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如果清政府不投降,结果会怎么样?

墨云说历史


首先我们来看看,辛亥革命以后,清廷能够依仗的兵力有哪些?

自老佛爷从西安回京之后,就开始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运动,其中关于军事的变革,是将原来的绿营几乎全部撤出,朝廷经制之兵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清末新军系统。

而清末的新军编练,也不是由中央统筹安排,一来中央没有那么多钱,二来,地方也不怎么听中央号令了,所以清政府索性把编练新军的权力下放到了地方督抚。

那么到了辛亥革命前后,全国新军总兵力有多少呢?

武昌起义爆发时,全国共有26镇,军官11463人,士兵168544人,这就是全国编制内的部队总人数,至于编制外的,并不属于能够面对大规模战争的军队。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南方基本宣告独立,等于说南方新军已经自成体系,属于叛军,那么此时此刻还属于清廷阵营的军队还有多少?

首先就是清廷的中央军北洋六镇,这六镇是全国新军中战力最强的部队,也是最早编练的部队,以淮军北洋海军为根基,在袁世凯小站练兵的情况下不断发展而来。

这六镇人马,是在新军编练的过程中不根据具体情况扩充或吸收其他部队形成的,第一镇成军与1905年7月,总兵力11746,驻地在保定,来源是原来的京旗常备军。

第二镇,成军与1903年7月,总兵力12468,驻地迁安,是原来的北洋常备军第一镇,左镇两部分合编而来。

第三镇成军1904年5月,总兵力11883人,驻地保定,改编于北洋常备军第三镇。

第四镇成军1904年5月,总兵力11883人,驻地马场,从北洋常备军第二镇合右镇改编而来。

第五镇成军1905年5月,总兵力11746人,驻地济南,以北洋常备军第五镇,武卫右军先锋队为基础改编。

第六镇成军于1905年5月,总兵力11846人,驻地北京,为北洋常备军第五镇,武卫右军、自强军、新练军合编而来。

北洋六镇是清廷的基本盘,但很遗憾的是六镇除了第一镇以外,其指挥官清一色的袁世凯小站练兵时的部下,而袁世凯当初练兵,是将其作为私人武装来练的。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原本被摄政王载沣挤下野的袁世凯被重新启用,等于是这5镇人马又重新回到了袁世凯手中,而第一镇,实际上只是换个指挥官的问题,中下层军官里面大部分都是袁世凯的人。

这等于就是说,清廷的武力基本盘全都握在老袁手中,清政府是降是战,也需要老袁点头才行。

当然,并不是说清廷就没有完全是自己的人的新军。禁卫军就是一直纯粹的皇族武装,其中旗人占了极大的比例,而武器装备也十分精良,武昌起义爆发不久后,禁卫军的炮队首命南下,曾在武昌用火炮两次大败革命军,可见这支部队还是具有一定实力的。

等到老袁上台以后,这支部队和第一镇合编为第一军,由载涛都统驻守京畿,专门负责巡护、弹压京师附近地区。

可这支清皇室唯一可以依仗的部队,没过多久就被老袁夺权了。老袁上台没多久,就提出了““当次干戈扰攘之际,皇族必须亲自出征,以为各军表率。”,载涛直接被吓尿,提出让袁世凯来调遣第一镇,由此,老袁彻底掌控了陆军第一镇,也就是北洋第一镇。

没过多久,禁卫军的兵权也被老袁夺走,安插了冯国璋为禁卫军总统,忠于皇室的满清军官全部被调走,自此,禁卫军为袁世凯所控制。

到了这个时候,清廷就只剩下一个空架子,没有任何忠于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们只能指望袁世凯。

而老袁本人就是个搞投机的,怎么可能在全国一片“倒清”的局势下还坚持“保清”抵抗到底?他又不姓爱新觉罗,皇帝又轮不到他来做。

哪怕清政府皇族满人不愿意投降,个个都是硬骨头,但是没钱,没兵,拿什么镇压革命?老袁分分钟就能教他们做人,大不了就是把满清皇族全数推上断头台,然后老袁跟南边议和,达成共和政府,民国依然还是要建立。


歪史正说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带着主观意愿和历史观点来回答的,好在还是有少数几个人保持了明智的观点。

首先,我想纠正一下提法,辛亥革命后,清政府不是投降,而是在“内有袁世凯外有革命军”的情况下,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等人多方斟酌,最终痛苦地选择了顺应民意清帝让步退位,因为清朝一直没有投降,是在袁世凯的提议下(也有威胁的成分),与革命派签订了条约,清帝退位后可以享有故宫这一“永久自留地”,由民国政府每年提供一定数额的经费资助,清帝可以在故宫设立小朝廷,可以皇帝死后继续推选新皇帝继位等等(如果这一条约后来不被尊敬的冯玉祥先生代表的“民国政府”所破坏,那么如今的故宫可能就是清朝廷的私人领土,清廷就是类似于现在的罗马城内的梵蒂冈之类的小国家)。

