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首富陈天桥,为什么感激一本科幻小说?

曾经的首富陈天桥,为什么感激一本科幻小说?

曾经的首富陈天桥,为什么感激一本科幻小说?


内容来源:2019年9月25日-27日,在阿里巴巴集团主办的云栖大会子活动“云栖时间”中,青年科幻作家陈楸帆进行了题为《东方赛博朋克美学》的精彩分享。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和讲者审阅授权发布。

讲者 | 陈楸帆

第 4303 篇深度好文:5543 字 | 12 分钟阅读

活动笔记•文化生活

本文优质度:★★★★★+ 口感:白灼虾

笔记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 东方赛博朋克美学对科技发展有何启示?
  • 在东方的思维中,人与技术如何融合?


大家好。我是一名纯文科生,所以在充满了技术感的云栖大会上,我想跟大家聊一聊美学。

我在谷歌和百度工作过很长时间,也在一家VR科技创业公司工作过,这些经历都对我在科幻写作里能更多地从科技行业的角度,与人文主义产生跨界连接,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今天我要讲的“东方赛博朋克的美学”,事实上与“科技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科技带来更多公平”是一脉相承的。

一、赛博朋克的美学源流

现在在社交网络上,经常会出现这个词:赛博朋克。听到这个词时,我们可能会很主观地联想到一些经典画面:

比如《银翼杀手》中,描绘的2019年的洛杉矶;或是美国版《攻壳机动队》中选取的香港场景,一个比日本更加“东方”的存在;又或是《黑客帝国》这部经典的赛博朋克作品,里面涵盖佛教、印度教和禅宗的思想。


可以看到,赛博朋克从最开始,就带有极其浓烈的东方主义色彩。或许是西方人想营造出一种陌生化的审美体验,又或许是他们本身就具有对东方主义的凝视,西方人从自己的视角,把东方的神秘主义色彩加入到赛博朋克里面。


当下的中国,已经与数字科技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我们能否找到一种非西方人视角看待赛博朋克的新视角?

找到新视角,必须回到源头,就是远离当今历史、文化、经济,包括科技,这些对探讨美学没有实际意义的事物,不去舍本逐末,而是回到赛博朋克的诞生之初,看看那时是怎样一番的地缘政治、科技发展和文化走向。

曾经的首富陈天桥,为什么感激一本科幻小说?

《神经浪游者》,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吉布森的“赛博朋克奠基之作”。在这本书发行的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主政美国的总统里根,宣布了“星球大战”计划,这个事件的背后有一批政府智囊,甚至是科幻作家在推波助澜。

里根为此投入了上千亿美元的巨额经费,但最后还是打了水漂,然而这一计划却将当时的苏联也拖入到了一场太空竞赛。从80年代的美苏冷战,到后期的苏维埃帝国分崩离析,“星球大战”计划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体,也开始迅速崛起;不管是日本的经济、政治,还是流行文化,都是80年代不可忽视的元素。这些,全都在《神经浪游者》的书中呈现。

必须注意到,在80年代,非常多的消费主义进入市场,比如苹果Ⅱ型、大型音乐MTV、雅达利的8位游戏机,都成为了流行文化的符号,从美国蔓延至全球。


它们,就是我们对赛博朋克美学风格的最初理解。

当然,还包括早期的VR,是用双目不同的偏光,一边红色一边蓝色,来制造立体的效果;这种美学效果也被带入到赛博朋克中,成为一种范例。


梳理一下,在赛博朋克的发展过程中,到底有什么样的科技突破?科技在大众层面,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赛博朋克是由两个词组成的——

赛博来自控制论,最初是为了将机器和人类作出各种层面的类比,以建立反馈机制,提升人类或者机器的运转效率和精确度,这种构想最后演变成对自动化社会的想象。

即在60年代,美国军方发明了ARPANET,这便是互联网的雏形;还有之后的PC,通过微处理器的发明,成为了一样低成本、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电子设备。

同时,这也带来了人们对后工业时代的想象,就是每个人都不需要到公司里上班,只要拥有一台这样的终端设备,就可以在家、咖啡馆或是任何想要处理工作的地点,满足所有的工作需求。

包括到了80年代,涌现了纳米技术,这种技术反映在赛博朋克里面,就是对身体的改造。所有的赛博朋克作品,都包含了对人类身体或是意识的改造过程,不论是通过植入芯片、植入各种外置设备,还是基因编辑。

综上,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到80年代,科技的突破和叙事话语的叠加,构成了赛博朋克的思想核心,即从技术层次上讲究一种人与机器的融合,以及大系统对个体的种种数据的控制。

曾经的首富陈天桥,为什么感激一本科幻小说?

如今,我们依然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在很多赛博朋克风格的图片上,以一些中国的城市为背景,如山城重庆、深圳、香港、杭州等等。

然而,那个景点时代的赛博朋克,已经成为了一种过去式,它所想象的种种社会或者都市的景观,包括对于技术的深入应用,实际上已经在中国实现了。

我的很多朋友,比如2017年时我带一群来自英美的科幻作家朋友,到杭州的蚂蚁金服参观,所有人都被各种技术深深折服,有二维码的应用、面容ID技术的应用等,在他们认为只有科幻小说才能实现的技术,其实遍布杭州。

二、中国如何重新想象赛博朋克的美学风格?

