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房價如蔥,會先從商鋪開始嗎?

曾經,國內的樓市彷彿身處一個魔咒中:

年年喊著買房,年年買不起;年年房價喊著降,年年房價升得高。這是剛需購房者最沉痛的悲哀,也是樓市逃不開的怪圈。

未來房價如蔥,會先從商鋪開始嗎?

然而,事實證明沒有一個魔咒是永恆存在的。

這兩年,這個怪圈開始改變了。

01

首先,是高層以及部分高精尖的塔尖人士對外說辭發生了改變。

房住不炒不多說了,大家都很熟。

馬雲說,未來房價如蔥;李嘉誠說,大家不要再投機炒房了;曹德旺說,高房價壓垮了年輕人,房地產阻礙了國家的發展;馮侖說,27歲買房就像10歲小孩娶媳婦一樣;還有王健林,這位大佬倒是說得少做得多,在其他大佬紛紛發言的同時,萬達旗下全部房地產已經賣完了……

兩年前,電商大佬馬雲對樓市有一個預測遭到大眾熱議。2017年,馬雲說:“8年後最便宜的就是房子,年輕人別買房,8年後房價如蔥”。此言一出,熱搜震動,萬眾矚目。不少人不屑,炒房的繼續炒房,買商鋪的繼續熱情高漲地揮舞鈔票。

兩年過去了,馬雲對樓市的預言實現了嗎?房價是否真的有大幅回落的一天呢?

房住不炒,房價如蔥的那一天又是否能如期到來呢?

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已經有跡象表明,這一天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02

除了塔尖人士的說法發生了方向性的改變,房價數據上也有著顯著的變化。

從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2019年9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就能看出其中一些變化的初始端倪:

首先,二手房“有點涼”。9月份全國70個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環比增幅為0.3%,同比增幅為4.6%。其中環比增幅數據相比8月份持平,而同比數據則有收窄態勢。易居研究院認為,兩個數據都說明二手房市場不再強勢,疊加了此前的降溫因素,進而使得房東預期改變,定價相對平和,進而使得二手房的價格漲幅數據沒有擴大的可能。

從二手房來看,70城中有28個城市環比下降,這其中既有北京、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也有天津、杭州、廈門、青島、武漢、西安、成都等熱點城市。要知道, 28個城市二手房集體環比下降,近年來也不多見!

其次,新房環比下降城市增多。9月份,新房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數量為12個,比上個月增加2個,創下年內最多;而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53,則是今年以來的最低。

最後,二三線城市房價漲幅均出現回落。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孔鵬分析指出,9月份,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6和0.8個百分點。

因此,在傳統“金九銀十”的預期下,房價多項指標卻不增反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樓市遇冷現狀。

03

最後,要說說房價如蔥這件事。

此前有新聞稱,黑龍江某城市已經出現了商品住房白菜價的現象。

筆者認為這個白菜價還不夠“白菜”。

4月14日,網友發微博稱黑龍江鶴崗的房子已經拉開了白菜價的序幕。據悉,在鶴崗這個東北四線小城市裡,今年3月的房產均價是1240元/m2,其中九州興建小區周圍低至300元/m2,320平的複式高層更是誇張,全款買下只需15萬!

未來房價如蔥,會先從商鋪開始嗎?

其實15萬說多不多,在各大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房價的對比下,全款15萬真的可以說的上市“如蔥”的白菜價了。但是這只是一種對比之下的白菜價,請諸位摸摸良心,廣大工薪族能一口氣拿出15萬的應該也不多,尤其是對習慣月光的90後來說,這個白菜價筆者認為名不副實。

而今天,筆者看到網絡又一爆料稱,商鋪的輝煌時代正式成為了過去。

根據網友提供的資料,長沙XX商業街投資血本無虧。購買者當初重金600萬買的,結果根本沒人租,高回報資產成為了笑話。爆料者哭訴道,這簡直像是買來了一個負資產,每月還要還銀行貸款6萬以上……

月租兩千都沒人租,這才是真正的白菜價!

深圳今年也有很多臨街商鋪租不出去了,一線城市的寫字樓空置現象也越來越多了。

在單身經濟和宅文化的共同影響下,疊加線上經濟的火爆,未來商鋪的回報率在沒找到正確轉型的基礎下可能會變成持續走低的趨勢。

所以,你們覺得房價如蔥會先從商鋪開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