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後,如果清政府不投降,結果會怎麼樣?

墨雲說歷史


首先我們來看看,辛亥革命以後,清廷能夠依仗的兵力有哪些?

自老佛爺從西安回京之後,就開始了一系列大規模的改革運動,其中關於軍事的變革,是將原來的綠營幾乎全部撤出,朝廷經制之兵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清末新軍系統。

而清末的新軍編練,也不是由中央統籌安排,一來中央沒有那麼多錢,二來,地方也不怎麼聽中央號令了,所以清政府索性把編練新軍的權力下放到了地方督撫。

那麼到了辛亥革命前後,全國新軍總兵力有多少呢?

武昌起義爆發時,全國共有26鎮,軍官11463人,士兵168544人,這就是全國編制內的部隊總人數,至於編制外的,並不屬於能夠面對大規模戰爭的軍隊。

辛亥革命爆發以後,南方基本宣告獨立,等於說南方新軍已經自成體系,屬於叛軍,那麼此時此刻還屬於清廷陣營的軍隊還有多少?

首先就是清廷的中央軍北洋六鎮,這六鎮是全國新軍中戰力最強的部隊,也是最早編練的部隊,以淮軍北洋海軍為根基,在袁世凱小站練兵的情況下不斷髮展而來。

這六鎮人馬,是在新軍編練的過程中不根據具體情況擴充或吸收其他部隊形成的,第一鎮成軍與1905年7月,總兵力11746,駐地在保定,來源是原來的京旗常備軍。

第二鎮,成軍與1903年7月,總兵力12468,駐地遷安,是原來的北洋常備軍第一鎮,左鎮兩部分合編而來。

第三鎮成軍1904年5月,總兵力11883人,駐地保定,改編於北洋常備軍第三鎮。

第四鎮成軍1904年5月,總兵力11883人,駐地馬場,從北洋常備軍第二鎮合右鎮改編而來。

第五鎮成軍1905年5月,總兵力11746人,駐地濟南,以北洋常備軍第五鎮,武衛右軍先鋒隊為基礎改編。

第六鎮成軍於1905年5月,總兵力11846人,駐地北京,為北洋常備軍第五鎮,武衛右軍、自強軍、新練軍合編而來。

北洋六鎮是清廷的基本盤,但很遺憾的是六鎮除了第一鎮以外,其指揮官清一色的袁世凱小站練兵時的部下,而袁世凱當初練兵,是將其作為私人武裝來練的。

辛亥革命爆發以後,原本被攝政王載灃擠下野的袁世凱被重新啟用,等於是這5鎮人馬又重新回到了袁世凱手中,而第一鎮,實際上只是換個指揮官的問題,中下層軍官裡面大部分都是袁世凱的人。

這等於就是說,清廷的武力基本盤全都握在老袁手中,清政府是降是戰,也需要老袁點頭才行。

當然,並不是說清廷就沒有完全是自己的人的新軍。禁衛軍就是一直純粹的皇族武裝,其中旗人佔了極大的比例,而武器裝備也十分精良,武昌起義爆發不久後,禁衛軍的炮隊首命南下,曾在武昌用火炮兩次大敗革命軍,可見這支部隊還是具有一定實力的。

等到老袁上臺以後,這支部隊和第一鎮合編為第一軍,由載濤都統駐守京畿,專門負責巡護、彈壓京師附近地區。

可這支清皇室唯一可以依仗的部隊,沒過多久就被老袁奪權了。老袁上臺沒多久,就提出了““當次干戈擾攘之際,皇族必須親自出徵,以為各軍表率。”,載濤直接被嚇尿,提出讓袁世凱來調遣第一鎮,由此,老袁徹底掌控了陸軍第一鎮,也就是北洋第一鎮。

沒過多久,禁衛軍的兵權也被老袁奪走,安插了馮國璋為禁衛軍總統,忠於皇室的滿清軍官全部被調走,自此,禁衛軍為袁世凱所控制。

到了這個時候,清廷就只剩下一個空架子,沒有任何忠於自己的武裝力量,他們只能指望袁世凱。

而老袁本人就是個搞投機的,怎麼可能在全國一片“倒清”的局勢下還堅持“保清”抵抗到底?他又不姓愛新覺羅,皇帝又輪不到他來做。

哪怕清政府皇族滿人不願意投降,個個都是硬骨頭,但是沒錢,沒兵,拿什麼鎮壓革命?老袁分分鐘就能教他們做人,大不了就是把滿清皇族全數推上斷頭臺,然後老袁跟南邊議和,達成共和政府,民國依然還是要建立。


歪史正說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是帶著主觀意願和歷史觀點來回答的,好在還是有少數幾個人保持了明智的觀點。

首先,我想糾正一下提法,辛亥革命後,清政府不是投降,而是在“內有袁世凱外有革命軍”的情況下,垂簾聽政的隆裕太后等人多方斟酌,最終痛苦地選擇了順應民意清帝讓步退位,因為清朝一直沒有投降,是在袁世凱的提議下(也有威脅的成分),與革命派簽訂了條約,清帝退位後可以享有故宮這一“永久自留地”,由民國政府每年提供一定數額的經費資助,清帝可以在故宮設立小朝廷,可以皇帝死後繼續推選新皇帝繼位等等(如果這一條約後來不被尊敬的馮玉祥先生代表的“民國政府”所破壞,那麼如今的故宮可能就是清朝廷的私人領土,清廷就是類似於現在的羅馬城內的梵蒂岡之類的小國家)。

