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13岁儿子曝光:我怎么才能摊上这种孩子?

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片面地听从了

要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深夜12点,海清的一则微博,激起千层浪。

海清13岁儿子曝光:我怎么才能摊上这种孩子?

面对快深夜12点了,依然在灯光下,奋笔疾书的蛋妞。作为老母亲的海清,有心痛,也有藏不住的自豪感。

面对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可能还会发出来自灵魂的拷问:

我咋就没能摊上这么个自觉学习,热爱学习的娃呢?

其实呀,大多数孩子,特别是1-2年级的孩子,在学习和玩之间,还是会选择玩滴~

海清13岁儿子曝光:我怎么才能摊上这种孩子?

我们想想孩子一天在学校里的生活吧。

一个班里50多个孩子,老师为了维护班级秩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肯定不能让小朋友们放飞自我。

老师必须保证,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家伙们,尽快地学会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不随便讲话、小手不要做小动作、举手才能发言。

做个课间操,也是在老师监督下完成的,动作要规范,不能乱跑乱喊。

甚至有的小学为了保证学生安全,下课都不能去操场,只能在教室活动。

你说孩子一天在学校是不是看起来挺“不自由”。

回家后,还要继续接受家长的监管,不逆反才怪呢~

海清13岁儿子曝光:我怎么才能摊上这种孩子?

所以,每次涵涵放学回来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时,我从不强迫她。

甚至有一天放学,涵涵焉焉儿地说自己头疼,然后哭着说:“妈妈,我今天不想写作业。”

我把她抱在怀里说:“好好,咱回去直接就睡觉。”

结果回家后,她吃了些水果,玩了一会儿粘土,喊我说:“妈妈,我要开始写作业啦!”

自打那次之后,我每次说,涵涵该练琴了、涵涵该交英语作业啦、涵涵该写作业啦、该跳绳啦~

喊完后,她并未立即执行,我也不生气,因为发现当我不强迫时,她总能过上一会儿就做自己该做的。

海清13岁儿子曝光:我怎么才能摊上这种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肯定都羡慕那些自觉的孩子,但很多时候孩子的自觉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引导的结果。

比如涵涵的内驱力,从她未上小学时,就是我的培养目标,因为我知道“我要学”比“要我学”更能令我省心,也更能令孩子学的开心。

海清13岁儿子曝光:我怎么才能摊上这种孩子?

那么内驱力要怎么培养呢?

对当代动机理论有重大影响的两位心理学家Deci和Ryan认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

01

自主感是他律变成自律的前提

涵涵最近除了我上面说的写作业自觉,看手机、玩平板也非常自觉。规定的时间一到,立马把电子产品还回来。

我发现真的印证了那句话: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无论写作业、学课外知识,还是玩电子产品,我给了她足够的自由度。

写作业上,我不逼着她一回来就必须写,只要求她,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既然做就专心做,不然就玩够。

她自己呢,知道不写完作业,肯定老师那关过不了,所以肯定会写。

课外知识上,我不要求她必须要刷多少数学题,甚至超前学习什么的,目标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电子产品方面,按商量好的来,没有禁止不能看。

海清13岁儿子曝光:我怎么才能摊上这种孩子?

当然,在6岁之前,孩子主要靠“他律”,所以,她并不是一个天生就到时间,立马不看平板的孩子,也不是一个,就算我不监督,也会自己去主动刷题的孩子。

这都是长期陪伴、科学监督、耐心引导的结果。 相反威胁、控制等等只会降低孩子的自主感,从而形不成自觉的好习惯。

02

胜任感是孩子自觉的源动力


我们最喜欢做的是有把握的事儿,有把握的事儿能给我们胜任感,当这种胜任感积累多了,慢慢地乐意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儿,进而有了成就感。

所以,培养一个有内驱力的孩子,从小就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不要包办代办太多。

让孩子知道“我可以”、让孩子自己证明“我能行”。这样他才有踏实感。

而不是泛泛地夸奖孩子“你真聪明”、“你真棒”。

海清13岁儿子曝光:我怎么才能摊上这种孩子?

同时呢,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目标,比如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买拼图时,才3岁,就直接上个100块,娃是会崩溃的好吧。

03

归属感是孩子最暖的港湾

人生最可怕的是连你的家人都不支持你。

人生最幸福的是,无论我好坏、贫富,都有一帮永远在背后支持我的家人。

一个孩子,她从家里走向外面的世界之前,首先是积累了足够的安全感的,然后才有力量向外拓展。

当他遇见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身后有爸妈的引导,协助和扶植。他敢于向前冲。

所以家的归属感真的很重要。那些成绩优异,并能一直优秀下去,且内心积极阳光的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海清13岁儿子曝光:我怎么才能摊上这种孩子?

陪着孩子做做手工,跟孩子一起读读绘本,带孩子出去玩玩,这些有效的高质量的陪伴,都能建立孩子的归属感。

当孩子人生遇到挫折、心理遇见坎儿时,我们的安慰,我们的情绪引导等等,也都能给他继续前进的力量。

所以,不必羡慕“别人家的孩子”那么自觉。

没有几个天生就不需要爹妈在后面监督的孩子,至少6岁前,孩子都需要“他律”的。

海清13岁儿子曝光:我怎么才能摊上这种孩子?

所谓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的能力,不是放任不管,单单靠孩子去自觉,而是在咱们的提醒和引导下自觉。慢慢地放手。

我相信有天生自觉,不需要父母管,也能学的更好的孩子。

但我也相信,大多数自觉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自觉引导孩子的父母。比如武亦姝的爸爸妈妈。

因此,不是咱的孩子不够好,而是那本来就是孩子的常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