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假如你們3個人,那可以一起鬥地主;

假如你們30個人,大家可以組個合唱團;

假如你們300個人,上市公司也不是搞不出;

假如你們3000個人,試著想象一下李雲龍的獨立團;

假如你們3000萬個人,那將會輕易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

改變生活方式?肯定會有人說家哥又吹牛逼了。

但現實生活中真的有這麼3000萬人,他們是公路上的“遊牧民族”,被無形的經濟大手左右著“四季”和去向;他們的運動軌跡就像血管脈絡一樣,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循環流動。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行駛的卡車

他們的名字叫卡車司機。

沉默的3000萬

3000萬人是什麼概念呢,家哥給你打個比方吧:如果一個人賬戶上多了 3000 萬,那他下半輩子基本可以開始養老了。

受國情影響,中國物流運輸方式主要以公路運輸為主,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卡車司機承擔了中國貨運總量的76.8%。

一輛六軸卡車,根據交通運輸部的統一規定限重為49噸,而在這普通的車輪之上,還承載著千萬個普通家庭的尊嚴與夢想。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行駛中的卡車

卡車司機靠著默默付出來支撐起我們的美好生活,我們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卡車司機都如同滅霸打過響指一樣消失,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在開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卡車司機的存在意義。

路人眼中卡車司機

在美國,雖然卡車司機有著“較為可觀”的收入,但是這個群體的名聲在本土卻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好。

家哥有幸在網上瀏覽過一本美國大學關於小說的寫作教材,書中談到了對某一些類型化的人物塑造,比如“在快餐店吃甜甜圈的胖警察”“眼睛總是亂轉的瘦弱小偷”以及“好色的卡車司機”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美國卡車司機

食色性也,但通過好萊塢電影和美國的通俗小說來可以抹黑卡車司機的形象真的有點夠小氣的。

在中國,卡車司機在路人心目中的形象雖然沒有上面這麼不堪,但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沒文化”“脾氣大”是國人眼中的卡車司機;“大禍車”“橫衝直撞”是國人給卡車貼的標籤。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相關報道

當下許多市民還是提起卡車就色變,甚至提出了“遠離大貨車”的口號,如果是為了規避卡車盲區風險的話當然無可厚非,可單單是為了孤立這麼一群人的話,不免會讓卡車司機們心寒,他們沒有了當年的驕傲,卻徒留無處訴說的苦水。

普羅大眾都容易被宏達的事物所感動。

就比如我們都愛看到“中國物流行業飛速發展”“國民生活方便快捷”“國產電影票房激增”“高鐵提速趕超歐美”這樣的表述。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卡車司機

在這樣美好話語的催眠下,我們甚至忘記了現實生活中的壯舉都是由無數個人的血汗鑄就。

真實的卡車司機

我們不難發現,對於一個圈外人來說,卡車司機的形象在他們心中,其實並沒有我們開頭描繪的那樣光輝偉岸,“暴發富”“沒文化”是他們給出的固有印象。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卡車司機登車

但真實的卡車司機真的沒那麼簡單。

卡車司機習慣把每一次跑車稱為“取經”,因為除了要克服複雜路況和惡劣天氣,他們還要與黑心貨主、油耗子、碰瓷鬥智鬥勇,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當你拆開快遞,穿上剛剛搶到手的新衣新鞋時有沒有想過,是快遞運輸的卡友從千里之外,將它們送到你的城市?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快遞運輸

如果沒有他們的奔波勞碌,拼手速搶到的美衣,可能到手時已經過了季。

當你身處內陸想吃新鮮水果和海鮮時有沒有想過,是綠通運輸、冷鏈運輸的卡友,為了滿足你的口腹之慾,駕駛著可靠的專用車型,星夜兼程地將它們帶到你面前?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冷鏈運輸

如果沒有他們的分秒必爭,你可能要親自買票去到產地才能享用。

當你進入超市,肆意的挑選自己想要的百貨商品時有沒有想過,是散貨運輸的卡友,為了大家的舒適生活,一遍遍的往各大商超拉貨?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散貨運輸

如果沒有他們的堅持,你買包紙巾都要去工廠自己挑。

當你辛苦奮鬥幾年,終於下定決心掏出首付購房時有沒有想過,是工程運輸的卡友,為了能夠早日交房,忍受著人們對泥頭車的偏見,將一車車的建材運往樓盤?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建築工程運輸車

