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ffany真的又雙叒漲價了,還嫌身價不夠高

Tiffany真的又雙叒漲價了,還嫌身價不夠高

小編還沒從LV、Chanel漲價的後遺症中緩過來,就聽說Tiffany也漲價,為了確認這一噩耗,小編潛入門店去對比了一下價格。

然後小編沮喪地發現,它真的漲價了。以一款18k玫瑰金貝母方形戒指為例,原價10900元,調整後價格為 11400元,漲幅約4.5%;一款鑽石耳釘原價75000元,調整後價格為79000元,漲幅約5.3%左右;入門款Double Heart Tag 迷你項鍊原價1200元,調整後價格為1300元,漲幅約8.3%。

Tiffany真的又雙叒漲價了,還嫌身價不夠高

Tiffany真的又雙叒漲價了,還嫌身價不夠高

Tiffany真的又雙叒漲價了,還嫌身價不夠高

看來Tiffany就會欺負“窮”人,唯獨買得起的銀飾,卻是漲幅最高的產品。

Tiffany國貿門店、北京SKP門店的銷售表示,11月19日開始正式調價,調價區間為10%左右。國貿門店的銷售表示,此次調價是全球範圍的動作,且線上、線下同步漲價。小姐姐還說,年底奢侈品漲價是普遍現象,此前,因為關稅調整,Tiffany還曾降價,現在價格上調也是情理之中。

合不合理,專家說了算。

奢侈品專家向小編普及了一下,奢侈品的漲價的原因無非三方面,一是原材料、人工、租金等各方面因素;二是市場調控行為,不論是漲價還是折扣,價格決定了一個品牌的定位和客群;三是資本運作,多為收購兼併等行為。但從Tiffany的漲價幅度及年底奢侈品普漲的行為來看,多為市場調控及資本運作。

說到資本運作,今年10月底,就傳出了LVMH集團正在考慮收購Tiffany的消息。消息傳出後不久,LVMH集團單方面向外界證實了收購傳聞,表示已經向Tiffany提出了每股120美元的收購報價,以此計算,Tiffany整體估值為145億美元。這也意味著,這筆交易將成為LVMH集團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收購案。不過,Tiffany表態認為該報價過低,不足以形成談判基礎。截至目前,LVMH集團尚未就收購與Tiffany達成一致。但外界認為,LVMH集團對Tiffany志在必得,因此不排除提高報價的可能。

面對如此高傲的Tiffany,專家還說,Tiffany的客群相對缺少年輕群體,在千禧年期間,該集團並沒有花很多時間做營銷去吸引年輕客群,所以多為一些知性、理性客戶。而通過收購對Tiffany而言是一件比較好的事情,這樣有利於一個品牌更好的運作品牌活動、客群粘性及拓客方面。如果不被收購,Tiffany反而會在當下各種潮牌、網紅、街頭品牌叢生的環境下,傳統品牌發展乏力,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從而產生髮展斷層及發展瓶頸。

也有業內觀點認為,收購之前會有很多資本市場的操作方式。產品價格上漲、股價應聲上漲,對於支撐Tiffany的品牌價值有一定作用”,她同時強調,產品漲價雖然說對品牌整體價值和形象是有利的,但能否產生實際效果,投資機構或收購方也會進行理性評估。

“漲價是否能得到市場的迎合,也就是消費者是否會為此買單,目前來看,還是未知數。當然,從股價支撐、品牌形象、市場傳播的角度來講,漲價對品牌會形成一定的價值,至於漲價是否對Tiffany形成利好,還要看市場本身的反映。”專家說。

事實上,近一兩個月以來,奢侈品牌出現了密集漲價的現象。從10月中旬開始,美國輕奢品牌Coach就上調了中國內地門店絕大部分商品的價格,漲幅平均在10%左右。漲價後,Coach門店內已難見到售價低於4000元的商品。

與此同時,Coach天貓旗艦店的商品價格也同步上漲。10月底,Chanel接棒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價格調整,部分經典熱銷款手袋價格上漲近4000元人民幣。11月初,LV也在將旗下大部分產品的價格上調了5%左右。除了中國地區的價格出現變動,LV在韓國做了漲價調整,多款人氣箱包價格上調了4%-7%。

Tiffany真的又雙叒漲價了,還嫌身價不夠高

專家強調,近年來,隨著全球旅遊零售的發展,奢侈品行業的價格整體上來看,呈現出一種趨同化的趨勢——全球奢侈品價格一體化,再加上跨境電商的進一步推動,中國和國外的奢侈品的價差在進一步縮小。價差縮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奢侈品消費迴流,但整體來看,國外奢侈品的售價還是更為便宜,境外消費、代購等消費外流現象依然難以杜絕。這對奢侈品牌來說並不是個好現象。

“奢侈品牌在中國的銷量如果不及海外,很多門店是倒掛的,就淪為了廣告牌和形象店,從利潤角度考慮,這無疑會對品牌造成巨大損失。因此,這一年中很多奢侈品牌漲價,特別是在海外的漲價,就是為了平衡國內外市場的價格差,這其實也是奢侈品漲價的一個重要原因”,專家說。

劉卓瀾、孔瑤瑤/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