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日本人起出來的名字總會帶給人驚喜。

比如過於浮誇的人名: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這位身具中日菲三國血統的女孩,大名叫“阿部プリンセスキャンディ”,直譯就是“阿部糖果公主”

和過於淳樸的地名: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以及下面這個讓每位見過它的中國人都覺得過於挑釁的食物名: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求肥”確如其名?

作為製作日式甜品和果子的一種經典食材,它的“求肥”二字讓中國食客看得心驚肉跳。對脂肪有無限敬畏之心的我們,哪敢吃如此明目張膽叫囂的食物!

這樣想著,讓它晶瑩剔透的乳白色本體看起來也越來越像一塊兒肥肉了。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菱葩餅最外面這層白色餅皮就是求肥本尊了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中間那片白色的也是求肥,被夾進三明治裡

“作為求肥得肥資深人士的我不禁陷入深思:這玩意兒會有女生買?!”

“晚餐後店家送了一份精美甜點,剛要打開,赫然發現包裝上‘求肥包’三個字,愣是乖乖兩天沒敢碰。”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萬聖節主題的求肥鬼

然而,日本人對求肥的深愛讓人根本無處可逃。無論是吃冰淇淋、大福、蛋糕卷還是便利店面包,總有一款求肥等著你。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它在左下角等你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它半融化著等你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它和紅豆一起等你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它24小時都在便利店裡等著你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事實上,求肥(ぎゅうひ)的製作過程並不繁複,原材料也很簡單。概括來說就是將糖、澱粉與熟糯米等共同熬煮即成。因為擁有Q彈十足的口感和符合日式美學的半透明外表,它被痴迷於麻薯類和果子的日本人拿來跟各種食材配對。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就像明星大紅大紫前都有個土土的本名一樣,在求肥聽似充滿挑釁意味的名字背後,也有個相當質樸的曾用名——“牛皮”。

據傳,在真正的牛皮從中國剛剛傳入古代日本時,人們製作求肥用的不是今天的白糯米,而是糙米。所以做好的求肥呈現棕紅色,從質地到顏色都跟牛皮很像。但因當時日本忌食牛肉,它的名字就被替換為了日語中與“牛皮”同音的“求肥”,和肥胖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嚇得小心肝噗噗跳的中國食客,原來是一不小心,被日本食物“標題黨”了一次——然而,一切並沒有結束。

日本食物:我才不是名字裡的我

說起來,在中國人看來名字頗有些奇葩的日本食物並不少見。但若你被名字吸引,好奇地買上一份,就會發現現實與想象有多遠。

就拿我們熟悉的關東煮來說,裡面有一種用胡蘿蔔和藕等蔬菜與碾碎的豆腐混合後炸制而成的圓形食物,常讓我們回憶起小時候媽媽會從菜市場裡買回來的那種炸菜丸子。

然而,如果單看它的名字,絲毫不會讓你產生這種溫馨的聯想。因為那是很中二的三個字——“飛竜頭”。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雞蛋旁邊的飛竜頭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幹吃的飛竜頭長這樣

還有下圖正中這串每次只能胡亂稱之為“肉棒”的粗獷風關東煮常客,在日本,人家其實有個萌感十足的名字“捏”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關東煮攤主:“要嗎?”你:“嗯嗯,要捏。”攤主:“好好說話別賣萌!”

蔬果界也不甘落後,派出代表選手——“果物時計草”!聽起來很有黑科技的感覺有沒有!但其實就是百香果。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日本人因為覺得百香果的花長得像時鐘錶盤,就給它起了這個名字

“隱元豆”是不是也讓人感覺特別炫酷?然而它只是芸豆而已,並沒有自帶特異功能。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隱元豆布丁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4月3日是日本的“隱元豆日”。在1673年的這一天,隱元豆作為禪宗素食料理的一種食材,被隱元禪師從中國帶來,也因此得名

轉向跟“求肥”同門的和果子戰場,類似讓人乍看之下摸不到頭腦的名字就更多了。

比如,有款人氣壽桃造型的和果子名為“西王母”。沒錯,就是《西遊記》中被孫悟空大鬧蟠桃宴的那位王母娘娘。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西王母

而在熊本,則有一款名為“冷不丁糰子(いきなり団子)”的和果子,由番薯和紅豆為餡,製作快捷。據說當初是當地人家裡因為經常“冷不丁”就有客人到訪,特意發明的一種快手待客果子。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冷不丁糰子

而縱觀全國,最具代表性的奇葩和果子名字之一當屬“切腹最中”,簡直讓人不敢下口。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長相也是完美還原切腹現場

其實,“最中”是和果子的一個傳統品類,最基本的含義就是指皮包餡的點心,以夾紅豆的最為經典,近年來花樣不斷翻新。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首創“切腹最中”的是一家名為新正堂的和果子百年老店。因為其店址所在老宅正是日本著名的“赤穗浪人復仇事件”發生地,即赤穗番主淺野內匠頭剖腹謝罪的地方。店主受此啟發,推出了這款風靡全日本的“道歉專用點心”——對於日本人可以說是非常實用了。

日本人一給食物起名,我就懷疑他們是標題黨

可能新正堂也覺得“切腹最中”太喪,又研究出一款寓意財運興隆的“景氣上升最中”

總體來說,在日本吃東西還是要少一些敏感,多一些娛樂精神。堅信“名字看起來有多奇葩,味道就有多正常”的道理,才能在面對“求肥”和“切腹”等美味時,心無旁騖,勇往直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