其次,我來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假如清政府堅持不讓步退位,那麼,肯定不會像一些人所認為的清朝一定會被消滅,而有很大可能是中國一定會分裂成為兩個國家,即民國政府與清朝,類似於南北朝時期;當然也有可能成為北中南三個國家,即清朝、袁世凱政府與南方民國政府,類似於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無論是哪種情況,清朝肯定都是存在的,只是其統治地域可能會退出河北和北京,只擁有現在的東北三省、內蒙古、青海、甘肅、寧夏、西藏、新疆、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以及從中國獨立出去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即俗稱的外蒙古,當然還包括後來成為飛地後不得不被蘇聯吞併的今俄羅斯圖瓦共和國。因為根據史料可以充分證明,當時的東三省、蒙古以及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大小官員仍是忠於清朝的,且西北和蒙古的當地少數統治者多是清廷封的一些王爺,只對清帝效忠。即使是在袁世凱所控制的北洋五鎮中(共六鎮即六個師,其中第一鎮為滿族軍隊,是無條件忠於清朝的,二至六鎮為袁世凱控制,又其中第六鎮因統制即師長是革命黨人吳祿貞,差點被南方革命黨控制),也有將近一半的軍官受到大清的優待,至少對清朝是不忍心徹底打擊的,所以清朝和袁世凱控制的清朝政府雙方基本會以和平的方式相處,即清朝退出北京,控制東北、北方和西北地區,袁世凱政府控制現在的河北、山西大部分以及陝西、河南、山東等地,而南方革命政府則控制南方各省,假如南方革命政府不承認袁世凱政府的統一,那麼袁世凱政府和南方革命政府雙方可能會在四川、湖北、安徽、江蘇一線展開拉鋸戰,按照革命軍的實力不足北洋軍隊,肯定會退出長江以北,只能控制長江以南地帶,而袁世凱軍隊雖然戰鬥力極強,但因新佔領的地方必須實行有效統治,且軍隊人數不足南方(南方會黨加入軍隊者較多,至少四川各縣軍政府多為袍哥首領掌控,所以總體軍隊素質相對較弱,但人數優勢明顯),對深入長江以南擴大戰果也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樣,便極有可能形成“三國”。假如孫中山代表的南方革命政府承認讓位,只要袁世凱承認共和國,那麼,也可能形成清朝和民國政府“南北朝”時期。

所以,我們應該感謝清政府在辛亥革命中認清形勢,激流勇退,使辛亥革命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流血最少、擾民最輕的政權變革形式(第一是北宋代後周的陳橋驛兵變)。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其實我們大家都在糾結外蒙古為什麼會獨立?有的說是國民黨反動政府賣國,也有的說是蘇聯陰謀利用二戰中國困難時期導演了外蒙古獨立,這些都有一定道理,也是存在的事實,但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清朝皇帝宣統退位後,關係較內蒙古疏遠的外蒙古少數王公便以失去效忠對象企圖獨立,特別是清朝這個小朝廷被馮玉祥先生攆出故宮後,外蒙古認為民國政府不講信用未履行民國政府與清廷的友好協議,加上清朝已經滅亡,沒有效忠對象,一些原先仍效忠清帝的外蒙古王公大臣也同意“獨立”,導致最初的獨立派更有了藉口和名義,在蘇聯的慫恿下開始蠢蠢欲動,經過長期的衝突和二戰末期蘇聯的要挾,才最終釀成了事實上獨立。

最後,在清朝滅亡的非常時期,有一些地方的革命黨人過於極端,主要體現在武漢與西安、廣州三地,對滿人十分仇恨,西安甚至存在圍攻滿城並將滿城內多數居民無論男女老幼屠城的殘酷現象。有些人認為這是明末清初清軍在江南實施“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的因果報應,其實我真的想說,歷史的仇恨不應該在後來清算,每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都有特殊的原因,我們強烈譴責明末清初清軍在江南的暴行,但同時,我們也應強烈譴責少數革命黨人在民國初年對滿城人民的暴行——因為無論是哪個民族,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稱呼,叫中華民族,都有一個偉大的祖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真誠希望中華民族和諧團結,親如兄弟姐妹,一起在祖國的大地上幸福快樂地生活。


三少爺的鑑


1911年,在多重矛盾的激化下,革命黨人在孫中山先生的號召聲中發動了辛亥革命。同年,革命席捲了大半個中國,南方15個省份紛紛宣佈支持革命,脫離清政府的統治。次年2月,清朝發佈退位詔書,從此結束了中國長達數千年的帝制。清朝原本有機會與革命黨人做長期鬥爭,卻在倉促中宣佈結束帝制,這讓我們不禁想象,如果清朝不退位,中國會變成什麼樣?

方向一:中國可能就此分裂。



1911年的清政府有著數十萬的北洋新軍,這些新式軍隊一直呆在北方地區,被清政府牢牢控制。雖然江南地區有15個省份宣佈獨立,但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還是在清政府的手中。革命黨人的力量不亞於清政府,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質量,都與北洋軍隊旗鼓相當。如果清政府不宣佈退位而與革命黨人就此僵持,那些帝國主義勢力出於分化中國,更大限度的攫取中國的利益,很有可能會鼓動清政府與革命黨繼續僵持,最後讓他們簽訂和約,劃江而治。這種局面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非常難以接受的結果,卻也是清政府不退位最有可能產生的局面。

方向二:清政府與革命黨火拼,各個省份各自獨立,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1911年的革命黨並不是鐵板,派系之間同床異夢,彼此排擠,南方各個獨立的省份之間也彼此不服,孫中山先生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嫡系部隊。北洋軍中也是如此,清廷同樣是分裂的狀態。如果清朝不退位,革命黨又執意北上,北洋軍只好發起反擊。


