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城深化辅警职业化改革硕果累累

去年,一名身着警服的男子拨开层层围观的人群,抱起一个抽搐的女孩飞奔向救护车的视频在网上迅速走红。该视频得到了网友们纷纷点赞评论。时隔一年,视频中的主角,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公安局滥坝派出所驻小山社区警务室辅警魏捷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况且现在待遇这么好,生活有了保障,没了后顾之忧,更要为百姓服务。”

贵州水城深化辅警职业化改革硕果累累

其实像魏捷凯的事迹,水城县870名辅警每天都在上演。

2018年以来,为缓解公安警力严重不足、辅警队伍不稳定、辅警作用未有效发挥的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超前谋划,大胆尝试,在贵州省率先开启警务辅助人员走职业化道路改革之门。对此,水城县委副书记、县长赵庆强表示,两年来,改革后的辅警队伍在做实基层基础、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贵州水城深化辅警职业化改革硕果累累

“小辅警”大家眼中的“香饽饽”

“以前,公安辅警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资待遇低、工作效能低、流失率高等问题就是制约我们队伍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水城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工科科长谢盛良说。

记者在以往的相关报道中发现,当地辅警最早的工资只有可怜的1000多元,而改革后平均可达到5000多元,变化不可谓不大。

“刚参加工作时,不仅工资不够生活,执行任务时也得不到该有的尊重,更不要想有哪家姑娘能看上自己,能过上现在的生活以前做梦也不敢想。”刚刚新婚归队的辅警小陈对此深有感触,他偷偷的告诉记者,西南交通大学的毕业生都在报考他们辅警,现在的他成了家里亲朋好友最羡慕的对象,所以他会更加努力认真的为百姓服务,来对得起现在的美好生活。

“2018年以前,我局在岗辅警1088名辅警,加上地方政府招录充实给派出所使用的民兵(实际从事辅警工作)160余人,实际全县辅警使用量为1248人。”水城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工科科长谢盛良介绍说,工作中,用工方式五花八门,薪酬待遇多少不一,进出口不统一,导致了队伍管理难度大、管理方式简单粗放、劳动关系隐患突出、队伍臃肿庞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失率高,整体工作效能低下。

贵州水城深化辅警职业化改革硕果累累

据了解,水城县将1248名辅警的使用计划削减到870人,实现辅警队伍的瘦身,参照公务员招录办法,用380个名额面对在岗辅警招聘,490名面向社会大专以上院校毕业生和复退军人招录,这样既保留以往辅警队伍中的精英,又向社会吸纳了人才,将辅警与公安民警同等管理,享受工伤、养老、医疗、失业、生育保险保障,社会保险参照企业职工保险相关规定执行,薪酬参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放,改革后人均工资达到5000余元,财政负担与改革前基本持平。改革后,辅警队伍大专以上学历占总人数比例73.5%,学历由低向高转变,涵盖法学、计算机等30余个专业,35岁以下占88.8%,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出台《水城县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水城县警务辅助人员基本行为规范》(试行),明确和细化了警务辅助人员职能定位,队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为保障新招录辅警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城县紧盯以往招录不规范、准入门槛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症结,严把辅警人员入职关口,着力从源头上彻底解决辅警队伍学历偏低、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等问题。在入职后,为确保新上岗的辅警队伍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水城县通过建制度立规矩、强化正规化管理,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加强辅警队伍管理机制建设。

截至目前,870名合同制警务辅助人员已全部以崭新姿态进入工作岗位,真正解决了辅警队伍“留不住人、沉不下去、干不成事”的问题。今年8月,随着第二批新招录的260名辅警全部到岗,标志着水城县公安机关辅助人员走职业化管理改革基本完成。

贵州水城深化辅警职业化改革硕果累累

“公安警务力量得到全面充实,辅警队伍‘精气神’得到大力提振,战斗力得到全面加强,突破了警力严重不足这一制约水城公安事业长足发展的瓶颈,为决战脱贫攻坚、全面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了坚实保障。”六盘水市委常委、水城县委书记张志祥说。

