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利好,诺华顺势调整中国研发战略,涉及400多岗位

中国创新药利好,诺华顺势调整中国研发战略,涉及400多岗位

诺华制药苏黎世时间11月18日宣布,正在暂停其上海研发中心的的早期研发项目,欲将研发重心转向商业开发。

此举将有150名原研发人员被裁员,而诺华计划在未来四年中新增340个岗位,专注开发有商业前景的药物。

诺华生物医学研究院负责人Jay Bradner表示,为了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此次调整后上海研发中心将更致力于实现中国与全球新药的同步申请,从而重点关注那些将对中国患者产生重大影响的药物。

位于上海张江的该研发中心,前期投入成本10亿美元,2016年6月投入运营,是除总部瑞士巴塞尔和美国波士顿外,诺华全球第三大研发中心,当时定位为进行早期药物的基础研发。

中国创新药利好,诺华顺势调整中国研发战略,涉及400多岗位


创新药的春天,中国正在改变全球研发格局

自2017年6月作为正式监管成员加入ICH以来,中国已将监管流程的重点重新集中到创新疗法和器械的快速批准上,非本土的生物制药公司成为主要受益者。

不仅改善了药品的可及性,而且还为一流的创新药物提供了新的机会,以更快地将全球最新药品送达中国患者。

当下中国医药市场当下无疑是“冰火两重天”,

  • 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也是各外企营收增长的重要驱动部分;
  • 另一方面,仿制药一致性评价、“4+7”带量采购一系列政策重拳,跨国药企专利药的市场被严重挤压,其原有的运营模式带来冲击。

为了应对挑战,跨国药企或在全球进行架构重组、提高内部运营效率,或剥离专利过期原研药,集中资源布局重点领域。

诺华制药中国区总裁张颖曾表示,“中国的医药市场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未来是创新药的市场。”

如今外资药企要跟本土药企在中国市场竞争,不得不对中国研发策略进行转型,并且对商业化开发人才和投资也有更多强烈需求。

全球药企研发中心在中国的“进”与“退”

曾经,投入高、产出慢等原因导致在华研发中心不得不成为一批跨国药企首要调整的对象。

  • 2017年9月,美国礼来关闭位于上海张江的早期临床研究实验室
  • 2017年8月,GSK关闭位于上海张江的神经疾病研发中心
  • 2016年,艾伯维关闭了中国研发中心
  • 2016诺华解散了中国生物药研发团队,罗氏生物研发团队做了人员裁减......

而如今随着中国创新药环境的蓬勃发展,包括药品审评审批加速等一系列利好新药开发的政策,以及中国本土企业在创新药领域百花齐放的优异表现,外资药企纷纷选择回来。

  • 2019年10月,罗氏在上海张江落成创新中心,聚焦研究与早期开发免疫、炎症及抗感染疾病领域的创新药品
  • 2019年阿斯利康在预将上海研发平台将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提升中国在全球新药开发网络中的战略地位
中国创新药利好,诺华顺势调整中国研发战略,涉及400多岗位

中国政策扶持以及市场地位,使得各外资药企都在纷纷转型策略以更好抢占中国市场,而一批有实力的本土创新医药公司如百济神州、再鼎、基石药业等不断在国内国外的亮眼表现,更是让外资企业感受到了危机。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