但是兩隻軍隊內部分化都極其嚴重,彼此實力又相差無幾。在長久激烈的作戰中,那些參加革命黨的省份很有可能為了保全自身的實力退出戰鬥,清政府控制下的省份也很可能宣佈獨立。那時候的中國可能又會出現戰國時期的局面,彼此攻伐。在列強入侵的20世紀,如果中國大地真的如此,那麼中華民族的危機將會使整個民族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清政府宣佈退位是他們無奈的選擇,也是最好的結局。革命黨人深刻認識到自身實力的侷限,也為了最大程度保存中華民族的力量,選擇與清政府妥協,名義上解放全中國後,將權力交給北洋軍政府。民國時期雖然動盪,但是這樣的局面卻是中國在內憂外患之下,那些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發展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呢! 不方便的話,感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弋北談古今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看一下當時的形勢。

武昌起義的爆發導致清王朝頓時幾乎崩潰

1911年10月10日,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武昌起義,這場起義一開始是由於四川發生了保路運動,清廷的南方的部隊大量地調到了四川地區平定叛亂,導致了中部,尤其是武昌地區軍力的空虛。

在這種情況下,武昌起義由部分革命軍人發動,很快他們就控制了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起義的風暴也迅速席捲了全國,很快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包括上海)、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省先後獨立,關內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肅、河南、直隸、山東四省效忠清朝。

就當時的軍力來說,新軍一共有19鎮(一鎮相當於一個師),有8鎮還受清朝控制(前6鎮在北京和直隸地區,第7鎮在河南,第23鎮在吉林)。此外,還有18個混成協(一協相當於一個旅),有7個協受清朝控制。除此之外,其他的軍隊都在脫離清朝統治的省份,所以已經不受清朝所控制。

從上面的地圖可以看出,武昌起義後全國大部分省份在短時間內紛紛脫離清朝統治,宣佈獨立,形成了革命黨陣營。而清朝在中原十八省,只剩下了河南、山東、直隸和甘肅,已經沒有多少統治地盤了。

清朝能夠用於平叛的軍隊只剩下北洋六鎮,而這支軍隊只受袁世凱的調遣

當時可以說,清朝能夠用來打仗的部隊就只有北洋六鎮,而這北洋六鎮也是全國所有新軍當中最為精銳的部隊,從後來他們和武昌革命軍作戰的表現就能看出,當時其他的部隊對戰北洋六鎮,基本都不是對手。

為了調集袁世凱的北洋六鎮去評判,清廷不得已重新啟用了之前被清廷棄用在家的袁世凱。而袁世凱出山也是要講條件的,在袁世凱的步步緊逼之下,清廷讓袁世凱出任了內閣總理大臣。

在出任了總理大臣之後,袁世凱出動北洋軍進攻武昌的革命軍,北洋軍打的非常順手,經過激戰,他們佔領了漢陽和漢口,革命軍只剩下了武昌。

但是在這個時候,袁世凱停止了對革命軍的進攻。像袁世凱這種老油條,好不容易抓到了人生巔峰的機會自然是不會放過了。

如果這個時候,袁世凱出兵消滅了革命軍,那麼他也知道這個後果就是清廷會很快把他罷免,讓他再次閒賦在家,袁世凱怎麼可能這麼蠢呢?

所以他在出兵鎮壓的開始,不斷地找清廷要錢,之後把武昌起義控制住後就收手,不滅了武昌起義軍,但也把他們控制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這樣,他就可以利用南方革命黨和清廷之間的矛盾,兩邊談判,左右逢源。

他和南方革命黨人經過談判,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甚至是他自己計劃中的意外收穫,那就是如果能夠讓清帝退位,他可以當民國大總統。

大總統是國家最高領導人,也是權力的巔峰。這對於袁世凱來說是不管他怎麼博弈能夠得到的最大利益,所以他對這個談判結果自然是非常滿意的。在電視劇《走向共和》中,當袁世凱和孫中山通電話後,得到了孫中山讓他出任民國大總統的許諾後,他自己也激動得很久沒說話,實際上很可能當時他都沒想到會得到這樣的價碼。

所以袁世凱行動了,他馬上製造了南北談判的輿論,接著就不停地逼迫清廷皇帝退位。當時主政的是裕隆太后,皇帝宣統還只是一個5歲左右的孩子,裕隆太后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當然,這中間還有袁世凱的恐嚇,他也經常說西方帝王在王朝覆滅後上斷頭臺的下場(法國大革命中的路易十六),裕隆太后本身缺乏政治經驗,也沒有多少手段,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宣佈了退位。

如果清廷不投降的結果

我們按照這個題目的假設,清廷當時是扛到底,不退位,那麼會是什麼結果呢?

就當時的情況來說,袁世凱得到了當大總統的保證,所以他只會奔著大總統去的。他也知道,不管他立下多大的功勞,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曾國藩那樣,最後失去了幾乎所有的兵權,封個爵位,然後光榮退休,死後再追封個什麼榮譽而已。

所以袁世凱所掌控的軍隊是不會繼續幫清廷打仗了。

而北洋六鎮中,實際上袁世凱控制了五鎮的兵馬,只有第一鎮是掌握在清廷手中,畢竟第一鎮都是滿人,他們是會誓死效忠清朝的。

那麼這個時候,清廷還有多少部隊呢?新軍19鎮中,除去袁世凱的5鎮,還有獨立省份控制的11鎮,清廷只剩下了3鎮的兵馬,而其中的2鎮還在別的省份,實際直接控制的也就只有1鎮了。此外,18個混成協,當時還效忠清廷的也只有7個協,都駐紮在全國各地,其中甘肅、雲南的各1個協以及新疆的2個協是根本不可能調到中原作戰,因為太遠。東北有2個協,河南有1個協,估計這些部隊中最多也只能調動3個協左右。

