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确定今年为“暖冬”,农民应该做出哪些准备?

11月5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叶殿秀表示,根据会商预测结果,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气温接近常年或者比常年偏高,出现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

立冬也过去好几天了,往年这个时候大家基本上都开始做过冬的准备,但是今年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气温还未完全降下去。暖冬的好处显而易见,人们不仅可以节省一些在冬天的开支,还不用忍受寒冷天气带来工作与生活上的影响。然而这对我们农民来说却不是一个好消息。

中央气象台确定今年为“暖冬”,农民应该做出哪些准备?

暖冬的到来确实不利于农业生产,这主要从两方面反映。从表面上来看,天气变暖是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但是实际上,离开了寒冷天气今年雨雪势必会减少很多,降雨的减少、气温升高只会让土壤里的水分加速蒸发,对于本来就比较干旱的北方而言,这样的水分蒸发尤为致命,尤其是开春以后,冬小麦之类的农作物可能会因为缺水而长势不好。

中央气象台确定今年为“暖冬”,农民应该做出哪些准备?

另一方面,冬天天气变暖,土里的虫卵反而跟着受益,原本应该在冬天被冻死的虫卵,因为温度升高得以安全越冬,到了来年春天,就会开始大量繁殖,到时候爆发大规模的病虫害,地里的庄稼都会受到影响。

中央气象台确定今年为“暖冬”,农民应该做出哪些准备?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就是因为雪后不仅能冻死病虫害,也能阻止水分的蒸发,雪化之后还能及时为土地补充水分。既然今年又是一个暖冬,为了减少损失,农民应该提前做哪些准备呢?

在今年这样的暖冬天气里,一定要及时的做好防护措施,要保证土壤的水分充足,同时做好预防病虫害的准备,为了预防地里的害虫,最好提前拌一些药物洒在庄稼地里,另外后期还要及时的追加肥料,才能尽可能减少损失,让庄稼在来年有个好收成。(文/小青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