其次,我来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假如清政府坚持不让步退位,那么,肯定不会像一些人所认为的清朝一定会被消灭,而有很大可能是中国一定会分裂成为两个国家,即民国政府与清朝,类似于南北朝时期;当然也有可能成为北中南三个国家,即清朝、袁世凯政府与南方民国政府,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无论是哪种情况,清朝肯定都是存在的,只是其统治地域可能会退出河北和北京,只拥有现在的东北三省、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西藏、新疆、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以及从中国独立出去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即俗称的外蒙古,当然还包括后来成为飞地后不得不被苏联吞并的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因为根据史料可以充分证明,当时的东三省、蒙古以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小官员仍是忠于清朝的,且西北和蒙古的当地少数统治者多是清廷封的一些王爷,只对清帝效忠。即使是在袁世凯所控制的北洋五镇中(共六镇即六个师,其中第一镇为满族军队,是无条件忠于清朝的,二至六镇为袁世凯控制,又其中第六镇因统制即师长是革命党人吴禄贞,差点被南方革命党控制),也有将近一半的军官受到大清的优待,至少对清朝是不忍心彻底打击的,所以清朝和袁世凯控制的清朝政府双方基本会以和平的方式相处,即清朝退出北京,控制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袁世凯政府控制现在的河北、山西大部分以及陕西、河南、山东等地,而南方革命政府则控制南方各省,假如南方革命政府不承认袁世凯政府的统一,那么袁世凯政府和南方革命政府双方可能会在四川、湖北、安徽、江苏一线展开拉锯战,按照革命军的实力不足北洋军队,肯定会退出长江以北,只能控制长江以南地带,而袁世凯军队虽然战斗力极强,但因新占领的地方必须实行有效统治,且军队人数不足南方(南方会党加入军队者较多,至少四川各县军政府多为袍哥首领掌控,所以总体军队素质相对较弱,但人数优势明显),对深入长江以南扩大战果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便极有可能形成“三国”。假如孙中山代表的南方革命政府承认让位,只要袁世凯承认共和国,那么,也可能形成清朝和民国政府“南北朝”时期。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清政府在辛亥革命中认清形势,激流勇退,使辛亥革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流血最少、扰民最轻的政权变革形式(第一是北宋代后周的陈桥驿兵变)。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其实我们大家都在纠结外蒙古为什么会独立?有的说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也有的说是苏联阴谋利用二战中国困难时期导演了外蒙古独立,这些都有一定道理,也是存在的事实,但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清朝皇帝宣统退位后,关系较内蒙古疏远的外蒙古少数王公便以失去效忠对象企图独立,特别是清朝这个小朝廷被冯玉祥先生撵出故宫后,外蒙古认为民国政府不讲信用未履行民国政府与清廷的友好协议,加上清朝已经灭亡,没有效忠对象,一些原先仍效忠清帝的外蒙古王公大臣也同意“独立”,导致最初的独立派更有了借口和名义,在苏联的怂恿下开始蠢蠢欲动,经过长期的冲突和二战末期苏联的要挟,才最终酿成了事实上独立。

最后,在清朝灭亡的非常时期,有一些地方的革命党人过于极端,主要体现在武汉与西安、广州三地,对满人十分仇恨,西安甚至存在围攻满城并将满城内多数居民无论男女老幼屠城的残酷现象。有些人认为这是明末清初清军在江南实施“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因果报应,其实我真的想说,历史的仇恨不应该在后来清算,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特殊的原因,我们强烈谴责明末清初清军在江南的暴行,但同时,我们也应强烈谴责少数革命党人在民国初年对满城人民的暴行——因为无论是哪个民族,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叫中华民族,都有一个伟大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真诚希望中华民族和谐团结,亲如兄弟姐妹,一起在祖国的大地上幸福快乐地生活。


三少爷的鉴


1911年,在多重矛盾的激化下,革命党人在孙中山先生的号召声中发动了辛亥革命。同年,革命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南方15个省份纷纷宣布支持革命,脱离清政府的统治。次年2月,清朝发布退位诏书,从此结束了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帝制。清朝原本有机会与革命党人做长期斗争,却在仓促中宣布结束帝制,这让我们不禁想象,如果清朝不退位,中国会变成什么样?

方向一:中国可能就此分裂。



1911年的清政府有着数十万的北洋新军,这些新式军队一直呆在北方地区,被清政府牢牢控制。虽然江南地区有15个省份宣布独立,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还是在清政府的手中。革命党人的力量不亚于清政府,无论是军队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北洋军队旗鼓相当。如果清政府不宣布退位而与革命党人就此僵持,那些帝国主义势力出于分化中国,更大限度的攫取中国的利益,很有可能会鼓动清政府与革命党继续僵持,最后让他们签订和约,划江而治。这种局面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非常难以接受的结果,却也是清政府不退位最有可能产生的局面。

方向二:清政府与革命党火拼,各个省份各自独立,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1911年的革命党并不是铁板,派系之间同床异梦,彼此排挤,南方各个独立的省份之间也彼此不服,孙中山先生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嫡系部队。北洋军中也是如此,清廷同样是分裂的状态。如果清朝不退位,革命党又执意北上,北洋军只好发起反击。