“小辅警”治安管理的“前哨岗”

前不久,水城县公安局玉舍镇阿娄社区辅警黄艳军来到腿脚不便的贫困户李大爷家,为其上门办理了二代居民身份证。

“警务室就在家门口这真的太方便了,以前去派出所办事还要下山,现在不光上门给我办,还帮我解决了很多困难。”李大爷激动地说道。

贵州水城深化辅警职业化改革硕果累累

据介绍,水城公安“一村(居)一警(辅警)一室(警务室)”建设,把警务室建在村寨,辅警吃住、工作都在村,极大的贴近和方便服务群众,结合车管下乡,户籍代办等“口袋警务”,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辅警改革的红利。两年来,全局辅警共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达35万余人次,为群众代办户籍事项24684人次,送证上门12517次,为群众办好事631件,为群众节约车旅费用500余万元。密切了警民关系、夯实了公安群众基础,唱响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旋律。

“在采集基础信息、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协管实有人口、协控治安要素、组织群防群治、收集案件线索、服务人民群众工作中,辅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城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陆秀鑫说。

记者了解到,辅警职业化改革后,水城公安实现了警务前移、管理前移、服务前移,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最迫切的治安问题入手,以顺民意、解民结、化民怨、暖民心、保民安、护民利、惠民生等“七小警务”入手,开展巡逻防控、警情先期处置、服务群众、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安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等工作,让群众享受到安全和便利,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小辅警”成了维护农村稳定的调节器。

贵州水城深化辅警职业化改革硕果累累

警心安、干劲足,如今,水城辅警不但成为水城公安基层的“轻骑兵”、“前哨岗”,还成为了服务群众的贴心人,真正发挥了群众“守护神”的作用。

截止目前,水城县共建成社区、村居警务室172个,矿区、校园警务室101个,切实把做实基层基础作为服务脱贫攻坚、助推扫黑除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实。

“警务辅助人员是公安机关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公安机关破解任务繁重与警力紧张矛盾的现实选择,在协助民警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开展行政管理和服务人民群众的‘前沿哨’,是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基础信息的‘大平台’。”

“小辅警”扫黑除恶的“轻骑兵”

2018年以来,水城县辅警提供涉案、涉稳信息65条,提供命案线索3起,提供涉黑涉恶线索5起,协助水城县公安局共侦办3起黑社会性质组织案、2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1起恶势力犯罪团伙、22起九类涉恶犯罪团伙案,破获刑事案件131起,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49人,冻结扣押涉案资产1.6亿元。

通过强化教育管理,辅警队伍专业能力全面提高,工作作风持续向好,通过种种数据不难看出,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辅警发挥的重要作用。

贵州水城深化辅警职业化改革硕果累累

不仅如此,辅警还参与公安机关侦破刑事案件780余起、协助办案民警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50余人。水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章特表示,辅警充分发挥“人员多”、“触角长”集群优势,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支撑,最大限度缓冲了水城公安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同时,辅警还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对易地扶贫搬迁、“三变”改革等扶贫领域存在的各种“乱象”进行打击整治。

贵州水城深化辅警职业化改革硕果累累

此外,为了提高辅警人员的保障待遇和完善基层基础设施,推动辅警人员落地生根、激发辅警队伍干事创业的能力。水城县先后投入5060万新建、改建、扩建26个派出所,共20800平方米,全部实现一个派出所一个食堂、一人一间房、一人一张床标准,最大限度改善警务人员生活、办公条件,大大提升了扫黑除恶“轻骑兵”的隐形战斗力。

“水城县辅警改革之路在探索中前进,在机制创新、制度完善、队伍管理和效能提升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一步,我们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和韧劲,将辅警改革工作在‘暖警工程’、‘从优待警’中持续抓细抓实,确保辅警改革硕果累累。”水城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龙兴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