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吃食:面辣子

外地人說起關中人飲食習慣,"辣子一道菜"是一句話,"……一頓不見辣子就嘟嘟囔囔"是另一句話。留意關中人的飯桌,還的確是這樣。特別是蔬菜大棚還沒有時興的年代,一碟辣子、一碟鹽,掰個熱饃,中間夾些辣子,抓一捏鹽撒進去,用不了三五口,一個蒸饃就解決下肚了。

關中吃食:面辣子

那個年代時令蔬菜少,到冬天,即使把僅有的白蘿蔔、紅蘿蔔變著花樣地做,天長日久也就吃厭嫌了。嘴讒口寡得厲害,便就地取材,想著法子思摸著改善伙食。

蒸饃上鍋前,碗裡抓一把麵粉,將蒜瓣切片加椒鹽和辣面拌入,滴些清油,邊用筷子攪動邊加入適量開水,待完全融合且稀稠適當後,隨蒸饃同時入鍋。饃蒸熟了,面辣子也就熟透。剛出鍋的熱蒸饃掐成小塊泡入,蒜香、辣香、椒香、面香融化成一體,充分裹包在杏胡大的疙瘩饃塊上,端起一碗圪蹴到牆角,一口一口品味著送入嘴裡,撲鼻鮮香熱辣辣湧入全身,臉上沁出的汗珠差一點能滴到碗沿上。

關中吃食:面辣子

這就是農家面辣子的最初來源和傳統做法。後來,一些飯店在研究開發面辣子這道菜品時,將豆腐丁、木耳絲、蒜苗段、粉條碎節等也拌到裡邊,很講究地與傳統結合,形成獨具一格、開胃暖胃、美味可口的一道吃食,也塑造出一個響噹噹的飲食品牌。再配上一盤烤黃的正宗酵面饅頭,引來大批食客津津津有味地爭著品嚐,隔一段時間不吃,嘴角就饞饞地發癢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