但是两只军队内部分化都极其严重,彼此实力又相差无几。在长久激烈的作战中,那些参加革命党的省份很有可能为了保全自身的实力退出战斗,清政府控制下的省份也很可能宣布独立。那时候的中国可能又会出现战国时期的局面,彼此攻伐。在列强入侵的20世纪,如果中国大地真的如此,那么中华民族的危机将会使整个民族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清政府宣布退位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也是最好的结局。革命党人深刻认识到自身实力的局限,也为了最大程度保存中华民族的力量,选择与清政府妥协,名义上解放全中国后,将权力交给北洋军政府。民国时期虽然动荡,但是这样的局面却是中国在内忧外患之下,那些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发展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弋北谈古今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看一下当时的形势。

武昌起义的爆发导致清王朝顿时几乎崩溃

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武昌起义,这场起义一开始是由于四川发生了保路运动,清廷的南方的部队大量地调到了四川地区平定叛乱,导致了中部,尤其是武昌地区军力的空虚。

在这种情况下,武昌起义由部分革命军人发动,很快他们就控制了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起义的风暴也迅速席卷了全国,很快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贵州、江苏(包括上海)、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先后独立,关内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山东四省效忠清朝。

就当时的军力来说,新军一共有19镇(一镇相当于一个师),有8镇还受清朝控制(前6镇在北京和直隶地区,第7镇在河南,第23镇在吉林)。此外,还有18个混成协(一协相当于一个旅),有7个协受清朝控制。除此之外,其他的军队都在脱离清朝统治的省份,所以已经不受清朝所控制。

从上面的地图可以看出,武昌起义后全国大部分省份在短时间内纷纷脱离清朝统治,宣布独立,形成了革命党阵营。而清朝在中原十八省,只剩下了河南、山东、直隶和甘肃,已经没有多少统治地盘了。

清朝能够用于平叛的军队只剩下北洋六镇,而这支军队只受袁世凯的调遣

当时可以说,清朝能够用来打仗的部队就只有北洋六镇,而这北洋六镇也是全国所有新军当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从后来他们和武昌革命军作战的表现就能看出,当时其他的部队对战北洋六镇,基本都不是对手。

为了调集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去评判,清廷不得已重新启用了之前被清廷弃用在家的袁世凯。而袁世凯出山也是要讲条件的,在袁世凯的步步紧逼之下,清廷让袁世凯出任了内阁总理大臣。

在出任了总理大臣之后,袁世凯出动北洋军进攻武昌的革命军,北洋军打的非常顺手,经过激战,他们占领了汉阳和汉口,革命军只剩下了武昌。

但是在这个时候,袁世凯停止了对革命军的进攻。像袁世凯这种老油条,好不容易抓到了人生巅峰的机会自然是不会放过了。

如果这个时候,袁世凯出兵消灭了革命军,那么他也知道这个后果就是清廷会很快把他罢免,让他再次闲赋在家,袁世凯怎么可能这么蠢呢?

所以他在出兵镇压的开始,不断地找清廷要钱,之后把武昌起义控制住后就收手,不灭了武昌起义军,但也把他们控制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这样,他就可以利用南方革命党和清廷之间的矛盾,两边谈判,左右逢源。

他和南方革命党人经过谈判,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甚至是他自己计划中的意外收获,那就是如果能够让清帝退位,他可以当民国大总统。

大总统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是权力的巅峰。这对于袁世凯来说是不管他怎么博弈能够得到的最大利益,所以他对这个谈判结果自然是非常满意的。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当袁世凯和孙中山通电话后,得到了孙中山让他出任民国大总统的许诺后,他自己也激动得很久没说话,实际上很可能当时他都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价码。

所以袁世凯行动了,他马上制造了南北谈判的舆论,接着就不停地逼迫清廷皇帝退位。当时主政的是裕隆太后,皇帝宣统还只是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裕隆太后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当然,这中间还有袁世凯的恐吓,他也经常说西方帝王在王朝覆灭后上断头台的下场(法国大革命中的路易十六),裕隆太后本身缺乏政治经验,也没有多少手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宣布了退位。

如果清廷不投降的结果

我们按照这个题目的假设,清廷当时是扛到底,不退位,那么会是什么结果呢?

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袁世凯得到了当大总统的保证,所以他只会奔着大总统去的。他也知道,不管他立下多大的功劳,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曾国藩那样,最后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兵权,封个爵位,然后光荣退休,死后再追封个什么荣誉而已。

所以袁世凯所掌控的军队是不会继续帮清廷打仗了。

而北洋六镇中,实际上袁世凯控制了五镇的兵马,只有第一镇是掌握在清廷手中,毕竟第一镇都是满人,他们是会誓死效忠清朝的。

那么这个时候,清廷还有多少部队呢?新军19镇中,除去袁世凯的5镇,还有独立省份控制的11镇,清廷只剩下了3镇的兵马,而其中的2镇还在别的省份,实际直接控制的也就只有1镇了。此外,18个混成协,当时还效忠清廷的也只有7个协,都驻扎在全国各地,其中甘肃、云南的各1个协以及新疆的2个协是根本不可能调到中原作战,因为太远。东北有2个协,河南有1个协,估计这些部队中最多也只能调动3个协左右。