也就是說,清廷當時能夠直接掌控的軍隊,就算都加在一起,以1鎮3協的兵力,(1鎮為2協,1鎮3協相當於2鎮半)也幹不過袁世凱掌控的北洋六鎮中的5鎮軍力。

當時袁世凱還只是在逼迫清廷退位,如果一直如此拖下去,很可能到後來袁世凱也會不耐煩,直接宣佈叛變,脫離清廷,那清廷就真的沒有任何談判的籌碼了。

真的乾的話,時間久了,袁世凱就會直接宣佈革命,然後帶著他的5個鎮進攻北京,清廷就出動了最後的部隊,1鎮3協,(2協從東北過來,1協從河南過來,其實能不能來都不好說,我們就算他們來了吧)對戰北洋六鎮中的5鎮兵馬,一場大戰下來,基本這1鎮3協就報銷了。(北洋第一鎮的戰鬥力實際上不如其他五鎮中的任何一鎮,而3協的戰力來說,也不是那五鎮的對手)

然後呢?然後袁世凱帶著五鎮兵馬進入北京,打進紫禁城再去逼清朝退位?那會就不是退位的問題了,而是把你殺了直接革命的問題了。

所以,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通過不流血的方式和革命黨談判,還能保留自己的顏面,還能夠在談判中爭取到一些利益,如清廷一年400萬銀元的待遇就是這樣爭取過來的。

所以,當時對於清朝來說,除了退位,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


老威觀史


清帝不退位,可能會被團滅,就像當年蒙元團滅女真人一樣。而北洋系也會分裂,內戰必然是少不了的。

清朝其實並不是被革命黨推翻的,辛亥革命的真正幕後推手是立憲派。因為在當時,不管是革命黨還是保皇黨,他們的實力都很弱小。不足以推翻清政府或維持清政府。

當時真正支撐清朝,扛著清朝苟活了幾十年的人,是既不支持革命,也不同意繼續守舊的改革派,也就是以袁世凱和張之洞所代表的立憲派漢人精英官僚集團。

清朝之所以能死而不僵,就是這幫立憲派人士在幕後苦苦支持。而清朝最後的滅亡,就是因為清廷得罪了漢人精英官僚。失去了廣泛的統治基礎。

那麼,清政府是得罪漢人精英官僚的呢?這個還要從頭說起。

太平天國之前,漢人都是奴才,沒有顛覆清政府的實力,就連叫板的實力都沒有。然而經過太平天國戰爭後,漢人突然就有這個叫板的實力了。因為統治天下的三樣法寶:軍隊、財源和輿論控制,有兩樣都落到了漢人的手上。

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全部歇菜,全國能打的軍隊全部都是地方團練武裝。這就意味著,清政府的槍桿子被漢人掌控了。

起先,清政府中央還想努把力,再把兵權奪回來。但是從太平天國到八國聯軍,清政府努力了四十年,兵權不僅沒奪回來,反倒還徹底喪失了對軍隊的掌控。

沒辦法,全國旗人就那麼幾十萬人,清政府單純靠旗人就想組建一支近代化勁旅,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

槍把子丟失的背後,就是清政府對財源失去掌控。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的財源分別交給了地方勢力和英國人,清中央政府只是一個甩手掌櫃。

接連丟槍桿子和錢袋子,換做別的王朝,必然是死翹翹。不過慈禧有點本事,她依靠當時唯一還掌控在中央手中的輿論,搞“以滿制漢、互相制衡”的套路,籠絡漢人精英官員為她賣命,硬是又給清政府續了將近四十年的命。(輿論就是科舉制度)

然而,在庚子國難的前後,由於慈禧的舉措失當,直接把制衡策略玩砸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東南十省督撫搞互保運動,根本不聽慈禧的調度。


八國聯軍事件平息後,清政府實際上已經是名存實亡。為了拉攏地方實力派,慈禧只能搞新政,也就是當年戊戌變法的那一套。由於是新政,所以在中國持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止。結果這一廢止,清政府中央原本還能掌控的輿論控制也丟了。

不過輿論丟了就丟了,這沒所謂。科舉那種老套的籠絡人心之法本來就已經過時,不可能支持清政府長久存活下去。清政府能否存活的關鍵在於能不能貫徹新政,繼續給漢人精英官僚放權。

也就是說,只要清政府能認真落實它宣稱的立憲政策,不得罪漢人精英官員,它必定還能繼續苟活下去。

然而慈禧死後,上臺執政的載灃那幫人,都是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貨。他們以為奪回軍隊和財源就能繼續維護專制統治,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漢人官僚集團的底線。結果徹底觸怒了漢人官僚集團。


載灃先是逼袁世凱交兵權,袁世凱交了,載灃志得意滿,以為自己操控了北洋軍,手裡就有了槍桿子。豈不料北洋軍對清政府早已經是心懷鬼胎。

緊接著,載灃又搞皇族內閣,十三名閣員當中有九人都是滿人,這讓對新政改革抱有很大期望的漢人官員大失所望。

在當時,心存顛覆清政府統治想法的官員不在少數。大家之所以都不敢動,是因為缺一個領頭造反的人。後來武昌新軍一鬧,南方的漢人官員就全起誓了。

面對這種漢人官員全造反的情況,清政府當時只有兩條路可選:一是趕緊立憲,儘可能的挽回人心;二是派兵鎮壓。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載灃那幫人選擇了武力鎮壓,徹底葬送了清王朝。