如果沒有他們的貫徹始終,從付款到交房,怕是遙遙無期吧。

一輛卡車 兩幅面孔

一輛卡車,除了給人帶來“笨重”“粗獷”的感覺,“可靠”“沉穩”的氣質也能賦予它獨一無二的領袖形象。

全球範圍內最出名的卡車形象應該下面這個賽博坦人了——率領眾多變形金剛對抗邪惡勢力、保衛物質種族的汽車人首領擎天柱。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家哥有時候也想過:為什麼擎天柱是以長頭卡車形象示人呢?

入了商用車這個行業,我才開始真正明白,厚重的卡車能帶給我非比尋常的安全感。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擎天柱原型車:彼得比爾特389

如果把車水馬龍的高速公路比作一個帝國,論身材的話,卡車絕對就是皇帝;而能夠駕駛這種尺寸車輛的人絕對不是你們想象的普通司機而已。

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卡車司機

2018年5月,巴西全國卡車司機舉行大罷工,涉及巴西所有州及聯邦區。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巴西卡車司機罷工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巴西卡車司機罷工

隨著罷工情況不斷持續,巴西各地陸續出現燃油緊缺、超市果蔬斷供、機場航班取消、公共交通停運、學校停課等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當年的罷工,曾一度造成全國的十幾個機場百餘家飛機沒油可加,71趟航班被迫取消,聖保羅地區99%的加油站無燃料供應。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罷工導致燃料短缺,民眾排隊購買汽油

更為嚴重的是造成了社會恐慌進而導致公眾搶購食材,醫療用品儲備不足私立醫院甚至暫停營業,個別城市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當時身處巴西的華人朋友圈裡都流傳著這樣一條調侃罷工的動態:

“在巴西這麼多年經歷過警察罷工、郵局罷工、清潔工罷工、銀行罷工、學校罷工、超市罷工、消防隊罷工、醫院罷工、海關罷工,這些對我什麼影響都沒有;但是經歷了卡車司機罷工後,我才知道巴西除了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都沒有存在的意義。卡車貨車司機,你們是城市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雖說是調侃,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卡車司機對於一個國家社會正常運轉和經濟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

假如卡車司機消失

在瞭解完真實的卡車司機後,我們再回過頭來考慮一下這個問題:所有卡車司機一夜之間全部消失。

首先受影響的,我認為應該是快遞運輸業。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帶動了物流行業的發展,同時物流行業也支撐著互聯網的發展,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進。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堆積如山的快遞

如今電商時代,人人網購,沒有卡車司機為你們拉快遞,最先崩潰的應該是淘寶賣家吧:這還讓人怎麼賺錢!

如果卡車司機消失,物流運輸量將會急劇下降,商超配送達不到正常水平,人們的需求將無法得到滿足,生活品質會急劇下降。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 圖丨搶購飲用水

就目前我國人口對物流的需求來說,光靠火車以及飛機是永遠解決不了這個物流運輸需求的。

假如卡車司機消失,掛靠公司、貨運信息部統統下崗;油耗子直接“斷糧”;沒人開就沒人買,商用車企將關停;城市建設也將停滯不前。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我們再大膽猜測一下:如果社會上的卡車司機都消失了,那卡車就沒有人開,物流公司為了把貨發出去一定會物盡其用,牛車、驢車可能就要重新派上用場;城市裡的生活用品無法及時補充,供不應求就可能導致物價上漲,人們紛紛在家邊上種起蔬菜水果,重新過上農耕生活,經濟倒退20年。

家哥有話說

大家肯定都玩過“吞食魚”這款遊戲: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但在公路上,這樣的食物鏈正好相反。

只要卡車司機目光所及,即使是三輪車停在卡車面前,司機也不能輕舉妄動;如果碰上想要超車的小轎車,及時讓出車道是“第一準則”。

當卡車司機消失,你會發現除卡車司機以外,別的行業沒存在的意義

所以,卡車司機其實是一個非常高尚的職業,服務著全中國所有人,推動了社會發展,如果沒有他們,社會將會一片混亂。

通過家哥這一篇文章就想要道清卡友的苦辣酸甜,怕是沒那麼簡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