也就是说,清廷当时能够直接掌控的军队,就算都加在一起,以1镇3协的兵力,(1镇为2协,1镇3协相当于2镇半)也干不过袁世凯掌控的北洋六镇中的5镇军力。

当时袁世凯还只是在逼迫清廷退位,如果一直如此拖下去,很可能到后来袁世凯也会不耐烦,直接宣布叛变,脱离清廷,那清廷就真的没有任何谈判的筹码了。

真的干的话,时间久了,袁世凯就会直接宣布革命,然后带着他的5个镇进攻北京,清廷就出动了最后的部队,1镇3协,(2协从东北过来,1协从河南过来,其实能不能来都不好说,我们就算他们来了吧)对战北洋六镇中的5镇兵马,一场大战下来,基本这1镇3协就报销了。(北洋第一镇的战斗力实际上不如其他五镇中的任何一镇,而3协的战力来说,也不是那五镇的对手)

然后呢?然后袁世凯带着五镇兵马进入北京,打进紫禁城再去逼清朝退位?那会就不是退位的问题了,而是把你杀了直接革命的问题了。

所以,在事情还没发生之前,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和革命党谈判,还能保留自己的颜面,还能够在谈判中争取到一些利益,如清廷一年400万银元的待遇就是这样争取过来的。

所以,当时对于清朝来说,除了退位,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老威观史


清帝不退位,可能会被团灭,就像当年蒙元团灭女真人一样。而北洋系也会分裂,内战必然是少不了的。

清朝其实并不是被革命党推翻的,辛亥革命的真正幕后推手是立宪派。因为在当时,不管是革命党还是保皇党,他们的实力都很弱小。不足以推翻清政府或维持清政府。

当时真正支撑清朝,扛着清朝苟活了几十年的人,是既不支持革命,也不同意继续守旧的改革派,也就是以袁世凯和张之洞所代表的立宪派汉人精英官僚集团。

清朝之所以能死而不僵,就是这帮立宪派人士在幕后苦苦支持。而清朝最后的灭亡,就是因为清廷得罪了汉人精英官僚。失去了广泛的统治基础。

那么,清政府是得罪汉人精英官僚的呢?这个还要从头说起。

太平天国之前,汉人都是奴才,没有颠覆清政府的实力,就连叫板的实力都没有。然而经过太平天国战争后,汉人突然就有这个叫板的实力了。因为统治天下的三样法宝:军队、财源和舆论控制,有两样都落到了汉人的手上。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全部歇菜,全国能打的军队全部都是地方团练武装。这就意味着,清政府的枪杆子被汉人掌控了。

起先,清政府中央还想努把力,再把兵权夺回来。但是从太平天国到八国联军,清政府努力了四十年,兵权不仅没夺回来,反倒还彻底丧失了对军队的掌控。

没办法,全国旗人就那么几十万人,清政府单纯靠旗人就想组建一支近代化劲旅,这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枪把子丢失的背后,就是清政府对财源失去掌控。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的财源分别交给了地方势力和英国人,清中央政府只是一个甩手掌柜。

接连丢枪杆子和钱袋子,换做别的王朝,必然是死翘翘。不过慈禧有点本事,她依靠当时唯一还掌控在中央手中的舆论,搞“以满制汉、互相制衡”的套路,笼络汉人精英官员为她卖命,硬是又给清政府续了将近四十年的命。(舆论就是科举制度)

然而,在庚子国难的前后,由于慈禧的举措失当,直接把制衡策略玩砸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东南十省督抚搞互保运动,根本不听慈禧的调度。


八国联军事件平息后,清政府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为了拉拢地方实力派,慈禧只能搞新政,也就是当年戊戌变法的那一套。由于是新政,所以在中国持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止。结果这一废止,清政府中央原本还能掌控的舆论控制也丢了。

不过舆论丢了就丢了,这没所谓。科举那种老套的笼络人心之法本来就已经过时,不可能支持清政府长久存活下去。清政府能否存活的关键在于能不能贯彻新政,继续给汉人精英官僚放权。

也就是说,只要清政府能认真落实它宣称的立宪政策,不得罪汉人精英官员,它必定还能继续苟活下去。

然而慈禧死后,上台执政的载沣那帮人,都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货。他们以为夺回军队和财源就能继续维护专制统治,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汉人官僚集团的底线。结果彻底触怒了汉人官僚集团。


载沣先是逼袁世凯交兵权,袁世凯交了,载沣志得意满,以为自己操控了北洋军,手里就有了枪杆子。岂不料北洋军对清政府早已经是心怀鬼胎。

紧接着,载沣又搞皇族内阁,十三名阁员当中有九人都是满人,这让对新政改革抱有很大期望的汉人官员大失所望。

在当时,心存颠覆清政府统治想法的官员不在少数。大家之所以都不敢动,是因为缺一个领头造反的人。后来武昌新军一闹,南方的汉人官员就全起誓了。

面对这种汉人官员全造反的情况,清政府当时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赶紧立宪,尽可能的挽回人心;二是派兵镇压。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载沣那帮人选择了武力镇压,彻底葬送了清王朝。