當時清政府的三大戰力(北洋新軍,各省的新軍,各省的巡防營),新軍大部分都支持革命黨,北洋新軍雖不支持國民黨,但也不願意為清政府賣命,屢屢臨陣要挾清中央政府。巡防營比較特殊,南方的巡防營普遍支持革命,即便不支持革命,也不願意給清政府賣命。比如湖北巡防營就陣前倒戈加入了武昌起義軍;廣西巡防營長官陸榮廷趕跑廣西巡撫沈秉坤,宣佈廣西獨立。

北方的巡防營普遍都在觀望,他們雖然都不造反,但也不給清政府賣命。比如奉天巡防營長官張作霖,清政府讓他出兵,他就故意找藉口不出兵。最後看袁世凱勢大,就甩了清廷,加入了北洋系。

這等於說,辛亥革命時,清政府的三大戰力全部都在反對清政府。即便不反,也不願意給清政府賣命。


後來洋人表態了。表示支持袁世凱,不再支持清政府。袁世凱見此情形,就在是1912年1月26日,暗中授意段祺瑞,讓他聯合北洋軍40多位主要統兵將領,聯名致電清廷,宣佈擁護共和、“勸說”清帝儘早退位,並“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

注意啊,此時的段祺瑞,是清政府派往南方的湖北、江蘇等地,鎮壓武昌起義民軍的清朝北洋軍前敵統帥。就連他這個前敵總指揮這個節骨眼上聯名屬下發電報,勸皇上趕緊退位,這意思太明確了:先客客氣氣的跪地磕個頭,再起身冷冷的威脅,我既然能鎮壓革命黨,也可以調轉槍口逼你就範,你小丫的別不識時務!

並且在這份聯名通電中,還有兩個人也署名錶態了,一個是武衛左軍統帥薑桂題,一個是江南巡防營長官張勳。他們都是保皇派將領,可此情此景,他們也開始支持袁世凱逼宮了。

試想一下,新軍反清,北洋新軍逼宮,巡防營和毅軍也參與逼宮。此情此情,載灃和他的皇族內閣還有什麼信心讓溥儀這個小娃娃繼續賴在皇位上坐著不走呢?


如若不退位,北洋新軍造反是必然的。因為就在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第一次聯名通電擁護共和,逼清帝退位後僅一週,他又聯名通電,給清中央政府發去了第二份逼宮電文。

瑞等不忍宇內有敗類也,豈敢坐視乘輿之危而不救?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痛陳利害,祖宗神明,實式鑑之。

段祺瑞的這話說的很直白了:你們要是再不識相,我們就帶兵進京,把皇帝、太后、諸王公大臣全部抓起來!

事態發展到這裡,形勢再明瞭不過了。清室若是識相,北洋系給予優厚待遇。清室若是不識相,北洋系就要大開殺戒。所以清室那幫人若是還賴著不退位,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被北洋系團滅。


不過,由於北洋系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比如馮國璋、張勳這些人都有保皇思想。因此如果北洋系敢殺清室,想必北洋系內部也必然有一場內戰吧。


Mer86



這裡我先糾正一下,辛亥革命後清政府沒有“投降”,是經過協商後自行退位的。


其次,我這裡想說明一下,清朝皇室在辛亥年並不是完全沒有實力,也不是隻有滿人武裝,事實上之所以答應清朝優厚的退位條件就是因為愛新覺羅家族還掌握著非常可觀的軍隊,為了避免玉石俱焚,所以才給了清朝皇室非常優厚的退位條件。


關外張作霖辛亥年曾通電全國,表示要“入關勤王”


首先就是關外,當時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和東三省軍事首領張作霖、馮德麟是忠於清朝皇室的。


張作霖曾經一度準備“入關勤王”,還曾聯合馮德麟、馬龍潭、吳俊升等三十三名武將,給袁世凱拍電,表示要武裝“勤王”。張作霖甚至已經擬定了與民軍作戰的作戰方案。


東三省巡防營與練軍加起來也有三萬人左右,而且絕對服從張作霖與馮德麟指揮。


西北馬家軍在陝甘總督升允帶領下,要“收復西安”


然後就是西北方面。


辛亥革命爆發後,西安義軍響應,當時的陝甘總督升允逃到了大西北。雖然他是孤身一人逃到西北,但是當時在西北的甘軍領袖馬安良等人對升允表示了無條件服從。


(辛亥年甘軍)


當升允提出要帶甘軍“收復西安”時,馬安良立刻表示支持,並會同張行志的壯凱軍、陸洪濤的振武軍共計馬步十四個營從甘肅進攻西安。


而西北甘軍、壯凱軍、振武軍合計兩萬人左右。


更為關鍵的是北洋軍內部同情和支持清朝皇室的勢力並不小。


北洋馮國璋、曹錕支持清皇室,北洋六鎮裡有兩個半鎮支持清朝皇室


比如北洋第三鎮(師)統制曹錕,他手裡的第三鎮一直是北洋諸鎮裡戰鬥力最強的,辛亥年閻錫山在山西通電反清,袁世凱就是派曹錕西進山西,閻錫山率領的山西新軍完全被第三鎮摧毀了,閻錫山自己也逃出太原,曹錕完全“收復”山西,山西被迫再次通電取消“反清電”。


在張勳復辟時,曹錕就多次公開說過“一個國家沒有皇上還行?自打沒有皇上,南也亂,北也亂。”


如果不是當時張勳捨不得“直隸總督”的職務,只願意封曹錕為“直隸巡撫”,曹錕就帶著北洋第三鎮和張勳合兵一處進京城了。


再加上本來就由滿人組成的禁衛軍和北洋第一鎮,北洋內部至少有兩鎮是鐵桿保皇黨,他們只需要一個領頭人。


而北洋大佬裡有傾向於清朝皇室的人嗎?


