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學生是紙糊的嗎?考試不能排名,老師不能說,家長不能打

今天,小編想跟大家談論一個問題,一個關於如何培養學生,培養人才的話題。為什麼想要跟大家聊這個話題呢?主要是因為最近被取消分班,減少考試的新聞刷屏了。看到網友們的激烈反應,小編也想聊一聊“教育”這個話題。

首先,我想提出一個問題,“中國的學生都是紙糊的嗎?家長不能打,老師不能批評,到底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教育是從古至今,亙古不變的問題。對學生嚴格,“磚家”說給孩子壓力不好,讓學生釋放天性,“磚家”又說要讓孩子有緊迫感。那麼,小編在這裡懟一句,“到底如何把握教育的力度呢?請專家告知小編。”

中國的學生是紙糊的嗎?考試不能排名,老師不能說,家長不能打

相關規定已經下發,規定老師不能發成績單,規定學校不能安排太多考試,規定學校不能分班,規定要減負。看似表面上是為了學生好,但是實際上確實害了很多學生。不讓學校考試,如何訓練學生的考試技能,不讓老師發成績單,考試又有什麼用呢?小編真的是不明白這,這些規定是為了什麼。學校安排考試,分班,排成績,雖然也是為了升學率,但是最終學生也受益了,成績會有顯而易見的提高。

站在高考的角度上,小編認為學校按照成績高低分班沒有問題,老師適當懲罰孩子也沒有問題,作業多也是理所應當的。現在管理人員要求減負,要求不能打不能罵,那學生拿什麼去考試,拿一份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去考試嗎?既然要求減負,那就應該從根本上減負,只要高考的制度不變,減負都是沒有用的。

中國的學生是紙糊的嗎?考試不能排名,老師不能說,家長不能打

我相信,很多學生都在慶祝,慶祝終於沒有考試了,終於沒有成績單了。孩子們不懂事,家長們難道還不懂嗎?家長要為孩子負責啊!多年以後,別人家的孩子考上985大學,而你的孩子只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連競爭的資本都沒有。到時候,你後悔都來不及。因此,既然學校無法加大力度,那麼家長就需要抓緊孩子的學習進度,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可能中國的學生都是紙糊的吧!老師批評兩句,學生的面子就掛不住了。“磚家”就來說,這個老師不行,傷害學生的自尊。家長打罵兩下,“磚家”又來說,家長不能這樣教育孩子,要用愛來感化。既然如此,小編就想請這些磚家說一說他們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看看他的孩子被他教育的怎麼樣。

中國的學生是紙糊的嗎?考試不能排名,老師不能說,家長不能打

學生需要老師和家長的打罵,只要不是很過分,打一打罵一罵沒有什麼。磚家那些所謂的教育心經真的適用於所有學生嗎?估計他們都沒有實地考察過吧!中國老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聽話的,適當的使用棍棒教育才是真的對孩子好。學生不是紙糊的,敲打敲打不會打壞的,溺愛和縱容只能是害了自己的孩子。我也希望家長們可以看清這個問題的本質,不要讓那些“磚家”的心靈雞湯矇蔽了雙眼,教育是家長一生的事業,希望家長們可以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