在这样一种新的地缘政治、技术应用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想象一种新的赛博朋克美学呢?


中国自9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作家进行赛博朋克风格的写作实践。例如杨平老师的《MUD——黑客事件》,这部小说就给当时还年轻的陈天桥带来了极大的触动和启发,以至于多年以后,陈天桥获得成功后,高价买下这部小说的版权,满足了自己内心的感激,因为他认为,是这部小说指引他走上了游戏的这条路。

《决斗在网络》《震荡》《七重外壳》,都是在90年代或者2000年左右,中国科幻作家对赛博朋克风格做出的一些尝试。


但从这些作品中看出,其中更多的还是对于经典赛博朋克小说的模仿,很难看到中国特有的东西——不管是中国的场景,中国的价值观,还是中国人在赛博朋克环境里的情感表达。


所以我认为,在所有的写作初期,大家都要经历从模仿中慢慢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的过程。

我们不得不去细致考察,在赛博朋克里,到底涉及哪些层面的主题;从这种种层面的主题中再细分,在当下的中国,到底要怎样挖掘新的美学可能性和叙事可能性。

曾经的首富陈天桥,为什么感激一本科幻小说?

首先,赛博朋克涉及身体和意识的改造。比如今天无处不在的直播、无处不在的广告,表明赛博朋克中对媒介的反思,在当下已经变成了现实;媒介无孔不入地侵进我们的意识形态里,这就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反思。

还比如对大公司的批判,在大部分的赛博朋克作品里,国家都是不存在的,所有国家履行的职责和权利,都是由巨头垄断公司执行的。在赛博朋克作品里,就是充斥着这样强烈的、二元对立的、赛博朋克式的故事模式。

也包括浪漫主义,这种反叛的精神。朋克原是音乐上的术语,后来被借用到各种社会运动上。


如在文学领域中,朋克就变成了反叛的代名词,此中经常能看到一个被塑造成西部牛仔般的“反英雄”的存在,他身上有很多毛病,但他就是会在大公司、大制度、大机器面前站出来,维护人类个体的尊严和自由意志。

所有的这些,都是跟那个时代息息相关的。在当下的中国,是否也存在一些这样的思考或议题呢?

所有的美学,都根源于哲学;而哲学的根源,又来自宗教。所以可以看到,在西方的赛博朋克经典里,这种强烈的二元对立模式,与根植于他们的基督教文化——光与暗、上帝与魔鬼、天堂与地狱——是有关系的。

反观东方,中国的“儒、释、道”,日本的神道教,更多是讲究太极、阴阳、调和、互相转化的哲学。所以中国哲学的核心,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和谐。

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圈,其基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东方人不相信绝对的邪恶,也不相信绝对的善良,我们相信一切都是在动态变化的,一切都是辩证统一的过程。

曾经的首富陈天桥,为什么感激一本科幻小说?

在这样一个过程里,我们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故事载体,去搭载这种东方的哲学思想?


有一个经常被用来概括赛博朋克故事类型的词,叫做“High Tech Low Life”,是指在高科技环境下,仍然生活在边缘、生活困苦的那些三教九流的人。

这种“Low Life”是有原因的,因为80年代有着剧烈的反文化主义潮流,这种反文化潮流与嬉皮文化有着很强的连接,他们希望用反技术的方式去实现一种革命。

在这里面,“Low Life”也包含低分辨率、低饱和度、低像素的美学风格,这个问题放到中国就非常有意思。

中国人都喜欢高清,电视屏幕要最高清、听歌要无损格式、从前听音响也要高保真的,这样一种对清晰无损的数据的追求,仿佛根深蒂固在我们的文化里。在这样文化环境里,中国人如何寻找新的“Low”?


很多朋友都喜欢使用抖音、快手,大家都觉得“Low”的内容是最有生命力、最有传播力的内容。对此,我们不禁要思考,我们所谓的“Low”究竟是针对什么样标准的“Low”?西方的精英主义的“Low”,到了东方语境里还是否能成为“Low”?

曾经的首富陈天桥,为什么感激一本科幻小说?

其次,赛博朋克也含有心灵的思考。从笛卡儿的时代开始,在西方人的语境里,就认为人的身体和思想是两元系统,是相对的。

但随着现在的认知科学越来越发达,我们知道,身体是人认识世界时无法绕过的一个巨大的感官系统。

比如VR,当你戴上头显以后,看上一段时间与现实世界家居比例不一样的虚拟场景,然后摘下头显来,你会发现自己判断不准自身和物体之间的位置,自己就像是缩小了一样。

这样的感官系统很容易因身体改变而改变,如果回到中国的语境里,赛博朋克就是一个武侠的高度西方化的表现。武侠小说的人物会经常修炼很多秘笈,例如《易筋经》就是通过打通任督二脉,改变身体构造。


同样,在西方的赛博朋克里,人需要整合自己的身、心、灵;我们相信身体可以改变思想,甚至改变心灵,这里面就充满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技术、设备、价值观、方法论上,东方都与西方存在差异,在中国的一些教室里,有很多学生接受“表情管理系统”,来监测是否认真听讲、听得开心不开心等。

在这样一个技术大背景下,我们要重新思考,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曾经的首富陈天桥,为什么感激一本科幻小说?