(馮國璋)


答案是有的,這個人就是馮國璋。


馮國璋對清朝是有真感情的,當他從武漢前線被調回京城時,得知段祺瑞等十幾名北洋將領通電要求清室退位時都準備和段祺瑞翻臉,準備單獨通電錶示自己不同意清室退位,結果被幕僚勸住。


而當清室退位消息傳來的時候,馮國璋還沮喪的說“皇族甘願退位,我們今兒還給誰打。這樣看來,大清國的江山就算完啦。”


所以,假如清室表現強硬,馮國璋以禁衛軍、北洋第一鎮以及第三鎮為班底,是真敢和袁世凱攤牌的。


事實上大家也把袁世凱對北洋的控制力想得太高,即使完全由袁世凱老家人以及親信組成的北洋第六鎮,當吳祿貞這個空降師長宣佈要和閻錫山組成聯軍反清時,袁世凱這個北洋當家人也不得不拿出2萬兩銀子,收買第六鎮軍官暗殺吳祿貞。


第六鎮可以說是袁世凱最親最親的武裝了,除掉一個空降師長都要袁世凱花2萬兩銀子,更別說北洋其他幾支武裝了。


所以回到問題本身,假設清朝皇室堅決強硬到底,那麼很有可能袁世凱會得到“英式虛君”承諾後調轉槍頭攻擊同盟會,畢竟袁世凱也不想北洋分裂,而“英式虛君”也算是達到了袁世凱獨攬大權的目的。


而只要袁世凱承諾清帝國國體不變,那麼馮國璋也好,張作霖也罷,也沒有理由與袁世凱敵對。


所以最大可能是辛亥革命成為同盟會又一次不成功的起義。


蘭臺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它標誌著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帝制正式結束,民主制度開始在中華大地上得到了建立。儘管具有如此之大的歷史意義,歷史卻像是對我們開了一個玩笑一樣,辛亥革命中的第一槍——武昌起義一開始並沒有人想到居然會產生如此之大的影響。作為一個偶然性居多的事件,或許有人在此會問:如果當時清政府面對著勢力浩大的革命力量選擇了頑抗到底會怎樣呢?事實上,如果清廷選擇了頑抗到底,那麼他們好日子根本過不到1924年馮玉祥進京,能活到1912年就已經算是努爾哈赤附體,皇太極保佑了。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首先是吏治角度,晚清時期整個清政府都是處於一種腐敗無能低效的狀態下,相當一部分官員升官並不依靠才能而依靠溜鬚拍馬和欺上瞞下,從滿清的檔案以及《籌辦夷務始末》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道光皇帝見到奏摺中有向道光皇帝報告八旗子弟可以一箭射穿七個洋人,而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葉名琛則向咸豐皇帝報告處處告捷,當得知葉名琛兵敗被俘後,咸豐皇帝在奏摺批閱上流下來“朕甚詫異”的語句,等到了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各省的總督就已經明確表示清政府的政策與自己無關,開始東南互保。

如果說在太平天國時期清政府的總督還是能被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調動,那麼等到20世紀初的時候,各地總督就已經表示清政府和他們各玩各的,指著這幫“忠臣”拯救清政府,不如指望皇太極復活。

其次從軍事角度來說,晚清軍隊貪汙腐敗極其嚴重,上級官員經常剋扣下級士兵的軍餉,而軍隊中大量的存在著吸食鴉片的現象,士兵也沒有受過良好的訓練,士氣極差。在甲午戰爭中,光緒元年就開始在小站進行練兵的盛軍因為主帥臨陣脫逃,導致全軍潰散,可見晚清綠營兵戰鬥意志和戰鬥力之差。

袁世凱訓練的新軍算是當時清朝比較有戰鬥力的部隊,而地方上比較有戰鬥力的部隊,如四川新軍,武漢新軍在革命爆發之初便已經加入了革命黨的行列。儘管袁世凱的部隊戰鬥力可能比四川新軍或者武漢新軍單體上要高,但是清政府只有如此之少的可用之兵又如何能夠抵禦革命黨的猛烈攻擊呢?而且我們需要認識到晚清軍隊就是官員的政治資本,如果軍隊在戰鬥中折損過大,那麼這位將領或者是官員就會失去他現在所工作的位置。所以,即使是忠誠於清廷的官員,也不願意把自己的部隊拼盡全力派上戰場與革命黨進行戰鬥。

最後是外國列強的支持,外國列強並不是只執著於清政府的,對於他們來說,清政府只是一條狗,而這條狗如果無能那就必須要換一條新的,對這條狗則毫無留戀。

20世紀以來,清政府忙於鎮壓國內叛亂。這一點已經證明了清政府對於國內管理的無能和低效,同時人民對於清政府已經產生了深深的不信任甚至是厭惡反對之情,如果列強繼續支持清政府,那清政府也只不過是爛泥扶不上牆,需要他們不斷的輸血以維持生存。一個不能為主人產生利益的奴才,不是好奴才。

尤其是當清政府在辛亥革命中一口氣丟失了半壁江山,更是顯得清政府的無能。因此對於列強來說,即使在這時他們出手干預挽救了清政府,也不能保證清政府能夠繼續存在。對於列強來說,他們並不一定需要固執於選擇清政府作為他們的扶植對象,革命黨也可以。而失去了最大的大腿的清政府,除了徹底失敗以外沒有其他可能。


