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财富报告》透露的财富真相

今天给大家撒一碗新鲜出炉的狗血。

胡润研究院叕发布了最新一期《胡润财富报告》,有几个数据很值得我们关注:

1、截至去年底,大中华区拥有600万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已达494万户,同比增长1.2%,其中拥有600万可投资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达178万户。

这话意思是,胡润觉得今天中国拥有600万以上人民币资产的人才算富人,对标的是西方的百万美元家庭,这个标准本身没毛病。

但实际上中国人7成以上(大城市8成以上)的家庭资产都是房子,而北上深一套很普通的房子,市值动不动就要600万,所以很多人属于“被富裕”,一旦把自住房去掉,再把还没还清的房贷单列出来(胡润只算总资产,没算净资产),很可能还是个“大负翁”,这在今天中国非常普遍,说起来既尴尬,又悲催,很多身价几百万的苦逼房奴估计都得哭晕在厕所。

所以把自住房去掉,光统计可投资资产超过600万的中国家庭,一下子就减少了64%,只剩178万户。

国家卫计委最新权威报告指出,我国目前户均人口3.02人,折算下来,中国近14亿人口,只有0.38%的人达到国际上的富人标准,中国整体上看,还是个屌丝国家,拼多多默默点起来吧……

这也就难怪前天文章

《30年后,拿什么养活自己?做梦也想不到的答案!》的留言墙上, 大部分人都在哭穷,说我不是自私,是实在养不起娃鸭……

《胡润财富报告》透露的财富真相

说到底,这是因为许多年轻人现在的认知能力和财富现状之间存在矛盾鸿沟,既希望像富人那样精细培养孩子,又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不愿与现实妥协,索性就不生了。说到底,还是穷人太多……

2、拥有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198万户,比上减少1.5%;

拥有亿元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12.7万户,同比减少4.5%;

拥有3000万美金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8.4万户,同比减少5.4%;

说实话,这个数据还是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一轮全球经济下滑和中国经济疲软,以及叠加在其中的毛衣站,都是2018年开始的,而这个统计是截止2018年底,真正的大富翁阶层,人数都在缩水。

因为到了那个级别的富人,一般不太可能靠打工挣高薪获得,要么自己创业开公司,要么就是资本运作。

然而一方面,去年房地产造富效应消失,很多城市房价下跌,炒房客身价缩水,很多开发商老板也因为世道不好,资产明显缩水,别说万达老王了,连过去认为实力超雄厚的世界500强绿地集团,最近都爆出欠款丑闻,武汉的中华第一高楼停工了……行业头部都活得这么艰难,可想而知今天房地产企业有多难熬……

另一方面,去年年底恰巧是股市最低迷的时候,股市是顶层富人批量生产机器,结果里面满场镰刀,韭菜不够,富人也一样被割……

加上从去年年中的P2P雷潮开始,各种暴雷违约,坏账频出,创业失败……中国民间财富的增速整体上在明显下降,到了顶层,就更Hold不住了。

今年的情况比去年更糟,金融、地产、汽车、外贸,这几架马车都不行,我估计明年出的财富报告,富人财富缩水应该更明显。

3、中国富人分布,北京、上海、香港遥遥领先,集中度极高,增速也最快,二线梯队毫无悬念是深圳和广州,然后是杭州、宁波和佛山,浙江自古富庶,佛山则一直以“隐形富豪”众多著称。

《胡润财富报告》透露的财富真相

总体上看,中国的富人还是明显集中在沿海,尤其是三大都市圈,因为沿海大城市,社会相对更开放包容自由,能提供的创富机会多得多,如果你真的不甘平庸,满脑子逆袭欲望,说什么也要拼一把出人头地,那就一定要去沿海大城市闯荡。

风险收益成正比,在小地方虽然安安稳稳,但如果没有背景,要发财也是难于上青天,大城市压力大,竞争强,虽然一将功成万骨枯,但终究还是有极少数人有机会成功逆袭,到底怎么选,没有标准答案,取决于你的能力和价值观。

4、中国千万资产高净值人群平均年龄为35岁,地产是他们最主要的个人投资方向,千万资产家庭平均4个人(含家政)住在235平米的房子。最青睐的娱乐方式是旅游、看书、美食和家庭活动;最青睐的运动是游泳、跑步和高尔夫。平均每月出差7天,平均一年休假9天。

这段就不解释了,关灯吃面吧……

《胡润财富报告》透露的财富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