頭條私信

或者直接在應用商店下載放射沙龍app與放射科醫生在線互動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