無筆史官


滿清向誰投降了?向南方叛軍投降了?還是向袁世凱投降?你把滿清簽字的投降書拿出來給世界看看?另外當時的清朝正處在慈禧領導的棄儒納洋的全盤西方民主化的清朝新政改革的過程中,當時清朝已經有了國會和議員,已經有了國家內閣政府,各省也建立了省議會(諮議局),雖然還有不徹底民主的現象但是清廷的掌門人攝政王載灃已經向全社會承諾繼續堅持改革,按慈禧預訂的預備立憲十八年向前推進(試營業),後來又改為九年,並頒佈了中國第一部憲法的修正版《欽定憲法大綱十九條》,預備期滿後正式立憲,徹底成為民主化國家。袁世凱是預備立憲制度下的國家內閣政府總理,是國家最高權力的掌握者,名義上預備立憲制度下清朝皇帝已經沒有了實權。請問君主立憲制度下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或皇室向國家最高權力的掌握者內閣總理投降?難道他們之間是交戰雙方?這邏輯都混亂到什麼程度能說出這話?再一個問題,如果清朝通過國會討論表決通過了堅決鎮壓不妥協由日本人搗鼓的武昌漢獨判亂,成功的希望是百分之百的。清朝的民主化社會制度就能成為現實,可是歷史沒有如果。因為這些歷史風雨人物的骨子裡還沒進化到現代社會的封建殘餘,他們還做著帝王夢,他們不可能讓國會通過表決。再另外。如果清室聽從滿蒙王公的話放棄改革,放棄十八省讓他們脫離清帝國獨立。那麼東亞大陸將分裂為兩個國家一個清帝國,一箇中華民國。這也是革命黨的革命目的。清廷皇室和滿蒙王公經過反覆爭吵,最後決定為了保全祖宗的江山不分裂選擇了放棄西方化改革而且和平退位(退位後國家對皇帝的優禮政策與君主立憲制表面上看是相同的,所以這是據有中國特色的《共和立憲制》國體。也是清室樂於退位的另一個主因),國家政權由清朝的內閣政府直接更名為五族共和政府接管,但是不服氣的蒙古王公在清帝退位詔書頒佈後的第四天果斷宣佈獨立建立蒙古國🇲🇳。不好意思顛覆題主的三觀了(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我以上表述如與歷史事實不符。請評論指教!




我愛祖國的碧水藍天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曆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一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但也有學者認為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首先,這場革命是歷史上是最為完善的革命。

它在思想上,政治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解放作用。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

其次,它具有時代代表性,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

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帝國主義各國侵略的進一步加深,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同中華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劇;腐敗的清朝統治者對外妥協投降,對內橫徵暴斂,促使階級矛盾空前激化。各地群眾奮起反抗,鬥爭風起雲湧。但是這些鬥爭都是自發的,缺少組織和領導。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宣傳革命理論,組織革命政黨,先後發動過10次武裝起義,雖然這些起義都失敗,但每次起義都起到了宣傳革命、振奮人心的作用,極大地振奮了全國人民,推動了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鼓舞了各地群眾運動蓬勃高漲。但是這些鬥爭都是自發的,缺少組織和領導。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宣傳革命理論,組織革命政黨,先後發動過10次武裝起義,雖然這些起義都失敗,但每次起義都起到了宣傳革命、振奮人心的作用,極大地振奮了全國人民,推動了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鼓舞了各地群眾運動蓬勃高漲。

最後回答問題,辛亥革命結束後,清政府不投降的結果。

首先,在我看來,清政府這並不叫投降,而是叫做妥協,用利益來息事寧人。但從生存方面來說,清政府至少是聰明的,因為他們懂得如何取捨。在利益與生存面前,選擇了生存,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們,因為在那個時候,作為一些具有決策作用的人,他們通常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作出這樣的選擇。


努力的舊城


辛亥革命後,如果清政府不投降,那麼,可以確定的是,滿清逃脫不了覆滅的命運。所以,這是一個確定性的事件。


當時,影響著辛亥革命進程的袁世凱和滿清皇室,已經沒有辦法改變這個“歷史洪流”帶來的不可阻擋的腳步,“覆巢之下無完卵”,要麼,選擇玉石俱焚,要麼,向陽而生,擁抱民主共和。

所以,在命運的緊急關頭,你肯定不會想到,滿清皇室的一念之間,沙皇滅門的慘劇瞬間“擦身而過”,他們或許感受到了死神臨近的腳步,但他們卻是幸運的,滅頂之災,呼嘯而過——他們毫髮無損!若干年後,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還心有餘悸,表達出無奈和暗自慶幸。


事實上,已經被今天更多的俄國人認為是個歷史錯誤的“末代沙皇滅門”事件,無疑是個無法彌補的悲劇。



香消玉殞的沙皇家人,是不是讓你感到太殘酷?



事實上,末代沙皇滅門的悲劇是無法避免的,因為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而滿清皇室卻有選擇的機會,所謂,“選擇不對,努力白費”。在命運的十字路口,他們被迫做出選擇,迎來了一線生機。

那麼,究竟是誰的選擇,讓這個死神擦肩而過?

有一個人,他讓滿清皇室逃脫了滅門厄運。這就是袁世凱,清政府不投降,但袁世凱遲早會“門廳易幟”叛變。




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在他心裡,“你們皇室要作死,我老袁還想活!”

袁世凱為什麼不會為滿清殉葬呢?