当时清政府的三大战力(北洋新军,各省的新军,各省的巡防营),新军大部分都支持革命党,北洋新军虽不支持国民党,但也不愿意为清政府卖命,屡屡临阵要挟清中央政府。巡防营比较特殊,南方的巡防营普遍支持革命,即便不支持革命,也不愿意给清政府卖命。比如湖北巡防营就阵前倒戈加入了武昌起义军;广西巡防营长官陆荣廷赶跑广西巡抚沈秉坤,宣布广西独立。

北方的巡防营普遍都在观望,他们虽然都不造反,但也不给清政府卖命。比如奉天巡防营长官张作霖,清政府让他出兵,他就故意找借口不出兵。最后看袁世凯势大,就甩了清廷,加入了北洋系。

这等于说,辛亥革命时,清政府的三大战力全部都在反对清政府。即便不反,也不愿意给清政府卖命。


后来洋人表态了。表示支持袁世凯,不再支持清政府。袁世凯见此情形,就在是1912年1月26日,暗中授意段祺瑞,让他联合北洋军40多位主要统兵将领,联名致电清廷,宣布拥护共和、“劝说”清帝尽早退位,并“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

注意啊,此时的段祺瑞,是清政府派往南方的湖北、江苏等地,镇压武昌起义民军的清朝北洋军前敌统帅。就连他这个前敌总指挥这个节骨眼上联名属下发电报,劝皇上赶紧退位,这意思太明确了:先客客气气的跪地磕个头,再起身冷冷的威胁,我既然能镇压革命党,也可以调转枪口逼你就范,你小丫的别不识时务!

并且在这份联名通电中,还有两个人也署名表态了,一个是武卫左军统帅姜桂题,一个是江南巡防营长官张勋。他们都是保皇派将领,可此情此景,他们也开始支持袁世凯逼宫了。

试想一下,新军反清,北洋新军逼宫,巡防营和毅军也参与逼宫。此情此情,载沣和他的皇族内阁还有什么信心让溥仪这个小娃娃继续赖在皇位上坐着不走呢?


如若不退位,北洋新军造反是必然的。因为就在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第一次联名通电拥护共和,逼清帝退位后仅一周,他又联名通电,给清中央政府发去了第二份逼宫电文。

瑞等不忍宇内有败类也,岂敢坐视乘舆之危而不救?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痛陈利害,祖宗神明,实式鉴之。

段祺瑞的这话说的很直白了:你们要是再不识相,我们就带兵进京,把皇帝、太后、诸王公大臣全部抓起来!

事态发展到这里,形势再明了不过了。清室若是识相,北洋系给予优厚待遇。清室若是不识相,北洋系就要大开杀戒。所以清室那帮人若是还赖着不退位,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被北洋系团灭。


不过,由于北洋系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比如冯国璋、张勋这些人都有保皇思想。因此如果北洋系敢杀清室,想必北洋系内部也必然有一场内战吧。


Mer86



这里我先纠正一下,辛亥革命后清政府没有“投降”,是经过协商后自行退位的。


其次,我这里想说明一下,清朝皇室在辛亥年并不是完全没有实力,也不是只有满人武装,事实上之所以答应清朝优厚的退位条件就是因为爱新觉罗家族还掌握着非常可观的军队,为了避免玉石俱焚,所以才给了清朝皇室非常优厚的退位条件。


关外张作霖辛亥年曾通电全国,表示要“入关勤王”


首先就是关外,当时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和东三省军事首领张作霖、冯德麟是忠于清朝皇室的。


张作霖曾经一度准备“入关勤王”,还曾联合冯德麟、马龙潭、吴俊升等三十三名武将,给袁世凯拍电,表示要武装“勤王”。张作霖甚至已经拟定了与民军作战的作战方案。


东三省巡防营与练军加起来也有三万人左右,而且绝对服从张作霖与冯德麟指挥。


西北马家军在陕甘总督升允带领下,要“收复西安”


然后就是西北方面。


辛亥革命爆发后,西安义军响应,当时的陕甘总督升允逃到了大西北。虽然他是孤身一人逃到西北,但是当时在西北的甘军领袖马安良等人对升允表示了无条件服从。


(辛亥年甘军)


当升允提出要带甘军“收复西安”时,马安良立刻表示支持,并会同张行志的壮凯军、陆洪涛的振武军共计马步十四个营从甘肃进攻西安。


而西北甘军、壮凯军、振武军合计两万人左右。


更为关键的是北洋军内部同情和支持清朝皇室的势力并不小。


北洋冯国璋、曹锟支持清皇室,北洋六镇里有两个半镇支持清朝皇室


比如北洋第三镇(师)统制曹锟,他手里的第三镇一直是北洋诸镇里战斗力最强的,辛亥年阎锡山在山西通电反清,袁世凯就是派曹锟西进山西,阎锡山率领的山西新军完全被第三镇摧毁了,阎锡山自己也逃出太原,曹锟完全“收复”山西,山西被迫再次通电取消“反清电”。


在张勋复辟时,曹锟就多次公开说过“一个国家没有皇上还行?自打没有皇上,南也乱,北也乱。”


如果不是当时张勋舍不得“直隶总督”的职务,只愿意封曹锟为“直隶巡抚”,曹锟就带着北洋第三镇和张勋合兵一处进京城了。


再加上本来就由满人组成的禁卫军和北洋第一镇,北洋内部至少有两镇是铁杆保皇党,他们只需要一个领头人。


而北洋大佬里有倾向于清朝皇室的人吗?


