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孩子家長堅稱不放棄尋找“梅姨”,警方:“梅姨”身份長相暫未查實

近期,一張呼籲大家尋找人販子“梅姨”的圖片在朋友圈廣泛流傳,引發全社會關注,廣東、湖南、四川、新疆等地均有舉報及闢謠信息。“梅姨”是否存在?新畫像是否符合對她的描述?昨天廣東警方對此進行了回應。

被拐孩子家長堅稱不放棄尋找“梅姨”,警方:“梅姨”身份長相暫未查實

同時廣東警方鄭重表示將繼續積極尋找被拐賣的兒童下落,嚴厲打擊拐賣犯罪。

■ 目前各地出現的“梅姨”信息均不屬實

主偵“張維平拐賣兒童系列案”的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區分局主辦民警表示,2017年初警方抓獲了張維平團伙,張維平供述其曾在2003年至2005年間拐賣9個兒童,均通過一名被稱為“梅姨”的女子介紹和聯繫轉賣,並支付對方介紹費。

根據張維平的描述,廣州警方繪製了“梅姨”的第一張模擬畫像(左圖),並於2017年6月公開懸賞,但未獲得有價值舉報線索。後警方摸排到一名疑似認識“梅姨”的男子,其自稱曾有一個叫潘冬梅(音)的女友,經組織辨認,該男子與張維平均稱不認識,且無法證明潘冬梅(音)與“梅姨”為同一人。

應被拐兒童家屬多次要求,2019年3月,廣州增城有關部門派員陪同曾替被拐兒童畫像的外省退休警務人員,即山東省公安廳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找到該男子對“梅姨”畫像。

但經張維平辨認,第二張畫像(中圖)與“梅姨”相似度不足50%,且與第一張畫像差異較大。

警方稱,除廣東外,近期湖南、四川、福建乃至新疆等地均有人舉報稱“梅姨”在當地出現,後經複核,均不符合案犯描述的“梅姨”身高、年齡、語言等綜合特徵。

警方曾在2017年6月懸賞通報中稱,“梅姨”2017年時約65歲,身高1.5米,講粵語,會講客家話,曾長期在廣東增城和韶關新豐地區活動。

2017年以來,警方進行大量數據分析、排查走訪,相關線索一一接觸、一一核實,但至今仍未取得突破。警方表示,從張維平供述的情況看,“梅姨”是一名中間介紹人,負責為拐賣兒童的犯罪分子聯繫“買家”,通過收取介紹費非法獲利。

■ 警方已經找回兩名被拐兒童

11月13日,廣州警方通報,“張維平拐賣兒童系列案”有了新進展,兩名被拐兒童被找回,並組織了家屬認親。仍有7名兒童沒有找到。警方表示,此類案件因作案隨意性較強、痕跡物證少,且在當年條件下缺乏視頻監控等技術,破案解救難度較大。為此,廣東警方推出DNA尋親綠色通道,免費就近為求助者服務。

2009年至今,廣東警方通過全國打拐DNA信息系統已找回被拐或失蹤人員1000餘人。此外,依託智慧新警務技術,警方不斷縮小被拐兒童的查找範圍。2018年以來,廣東共找回16名被拐十多年的兒童。

■ 被拐孩子家長:不放棄尋找

11月19日晚,記者採訪了被拐失蹤孩子申聰的父親申軍良。他仍然認為“梅姨”確定存在,也不想放棄尋找“梅姨”和被拐孩子的下落。

14年前,這個叫“梅姨”的人,以1.3萬元的價格賣掉了河南人申軍良年僅1歲的兒子申聰。14年來,申軍良尋遍當年孩子被拐賣的地方,至今仍無有效線索。唯一可能帶來希望的,就是關於“梅姨”的畫像。

對於模擬畫像的問題,林宇輝警官說他對梅姨進行第二次畫像,是通過與“梅姨”同居兩年的老先生及其女兒進行溝通後進行的描畫。

而網上流傳的彩色電腦版(右圖)是一個熱心人做的,就在素描的基礎上做了電腦上色,為的是讓畫像看起來更真實,方便辨認。

11月9日,林宇輝把彩色圖片發給了申軍良,隨後由申軍良向外發佈了照片,並以10萬元的價格懸賞徵集線索。

昨晚記者專門求證了林宇輝警官本人。“我曾幫60多個失蹤的孩子模擬畫像,目前成功找回的有4人,雖然成功率不是太高,但從事後對比結果看,模擬畫像的相似度很高。”林宇輝說。

而申軍良告訴記者,到今年,申聰應該15歲了,特徵是,左腳大拇指有一處青色胎記,右屁股上有圓形的紅色胎記,右大腿屁股下有一圓形胎記。“儘管我已經有了新的孩子,可我覺得這還不是一個完整的家。我們全家都盼著有一天見到他。”

來源:北京晚報·縱聞天下 據新華社 大河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