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物流成本是美国的两倍?伪命题,我们的货物的附加值太低!

我们经常看到到种文章中在讲到中国物流业时,经常看到这样的描述,中国物流成本远高于发达国家,是美日的两倍云云,其主要依据是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前几年这一指标在18%左右时,见下图,而美日大概在8-10%。

中国的物流成本是美国的两倍?伪命题,我们的货物的附加值太低!

随着中国这一数据2017年变为14.6,而美日的数据虽然也有下降,但不是太明显,大概仍然是8%左右。又有专家说,这是中国物流业管理水平提升,物流业发展进步的表现。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准确,大多数是因为几位专家简单的数据比较,而其它各界引用这一说法,就以讹传讹,甚至前一段时间一些业界大佬(如马云、刘强东等)公开演讲号称要把中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在几年内降到5%以下,呵呵,真有当年赶英超美的气势,说的不客气一点,这些大佬连这一指标的含义都还没弄清楚。可悲的是,还有那么多所谓的专家叫好,真是无语!先不说是这一数据是否能降低到5%以下,就从这一表述方法就存在极大误区。中国著名物流专家王继祥曾算过一笔账:

即使把生产物流成本全砍掉,把批发环节物流成本砍掉,仅仅是最末端的快递包裹物流成本占销售额比例,按照2017年快递包裹业务收入(扣掉非电商部分)也有6000多亿收入,根据商务部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网上零售额71800亿元,仅仅末端配送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比例粗粗概算就远远超过了8%,在当前不少末端城配企业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的现实看,不要说把物流总成本占GDP比例降到5%,就把末端配送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降到5%在短期基本都无法实现。

中国的物流成本是美国的两倍?伪命题,我们的货物的附加值太低!

在当前中国产业结构没有大的调整的情况下,并不是说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越低越好。其实这一数据可以用另一种通俗的说法来表达,即生产一单位的GDP所要消耗的物流费用。其实,不同产业对物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一般工业因为原材料的运输仓储和产成品的运输仓储费用要明显大于第一、第三产业。举个形象的例子,比如说生产一台10万元的家用小轿车,首先,需要从澳大利亚进口数吨铁矿粉,而冶炼成铁进而炼成钢还需要焦炭等多种原辅料,而钢材料运到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处进行零部件生产,而运输到主机场进行总装,最后运输到4S店供顾客选择消费。中国环节众多,全流程都需要各种物流服务,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储运环节众多,物流费用高昂,占了一台车的很大比重。再看服务业,生产十万元的软件产品几乎不花费什么物流成本。因此不同的产业结构,不同产业所点比重不同,对物流的需求量是大不相同的。

众所周知,我国是全国第一制造大国,第二产业即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点的比重还比较大,虽然近几年第三产业占比上升很快,但式业仍然占到40%。而美国第二产业只有19%,而美国的第三产业占比高达80%。即使拿同样的第三产业做对比,中国第三产业的附加价值也远低于美国。

最近有好几位经济学家在谈到第三产业占比上升过快导致我国生产效率下降(我国第二产业的人均效率远高于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质量不高的情况下,不要过快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根据我们的常识判断,附加值较低的服务业需要的物流量要大于附加值 高的服务业。因此,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的巨大差异是两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差异的主要原因,而非简单地说中国物流效率低。即使中国物流业效率明显比美日低,也至少是归因错误。事实上,整体上中国物流效率感觉比较低一些,但在一些领域,中国物流相对于国美同行,效率并不低。

对于中外物流行业的科学比较,必须建立在同比的原则之上,先看一下中日数据。从日本数据看,2013年日本制造业物流成本占销售额比例,陶瓷、土石、玻璃、水泥这类行业的物流成本占产品销售额比重最高,为8.69%;排在第二位的是需要通过冷链运输的食品行业,比重为8.57%;而可以常温运输的食品行业,比重为6.01%。综合水平也是接近8%左右的。中国与日本进行同口径比较,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2014年前后中国制造业物流成本费用率为8.9%,考虑到中国企业物流费用率的下降趋势,目前中国制造业物流成本费用率可能已经与日本差不多了。

再回到本文开始的问题: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是美国的两倍,是否能说中国物流成本比美国高两倍?当然不是!王继祥曾举一个例子:一家医药企业和食品企业同样从上海到北京运输一票100公斤货物,运费同样是200元,可是100公斤药品的零售价格是2万元,100公斤食品的零售价格是5000元。从这两家企业角度来看,这票货的运费占收入的比例是:医药企业1%,食品企业4%。从运输单公斤的物流成本来说,这两类企业是一样的,可是按运费占收入比例来说,差距就是4倍。物流服务是个非常复杂多样的行业,除了运输之外,还包含仓储,管理,打包,分拣,保价,代收货款等各种增值业务。理论上来说,需要对每一项服务费用的收费进行比较逐项比较才能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仅比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是不能说明问题的。若要从物流成本占GDP比例这一指标中看中美物流成本的差距,至少也要考虑在单位GDP同等物流量条件下比较。同时还要考虑同等物流量的运距,和同等的仓储作业量、储存时间等因素,综合比较。物流成本占GDP比例取决于三个因素:单位GDP的货运量,平均运距,物流费率。产生同样一美元的GDP,在不同的经济结构里产生的货运量是不一样的,不同国家的地理结构和人口分布会对平均运输距离产生非常大的差异;同样一吨货物运输一公里的物流费率也不相同。

中国的物流成本是美国的两倍?伪命题,我们的货物的附加值太低!

国内曾有专家做过分析,2015年美国的GDP比中国高近1倍,但是货运量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不到。每万美元GDP美国只需要7.7吨货运量,而中国需要48.7吨,美国大约相当于中国的六分之一。中美经济的巨大差异相信从这个数据中已经显露无疑。从平均运输距离看,中美之间没有特别大的差异,中国425公里,美国552公里,美国比中国多30%。

最后从吨公里物流费用率指标看,中国吨公里的物流总成本0.09美元,而美国为0.21美元,约为中国的一倍。这个数据是把所有的物流总成本(包含运输,仓储,管理和其他增值服务)分摊到周转量的结果,并非简单的运输吨公里成本,从这个指标来看,美国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中国。

总之,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都不能得出中国物流成本比美国高两倍的结果,实际上同口径比较,中国物流成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才是中国物流成本的真实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