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與河北省,劃定行政區劃,為何波及了8個縣的歸屬?

河南省與河北省,劃定行政區劃,為何波及了8個縣的歸屬?

河南省、河北省兩個省份屬於相鄰的省份,目前,兩個省的省界限已經完全固定下來。但是在上世紀50年代,河南省與河北省曾經上演了行政區劃的調整。河北省的5個縣劃入了河南省,河南省的3個縣則劃入了河北省。那麼,到底因為什麼原因,會波及了8個縣的行政區劃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這與我國50年代各方面的形勢有關。

河南省與河北省,劃定行政區劃,為何波及了8個縣的歸屬?

首先,我們聊聊行省制度的變化。在我國古代社會,前後出現了漢州、唐道、宋路等區劃模式。元朝統一天下以後,建立了一個疆域空前遼闊的大帝國。如何管理各地區,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鑑於各方面的情況,元朝採用了行中書省的模式,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中書省,俗稱為行省。

元朝的行省面積都很大,例如嶺北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等。明朝建立以後,在各方面都沿用了元朝的制度,其中也包括元朝的行省制度。但是元朝行省制度的問題很多,在元朝統治的末期,出現了各地行政長官武裝割據的情況。明朝吸取了元朝的教訓,把全國的行省進一步細化。請注意,內陸很多省份的行政區劃,都是明朝時期確立的。例如河南省、山東省等省份的行政區劃,從明朝一直延續到了20世紀40年代,期間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至於河北省,在明朝統治時期被稱為北直隸地區。清朝入關以後,北直隸又改成了直隸省。

河南省與河北省,劃定行政區劃,為何波及了8個縣的歸屬?

清朝滅亡以後,全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階段。北伐戰爭結束以後,直隸省被改稱為河北省。請注意,雖然河北省的名字一直在變化,但是行政區劃並沒有改變。河北省的大名府,就像一把錐子,插在河南省與山東省之間,與河南省的彰德府交界。河北省的大名府一直延伸到了黃河邊,因此,河南省、河北省與山東省都有治理黃河的責任。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黃河經常發生決口和改道,尤其是清朝咸豐時期的大規模改道,波及了江蘇、安徽、河南、山東等幾個省,好幾千萬人受災。

因此,治理黃河一直是古代王朝的頭等大事之一,因為黃河改道以後,很容易出現農民起義。從清朝統治後期開始,黃河隔三差五就會出現各種災害,直接威脅著中下游地區的百姓們。1938年,黃河決口以後,更是出現了大面積的黃泛區。由於時局混亂,黃河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理,百姓們苦不堪言。作者的老家正好位於河南省與河北省的交界地區,隸屬於河北省,聽老人講過很多治理黃河的故事。

河南省與河北省,劃定行政區劃,為何波及了8個縣的歸屬?

一轉眼到了1949年,當時,整個北方地區已經解放。我國開始騰出手來,治理黃河各方面的問題,尤其是黃河中下游地區。但黃河中下游地區,隸屬於河南、河北、山東三個省份,並不利於調動和統籌各方面的資源。為了更好的治理黃河,1949年,我國建立了平原省,平原省由河北省的最南部、河南省的黃河以北地區、山東省的西部組成。平原省劃分成了新鄉、安陽、濮陽、菏澤、湖西、聊城6個專區,省會則設立在新鄉市。

截至目前,新鄉市保留了平原博物館、平原大道、平原新區等具有標誌性的地名。平原省是歷史上並不存在的省份,建立的初衷主要是為了治理黃河。此外,就是為了平定河南北部地區的土匪。經過2年多時間的努力,河南北部的匪患已經被徹底肅清。黃河氾濫的問題已經得到了初步的治理,開始進入第二階段的工程。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平原省建立的兩個初衷都已經不存在了,平原省是否需要繼續建立,成為了一個爭議很大的問題,出現了各種意見。

河南省與河北省,劃定行政區劃,為何波及了8個縣的歸屬?

最終,在1952年,平原省還是被撤銷。湖西、菏澤和聊城三個專區,重新回到了山東省。平原省的安陽、新鄉、濮陽三個專區,劃入了河南省。其中,其中的大部分地區,原本就隸屬於河南省。但是,東明縣、長垣縣、南樂縣、清豐縣等5個縣,原本屬於河北省。建立平原省的時候,從河北省劃入了濮陽專區。平原省撤銷以後,這些地區跟著濮陽專區一起劃入了河南省。

換而言之,等於河北省白白損失了5個縣,這屬於很大的損失。河南省得到了5個縣以後,自然需要有所動作。河南省把原本隸屬於安陽的涉縣、武安縣和臨漳縣,劃入了河北省的邯鄲專區。從面積來說,河南省這3個縣與河北省的5個縣基本相當,雙方都沒有吃虧,這就是兩省換地的模式。按照當時的標準,河北省的5個縣以平原為主,河南省的3個縣則是出現了大量的山地。但是,按照現在的標準,河南省的3個縣,地下發現了大量的礦產資源。

河南省與河北省,劃定行政區劃,為何波及了8個縣的歸屬?

河南省與河北省相互換地以後,兩個省的交界地區逐步形成了現在的樣子。我們順便聊聊大名府,在1949年,大名專區成立。但隨後,大名專區的6個縣中,有5個縣被劃入了平原省,再併入河南省。造成了大名專區僅僅下轄了1個縣,根本無法成為專區。因此,大名專區被撤銷,併入了邯鄲專區。大名府曾經是宋朝的4大首都之一,屬於抗擊遼國的軍事重鎮。在清朝統治的初期,還曾經成為了直隸省的省會。

可是進入50年代以後,大名府從大名專區淪為了大名縣。其實,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很多歷史名城都經歷了榮辱興衰。例如河南省的洛陽市,曾經先後成為了13個王朝的首都,現在則成為了河南省的一個三線城市。至於河南省的開封市,曾經是宋朝的首都,作為八個王朝的都城,現在成為了一個四線城市。河南省會鄭州,經歷隋唐的輝煌期、明清的衰敗期以後,開始了第二次崛起。所以說,城市的發展牽扯了方方面面的問題,各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城市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