(冯国璋)


答案是有的,这个人就是冯国璋。


冯国璋对清朝是有真感情的,当他从武汉前线被调回京城时,得知段祺瑞等十几名北洋将领通电要求清室退位时都准备和段祺瑞翻脸,准备单独通电表示自己不同意清室退位,结果被幕僚劝住。


而当清室退位消息传来的时候,冯国璋还沮丧的说“皇族甘愿退位,我们今儿还给谁打。这样看来,大清国的江山就算完啦。”


所以,假如清室表现强硬,冯国璋以禁卫军、北洋第一镇以及第三镇为班底,是真敢和袁世凯摊牌的。


事实上大家也把袁世凯对北洋的控制力想得太高,即使完全由袁世凯老家人以及亲信组成的北洋第六镇,当吴禄贞这个空降师长宣布要和阎锡山组成联军反清时,袁世凯这个北洋当家人也不得不拿出2万两银子,收买第六镇军官暗杀吴禄贞。


第六镇可以说是袁世凯最亲最亲的武装了,除掉一个空降师长都要袁世凯花2万两银子,更别说北洋其他几支武装了。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假设清朝皇室坚决强硬到底,那么很有可能袁世凯会得到“英式虚君”承诺后调转枪头攻击同盟会,毕竟袁世凯也不想北洋分裂,而“英式虚君”也算是达到了袁世凯独揽大权的目的。


而只要袁世凯承诺清帝国国体不变,那么冯国璋也好,张作霖也罢,也没有理由与袁世凯敌对。


所以最大可能是辛亥革命成为同盟会又一次不成功的起义。


兰台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正式结束,民主制度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得到了建立。尽管具有如此之大的历史意义,历史却像是对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一样,辛亥革命中的第一枪——武昌起义一开始并没有人想到居然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偶然性居多的事件,或许有人在此会问:如果当时清政府面对着势力浩大的革命力量选择了顽抗到底会怎样呢?事实上,如果清廷选择了顽抗到底,那么他们好日子根本过不到1924年冯玉祥进京,能活到1912年就已经算是努尔哈赤附体,皇太极保佑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首先是吏治角度,晚清时期整个清政府都是处于一种腐败无能低效的状态下,相当一部分官员升官并不依靠才能而依靠溜须拍马和欺上瞒下,从满清的档案以及《筹办夷务始末》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道光皇帝见到奏折中有向道光皇帝报告八旗子弟可以一箭射穿七个洋人,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叶名琛则向咸丰皇帝报告处处告捷,当得知叶名琛兵败被俘后,咸丰皇帝在奏折批阅上流下来“朕甚诧异”的语句,等到了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各省的总督就已经明确表示清政府的政策与自己无关,开始东南互保。

如果说在太平天国时期清政府的总督还是能被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动,那么等到20世纪初的时候,各地总督就已经表示清政府和他们各玩各的,指着这帮“忠臣”拯救清政府,不如指望皇太极复活。

其次从军事角度来说,晚清军队贪污腐败极其严重,上级官员经常克扣下级士兵的军饷,而军队中大量的存在着吸食鸦片的现象,士兵也没有受过良好的训练,士气极差。在甲午战争中,光绪元年就开始在小站进行练兵的盛军因为主帅临阵脱逃,导致全军溃散,可见晚清绿营兵战斗意志和战斗力之差。

袁世凯训练的新军算是当时清朝比较有战斗力的部队,而地方上比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如四川新军,武汉新军在革命爆发之初便已经加入了革命党的行列。尽管袁世凯的部队战斗力可能比四川新军或者武汉新军单体上要高,但是清政府只有如此之少的可用之兵又如何能够抵御革命党的猛烈攻击呢?而且我们需要认识到晚清军队就是官员的政治资本,如果军队在战斗中折损过大,那么这位将领或者是官员就会失去他现在所工作的位置。所以,即使是忠诚于清廷的官员,也不愿意把自己的部队拼尽全力派上战场与革命党进行战斗。

最后是外国列强的支持,外国列强并不是只执着于清政府的,对于他们来说,清政府只是一条狗,而这条狗如果无能那就必须要换一条新的,对这条狗则毫无留恋。

20世纪以来,清政府忙于镇压国内叛乱。这一点已经证明了清政府对于国内管理的无能和低效,同时人民对于清政府已经产生了深深的不信任甚至是厌恶反对之情,如果列强继续支持清政府,那清政府也只不过是烂泥扶不上墙,需要他们不断的输血以维持生存。一个不能为主人产生利益的奴才,不是好奴才。