最重要一點,袁世凱的北洋新軍已經是和革命軍對抗的一支孤軍。

說白了,他如果選擇抵抗到底,這支孤軍遲早要消耗光。而拼消耗,他拼不起!手裡的新軍是訓練有素的常備軍,若拼光了老本,他就是光頭司令,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這時候,滿清皇室早就看他不順眼了,如果他手裡無兵,他就成了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

所以,老奸巨猾的袁世凱,不會等到滿清皇室戰死,他就會找機會,以“革命”的名義號令軍隊,為結束帝制,撈個頭功他是不會不算計的!

這樣的人,就是一個離心離德的滿清“定時炸彈”,遲早要引爆,無論滿清皇室如何抉擇,要麼他來引爆,要麼,他學清軍入關的吳三桂,用滿清皇室的人頭作為投機革命的“投名狀”!

所以,如果當年滿清皇室真要有點血性,要像當年清軍入關那樣,玩一把“戰鬥民族”的英雄氣概,那麼,最終,無論是革命軍還是袁世凱,兩把利刃都會把滿清皇室以“”反民主共和革命”的“戰爭罪行”把他們處決。而且,還會冠以“罪大惡極”的罪名,讓天下百姓拍手稱快!

這樣的結局看似故事劇情,卻是最血腥的沙俄皇室結局的中國翻版。

一旦皇室拒絕投降,整個滿清皇室和貴族甚至因為抵抗過於激烈,革命軍痛下殺手,一路追殺皇室人員,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個關外民族很可能從中國版圖消失。

明朝末年,清軍入關取得了軍事上的節節勝利,做的最狠的一件事就是追殺明朝百萬皇室子孫,唯有斬盡殺絕,不留後患。最具有悲劇色彩、諷刺意味的是明朝一個在民間隱藏了幾十年的皇室子孫,因一句酒後失言的話,“自說自話”暴露了皇子身份,很快被人揭發舉報,清廷抓住後將其凌遲處死。

他們唯恐做得不夠,還詔告天下,清政府善待前朝皇室人員,隱藏民間的站出來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結果,有人天真地相信了,結果的結果就是沒有一個人有善終的機會!

有人會說,滿清皇室退位,和平移交政權,避免了中國分裂的局面。

那麼,如果他們戰鬥到底,不投降,中國真的會四分五裂?

這個可能性是會有的,但是卻肯定不會是永久的!

這取決於戰爭的兩個平衡點。

北方和南方。

其實就是袁世凱的北洋新軍對革命的態度決定著戰爭進程。

如果皇室下詔書,堅決鎮壓革命力量,其決心不說超過鎮壓太平天國時期,能接近這種水平。而袁世凱一時半會兒還沒得選,因為談判的機會被戰爭的白熱化給耽誤了!

那麼,已經宣佈獨立的各省,如雲南、廣西等各路反清大軍,匯成民主革命的洪流,在當時的時局下,是順應潮流的新生的、進步的“新事物”,得人心,順民心,“民主共和”思想毫無疑問更能得到大眾的支持,革命軍的士氣和民眾的情緒,都被點燃,全力以赴推翻封建帝制。

這時候,真應了那句話,“牆倒眾人推”,順勢而為,對於革命的一方,順水推舟,輕而易舉。對於,反“民主共和”的“保皇”勢力一方,始終處於“舊勢力”一方,他們是不得人心的,是必須被推翻的,民眾認識越深刻,情緒越高漲,加入的人就越多,力量就越強大,反之,不得人心的滿清朝廷只能被埋葬了!

更可怕的是,如果滿清皇室抵抗到底,不但皇室避免不了被處決的命運,還會引火燒身,牽連到整個滿清權貴甚至所有旗人。

清末旗人一共有150萬,在全國各地建有滿城。如果戰爭曠日持久,戰火越燒越旺,各地滿城必定不能倖免!尤其是,隨著戰爭造成的傷亡數字加大,無辜的人會越來越多,南方革命者更會把“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進行到底。

最悲慘的厄運必然在滿清皇室的“拼死抵抗”詔書下,在各地八旗子弟的效忠下,最後,他們和滿城“玉石俱焚”。在這種情況下,屠滿是不可避免的悲劇!

網上,經常有各種謠言貼,說辛亥革命屠滿有多少多少,那都是不負責任的造謠!

正因為滿清皇室“審時度勢”,“順應潮流”,被袁世凱成功“套路”了,客觀上,保護了、保全了整個旗人階層。所以,滿人是幸運的,他們沒有遭受到明末皇室的厄運,也沒有遭受中原人民被屠殺7000萬的厄運!想想啊,150万旗人,經得起折騰嗎?

所以,當厄運來臨的時候,無論袁世凱多麼效忠朝廷,就是他戰鬥到最後一刻,殺身成仁,也於事無補。而袁世凱在歷史的節點上背叛了朝廷,提前結束了一場他可以預知結果而毫無意義的戰爭,他起到了關鍵作用,他是有功於滿清皇室的。尤其是,他為滿清爭取的皇室有待條件,讓皇室被善待。最後,居然還可以跑到東北,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搞了一個偽滿洲國。這是滿清皇室不懂感恩、自取滅亡的嚴重錯誤,甚至是罪行。所謂,“自作孽、不可活”這種愚不可及的做法,是必須被批判的!

袁世凱,他太狡猾了!他在歷史的大環境下,成就了個人的野心。不但得到了“大總統”,還搞出了“中華帝國”,恢復了一個僅僅存在45天的漢家政權。

最後,總結重點說三遍,“滿清必須滅亡”,“滿清必須滅亡”、“滿清必須滅亡”——必須懂!滿清皇室不投降,皇室會不會被處決?一定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