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述评丨临港头号工程“三级跳”

独家述评丨临港头号工程“三级跳”

孙绍波/画

宋宁华/文

今天上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条条直指企业、人才呼声最高的热点和“痛点”。这也是新片区成立三个月来第三次发布的人才重磅政策。

让人才各展其才、各尽其用,是临港新片区迸发创新创业活力的源头活水,也是临港曾经饱受“缺人之痛”后的必然选择。我曾听说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临港一家知名企业千方百计从外地招来六名有意向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生第一次来临港,企业特地贴心地告诉毕业生,“你们从龙阳路乘坐地铁坐到滴水湖站出来,我们公司安排了车辆来接你们”。可是,毕业生们出站后,看到临港这么偏僻、地广人稀,有三个人转身就乘地铁原路返回了。

为此,围绕“人”字做文章,揽八方英才,成为临港新片区拉开建设大幕后的头号工程。早在新片区正式揭牌之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就“剧透”了临港新片区将推出人才新政的大手笔,单独设立章节对“实施自由便利的人员管理”提出具体要求。新片区揭牌后仅十天,《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推出,人才工作相关优惠措施占了近四分之一。

为了打造人才高地,临港新片区可谓高度倚重、全情投入。新片区“满月”之际,送上的“双黄蛋”之一就是人才新政。当日推出的人才政策中,重点是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为境外人才来新片区工作提供各项便利;外籍科研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可享受B升A、从“进不来”到“进得来”的待遇。有外籍人士评价:“临港在国际人才方面的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对于临港吸引世界顶尖人才大有魅力。”

有临港人说得很实在,“我们要吸引的主要是两类人:外地人和外国人”。精准定位之下,人才政策更加明晰。11月1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关于促进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国内人才引进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今天,临港再度抛出人才重磅新政。和“满月”人才政策相比,这次重点在国内人才引进方面,主要针对国内人才反映最多的落户和住房两大需求,条条服务到“心底里”,让人才安居并乐业。

滩涂造城,面朝大海,临港具备成为环境优美的天然禀赋。但因地段偏远,生活配套不完备,一度为人气所苦,启动了“聚人气”工程。但临港新片区成立后,今年国庆期间,临港不再特地举行“聚人气”活动,但人流如织,接待了约43万人;仅10月3日一天就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创下临港新片区揭牌以来的最高客流纪录。

从“聚人气”到“聚人才”,如今的临港新片区正向更高目标“三级跳”,即精准“聚英才”,汇聚符合临港未来发展方向的人才。从临港新片区出台的人才新政可以看出,对于符合临港重点扶持产业的科技型、创业人才等将被纳入,民营企业创业人才等将得到更大力度支持。在新政的吸引下,和临港新片区打造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相关的人才也将纷至沓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临港新片区揭牌不久,首次启动赴外省市校园招聘会,不少年轻人对这块热土从“心动”到“行动”。临港管委会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10月临港赴北京等地的校园招聘会,选择的都是学校最大的会场。一场9时30分开始的宣讲会,到了9时15分位置还没坐满,“大家心里有点慌”。但到了9时30分,会场一下子坐满了,而且一直加到没椅子,许多同学都是站着听完了宣讲会。在现场,就有企业和几名清华、北航的博士毕业生签约。

以政策汇聚人才,在实践中倾听企业、人才的呼声,不断丰富完善。面对临港新片区的巨大人才缺口,只有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才扶持举措,对人才从内心上尊重、从行动上爱护,才能为人才提供发展的平台、创业的舞台,让临港真正成为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未来之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