尤其是当清政府在辛亥革命中一口气丢失了半壁江山,更是显得清政府的无能。因此对于列强来说,即使在这时他们出手干预挽救了清政府,也不能保证清政府能够继续存在。对于列强来说,他们并不一定需要固执于选择清政府作为他们的扶植对象,革命党也可以。而失去了最大的大腿的清政府,除了彻底失败以外没有其他可能。


无笔史官


满清向谁投降了?向南方叛军投降了?还是向袁世凯投降?你把满清签字的投降书拿出来给世界看看?另外当时的清朝正处在慈禧领导的弃儒纳洋的全盘西方民主化的清朝新政改革的过程中,当时清朝已经有了国会和议员,已经有了国家内阁政府,各省也建立了省议会(咨议局),虽然还有不彻底民主的现象但是清廷的掌门人摄政王载沣已经向全社会承诺继续坚持改革,按慈禧预订的预备立宪十八年向前推进(试营业),后来又改为九年,并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宪法的修正版《钦定宪法大纲十九条》,预备期满后正式立宪,彻底成为民主化国家。袁世凯是预备立宪制度下的国家内阁政府总理,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掌握者,名义上预备立宪制度下清朝皇帝已经没有了实权。请问君主立宪制度下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或皇室向国家最高权力的掌握者内阁总理投降?难道他们之间是交战双方?这逻辑都混乱到什么程度能说出这话?再一个问题,如果清朝通过国会讨论表决通过了坚决镇压不妥协由日本人捣鼓的武昌汉独判乱,成功的希望是百分之百的。清朝的民主化社会制度就能成为现实,可是历史没有如果。因为这些历史风雨人物的骨子里还没进化到现代社会的封建残余,他们还做着帝王梦,他们不可能让国会通过表决。再另外。如果清室听从满蒙王公的话放弃改革,放弃十八省让他们脱离清帝国独立。那么东亚大陆将分裂为两个国家一个清帝国,一个中华民国。这也是革命党的革命目的。清廷皇室和满蒙王公经过反复争吵,最后决定为了保全祖宗的江山不分裂选择了放弃西方化改革而且和平退位(退位后国家对皇帝的优礼政策与君主立宪制表面上看是相同的,所以这是据有中国特色的《共和立宪制》国体。也是清室乐于退位的另一个主因),国家政权由清朝的内阁政府直接更名为五族共和政府接管,但是不服气的蒙古王公在清帝退位诏书颁布后的第四天果断宣布独立建立蒙古国🇲🇳。不好意思颠覆题主的三观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以上表述如与历史事实不符。请评论指教!




我爱祖国的碧水蓝天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首先,这场革命是历史上是最为完善的革命。

它在思想上,政治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解放作用。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

其次,它具有时代代表性,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败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各地群众奋起反抗,斗争风起云涌。但是这些斗争都是自发的,缺少组织和领导。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理论,组织革命政党,先后发动过10次武装起义,虽然这些起义都失败,但每次起义都起到了宣传革命、振奋人心的作用,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鼓舞了各地群众运动蓬勃高涨。但是这些斗争都是自发的,缺少组织和领导。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理论,组织革命政党,先后发动过10次武装起义,虽然这些起义都失败,但每次起义都起到了宣传革命、振奋人心的作用,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鼓舞了各地群众运动蓬勃高涨。

最后回答问题,辛亥革命结束后,清政府不投降的结果。

首先,在我看来,清政府这并不叫投降,而是叫做妥协,用利益来息事宁人。但从生存方面来说,清政府至少是聪明的,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取舍。在利益与生存面前,选择了生存,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因为在那个时候,作为一些具有决策作用的人,他们通常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作出这样的选择。


努力的旧城


辛亥革命后,如果清政府不投降,那么,可以确定的是,满清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所以,这是一个确定性的事件。


当时,影响着辛亥革命进程的袁世凯和满清皇室,已经没有办法改变这个“历史洪流”带来的不可阻挡的脚步,“覆巢之下无完卵”,要么,选择玉石俱焚,要么,向阳而生,拥抱民主共和。

所以,在命运的紧急关头,你肯定不会想到,满清皇室的一念之间,沙皇灭门的惨剧瞬间“擦身而过”,他们或许感受到了死神临近的脚步,但他们却是幸运的,灭顶之灾,呼啸而过——他们毫发无损!若干年后,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还心有余悸,表达出无奈和暗自庆幸。


事实上,已经被今天更多的俄国人认为是个历史错误的“末代沙皇灭门”事件,无疑是个无法弥补的悲剧。



香消玉殒的沙皇家人,是不是让你感到太残酷?



事实上,末代沙皇灭门的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而满清皇室却有选择的机会,所谓,“选择不对,努力白费”。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他们被迫做出选择,迎来了一线生机。

那么,究竟是谁的选择,让这个死神擦肩而过?

有一个人,他让满清皇室逃脱了灭门厄运。这就是袁世凯,清政府不投降,但袁世凯迟早会“门厅易帜”叛变。




所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在他心里,“你们皇室要作死,我老袁还想活!”

袁世凯为什么不会为满清殉葬呢?