在西方语境里非常明显,是把人与技术对立起来,认为技术是人的对立面。

比如《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描写,大家未来都是养电子羊为宠物的,但作者认为这切断了人类和自然之间原本的连接,并且电子羊要比自然生物羊低一个层次,可见作者具有强烈的“科技跟人与自然对立”的思想。

在东方思想里,想让技术更好地被运用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要靠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这需要我们对今天这样的主题做出更深入的思考。


中国的赛博朋克,是人机合一的形态;而西方大多是用暴力性的、非常侵入式的方式,改造人体,这带来的是一种痛苦、一种不适应。因此,对中国人来说,是乐于接受被赛博朋克化的。

三、想象中国赛博朋克的未来

推荐一些有助于我们思考这一系列问题的作品。

第一,纪录片《中华未来主义》,从六个层面探讨:科技对当下的中国、对每一个个体和群体,都产生了怎样的改变。很有启发性。

第二,我朋友陆扬的作品,把东方式的概念,与VR技术结合,探讨科技在人的异化过程中,扮演的一些角色。

第三,一位中国的服装设计师,近几年在深刻探讨赛博朋克与时尚的关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探索东方赛博朋克美学的表达方式。

曾经的首富陈天桥,为什么感激一本科幻小说?

第四,我和一位西班牙的插画师合作了一个项目,就是关于未来的苗族。

曾经的首富陈天桥,为什么感激一本科幻小说?

今天在苗寨, AI已经变成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东西;AI在数据收集初期,是需要人工标注的,有许多的苗族村庄小镇,里面很多的劳动力都在做标注数据的工作,所以我设想:

未来,这样一种能帮助人们的情绪去标注数据的少数民族村寨,会为一些大的AI公司服务。

一名标注工人,自己既是数据的生产者,又是数据的消费者。因为他需要接入云端数据,比如交友工具就会给双方进行情绪的标注。设想有一些黑客,通过入侵的手段,干扰AI对人的情感的打分标注系统,但黑客不是干扰机器,而是人。

因为在黑客看来,人的情绪和情感,是更容易被入侵和影响的一套系统。所以在这样一个设想里,还是沿用了一些经典的红色和蓝色“两色对立”的线条,又带上了东方主义的抽象色彩。

第五,我的长篇小说《荒潮》,不仅在中国,还会在英国、德国和西班牙翻译并发行,描写的是中国的一个小镇,以回收电子垃圾作为经济产业。

曾经的首富陈天桥,为什么感激一本科幻小说?

在这个过程里,外来资本会想通过技术提升,获取利益;当地的宗族势力,希望维持权力的范围。一位垃圾工人小米,受到了病毒的感染,因为很多电子垃圾里都带有未知的生物病毒,最后她由女奴变化成了女战士。

这本小说是2013年出版的,书中的很多内容都已变成了现实,包括环保产业园成立、中国去年停止进口24类洋垃圾、稀土扮演的重要角色等等。尽管这是在极其偶然的环境下所创作出来的作品。

这就是我们在东方赛博朋克的场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虚构的作品,也可能飞快地变为现实,我们需要不断地追赶现实,甚至超越现实。


最后的总结是:首先,要在当下重新想象赛博朋克;其次,就是参数化;第三,变形和改造。

曾经的首富陈天桥,为什么感激一本科幻小说?

当今的AI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同时需要法规和制度,来取得一个平衡。

另外,现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城市,尚未形成一套自己的美学系统,很多东西都是借来的,或是拼凑来的;但是今天这个时代,中国人需要重新回归历史,重新回归文明的根源,发现自己的审美为何物。

杭州的一个城市传说,就非常具有东方赛博朋克的风格,那就是《白蛇传》。人与蛇的融合,带有生物基因的变化,而法海象征着权威势力,通过技术的手段把白蛇压在雷峰塔下。

这时候发了洪水,造成了生态灾难,所以最后还是需要法海解救白蛇,这很符合赛博朋克的叙事模式风格。

曾经的首富陈天桥,为什么感激一本科幻小说?

我会用自己的创作,探索东方赛博朋克的未来,同时我也希望,不管是从事科技研发、文化还是公益领域的朋友,都可以一起探索: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赛博朋克?需要什么样的科技伦理与道德观?

以上是我的云栖时间。谢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主办方简介——

云栖时间,云栖大会的子活动之一,采用独立话题演讲的活动形式,涵盖科技跨界、科学家、科幻、技术人生等领域的内容。吸引在垂直领域内有号召力的内外部嘉宾,通过科技、技术强相关的有趣故事,丰富云栖大会多元维度的优质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