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狼共舞”公募攜手銀行理財子公司奮戰權益市場

原標題:“與狼共舞” 公募攜手銀行理財子公司奮戰權益市場

⊙上海證券報 陸海晴 ○編輯 張亦文

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消息曾讓不少公募人士憂心忡忡,更有人高呼“狼來了”。距離第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已有近半年時間,事實上,公募基金更多的是“與狼共舞”。

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選擇通過基金公司專戶方式參與A股市場投資,同時,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則借道公募基金產品參與權益類投資。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基金公司而言,與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關係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將是合作大於競爭。

銀行理財子公司借道公募入市

2019年6月初,國內首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正式開業運營,開業之初就馬不停蹄地與多家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展開合作。中國基金業協會網站顯示,7月,建信基金成立建信理財固收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華夏資本有限公司成立建信理財固收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華泰柏瑞基金成立建信理財權益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9月到11月,建信理財繼續與其他基金公司合作,分別成立了中歐基金-建信理財固收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大成基金-建信理財權益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易方達基金-建信理財權益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多家大型基金公司表示,近期確實接了不少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委外資金。“以前都是和銀行資管合作,現在成立銀行理財子公司後,雙方的合作仍然在繼續。最近和不少銀行資管負責人見面,昨天上午就見了兩個負責人。”滬上某基金公司權益總監表示。

此外,多隻銀行理財產品借道公募基金參與股票投資。例如,中銀理財旗下的智富(科創打新)是權益產品,權益類佔比不超過80%,其中一部分參與科創板打新或打新所需的股票底倉,另一部分投資ETF、主動管理型股票基金。類似的還有工銀理財的“鑫得利”量化策略861天、“全鑫權益”系列混合類產品,均採取FOF的投資模式。

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負責人表示,現在債券收益率較低,不是向信用風險要收益,就是向權益市場要收益。但是向信用風險要收益承擔的風險太大,一旦購買的信用債踩雷將會受傷嚴重,而權益市場現在估值水平較低,將是未來收益的主要來源。同時,他認為,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並不容易,投資人接受淨值型產品的波動至少需要3年時間,銀行理財子公司參與權益市場大多數時候還是通過委外、FOF、MOM等形式,很少會自己直接投股票。

未來合作將大於競爭

滬上某基金公司總經理透露,自己近期正帶隊走訪已經開業的7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就目前看到的情況而言,銀行理財子公司雖然員工數量不少,但是缺乏專業性人才,特別是權益類投資人才。而因為公募基金具有更好的薪酬機制,銀行理財子公司很難挖到明星基金經理。

“銀行理財子公司壓力比較大,因為投研團隊不是一時能培養出來的。”他補充說,“某銀行理財子公司負責人告訴我,未來將以外部合作為主,讓我們早點去完成基金公司的准入事項。”

上述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與銀行理財子公司展開合作,需要滿足資產管理規模、基金業績等一些硬性標準,但是公司成立不久,有一定難度,未來將在單隻產品特色上進行突破來滿足客戶需求。

中信證券首席FICC分析師明明認為,今年9月出臺的《淨資本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規定,除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外,理財資金投資的各類資產為按照穿透原則確定的底層資產,且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的風險係數為0,這一規定有助於理財子公司加強與公募基金的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