最重要一点,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已经是和革命军对抗的一支孤军。

说白了,他如果选择抵抗到底,这支孤军迟早要消耗光。而拼消耗,他拼不起!手里的新军是训练有素的常备军,若拼光了老本,他就是光头司令,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这时候,满清皇室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如果他手里无兵,他就成了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

所以,老奸巨猾的袁世凯,不会等到满清皇室战死,他就会找机会,以“革命”的名义号令军队,为结束帝制,捞个头功他是不会不算计的!

这样的人,就是一个离心离德的满清“定时炸弹”,迟早要引爆,无论满清皇室如何抉择,要么他来引爆,要么,他学清军入关的吴三桂,用满清皇室的人头作为投机革命的“投名状”!

所以,如果当年满清皇室真要有点血性,要像当年清军入关那样,玩一把“战斗民族”的英雄气概,那么,最终,无论是革命军还是袁世凯,两把利刃都会把满清皇室以“”反民主共和革命”的“战争罪行”把他们处决。而且,还会冠以“罪大恶极”的罪名,让天下百姓拍手称快!

这样的结局看似故事剧情,却是最血腥的沙俄皇室结局的中国翻版。

一旦皇室拒绝投降,整个满清皇室和贵族甚至因为抵抗过于激烈,革命军痛下杀手,一路追杀皇室人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个关外民族很可能从中国版图消失。

明朝末年,清军入关取得了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做的最狠的一件事就是追杀明朝百万皇室子孙,唯有斩尽杀绝,不留后患。最具有悲剧色彩、讽刺意味的是明朝一个在民间隐藏了几十年的皇室子孙,因一句酒后失言的话,“自说自话”暴露了皇子身份,很快被人揭发举报,清廷抓住后将其凌迟处死。

他们唯恐做得不够,还诏告天下,清政府善待前朝皇室人员,隐藏民间的站出来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结果,有人天真地相信了,结果的结果就是没有一个人有善终的机会!

有人会说,满清皇室退位,和平移交政权,避免了中国分裂的局面。

那么,如果他们战斗到底,不投降,中国真的会四分五裂?

这个可能性是会有的,但是却肯定不会是永久的!

这取决于战争的两个平衡点。

北方和南方。

其实就是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对革命的态度决定着战争进程。

如果皇室下诏书,坚决镇压革命力量,其决心不说超过镇压太平天国时期,能接近这种水平。而袁世凯一时半会儿还没得选,因为谈判的机会被战争的白热化给耽误了!

那么,已经宣布独立的各省,如云南、广西等各路反清大军,汇成民主革命的洪流,在当时的时局下,是顺应潮流的新生的、进步的“新事物”,得人心,顺民心,“民主共和”思想毫无疑问更能得到大众的支持,革命军的士气和民众的情绪,都被点燃,全力以赴推翻封建帝制。

这时候,真应了那句话,“墙倒众人推”,顺势而为,对于革命的一方,顺水推舟,轻而易举。对于,反“民主共和”的“保皇”势力一方,始终处于“旧势力”一方,他们是不得人心的,是必须被推翻的,民众认识越深刻,情绪越高涨,加入的人就越多,力量就越强大,反之,不得人心的满清朝廷只能被埋葬了!

更可怕的是,如果满清皇室抵抗到底,不但皇室避免不了被处决的命运,还会引火烧身,牵连到整个满清权贵甚至所有旗人。

清末旗人一共有150万,在全国各地建有满城。如果战争旷日持久,战火越烧越旺,各地满城必定不能幸免!尤其是,随着战争造成的伤亡数字加大,无辜的人会越来越多,南方革命者更会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进行到底。

最悲惨的厄运必然在满清皇室的“拼死抵抗”诏书下,在各地八旗子弟的效忠下,最后,他们和满城“玉石俱焚”。在这种情况下,屠满是不可避免的悲剧!

网上,经常有各种谣言贴,说辛亥革命屠满有多少多少,那都是不负责任的造谣!

正因为满清皇室“审时度势”,“顺应潮流”,被袁世凯成功“套路”了,客观上,保护了、保全了整个旗人阶层。所以,满人是幸运的,他们没有遭受到明末皇室的厄运,也没有遭受中原人民被屠杀7000万的厄运!想想啊,150万旗人,经得起折腾吗?

所以,当厄运来临的时候,无论袁世凯多么效忠朝廷,就是他战斗到最后一刻,杀身成仁,也于事无补。而袁世凯在历史的节点上背叛了朝廷,提前结束了一场他可以预知结果而毫无意义的战争,他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是有功于满清皇室的。尤其是,他为满清争取的皇室有待条件,让皇室被善待。最后,居然还可以跑到东北,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搞了一个伪满洲国。这是满清皇室不懂感恩、自取灭亡的严重错误,甚至是罪行。所谓,“自作孽、不可活”这种愚不可及的做法,是必须被批判的!

袁世凯,他太狡猾了!他在历史的大环境下,成就了个人的野心。不但得到了“大总统”,还搞出了“中华帝国”,恢复了一个仅仅存在45天的汉家政权。

最后,总结重点说三遍,“满清必须灭亡”,“满清必须灭亡”、“满清必须灭亡”——必须懂!满清皇室不投降,皇室会不会被处决?一定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